昔年河畔曾叨君子之风
——《纪念洛阳地矿双语学校建校50周年专刊》序言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具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美誉的洛阳南郊,在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东依伊水清流、西接洛龙大道的关林古镇,坐落着一个曾被国家人事部、国家计委、全国总工会以及原地矿部命名为“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1991年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3年授予)的地质大院。在这个大院的东北角,则坐落着一个曾获“洛阳市文明单位”、“中国基础教育百佳名校”(中国教育协会等2011年授予)、“改革开放40年最具影响力教育品牌”(中国管理科学院2018年授予)等荣誉的洛阳地矿双语学校(原河南地矿局地矿一院子弟学校)。
历史不会忘记,在上世纪中叶,当一支“远看像逃难,近看像要饭;跟前一立站,原来是搞勘探”的地质队伍,刚刚从荒山野岭搬进洛阳郊区关林古镇时的窘迫。然而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豫01地质队,在后方基地稳定之后,为了给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寻找更大更多的宝藏,为了给常年跟随父母颠沛流离的子女打造一个知识的花园,筹建子弟学校的议题已高瞻远瞩地排在了顶层设计者的日程。于是在1967年的9月,一个洛阳地区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分配到地质队,与单位两名地质专业的老师一起,临时接收了70多名学生,率先于残垣断壁的简易平房里开业授课。接着在半年后的1968年5月,12.5亩大的校园竣工建成,集30名教职员工、约400名学生的“豫01地质队子弟学校”正式挂牌“上市”。
五十载呕心沥血,半世纪薪火相传。当年那个豆蔻年华、英姿飒爽的小姑娘——刚从学校毕业来到这里的第一代“孩子王”,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古稀老者。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流光容易把人抛。再看今日之校园,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早已是综合教学楼、实验楼、运动场、学生食堂、宿舍楼门类齐全配套完备的现代化教育基地了。谈及编辑子弟学校50年校庆专刊的初衷,现任校长司马恒深有感触地说:建校五十年来,洛阳的牡丹开了谢了,校园的学生来了走了。一个个退休的老教师驾鹤西去,一茬茬赴任的新老师更新换代;复制出老一辈先行者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创业足迹,记录下新一代“孩子王”传道、受业、解惑的赓续传承;为给从这里出发而走上人生光辉历程的莘莘学子,也为曾在这里抛洒过汗水的辛勤园丁,留下一缕乡愁和一片灵魂栖息的家园,是我们这一任学校领导班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很荣幸,司马校长在委托笔者为纪念专刊作序时特意叮嘱:“请你写序,就是因为你曾经是这个学校荣辱兴衰的见证者之一。”很荣幸,我曾在洛阳古都地质大院的两个单位工作25载,其中曾在关林古镇的地质队子弟学校待过整整10年(1982.7——1992.7)。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正是学校建制最全的岁月,我在那里教过初中、高中、职工补习班和地质中专。想当年,地质队的子弟可以从学前班直接到小学,再从初中直接上高中,毕业后还有个受厅局委托所办的两年制地质中专培训班。所以当时社会上流传一句很羡慕的话:“人说地质队就是‘地主队’,在山沟子里时挣了钱没处花。搬进城市了,这孩子们上学就业真方便。自己单位办的学,搭小进去一条龙培养出来,就可以参加工作了,实在眼气人啊!”
然而,一个地勘单位的子弟学校,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寂寂无名到家喻户晓,尤其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波翻浪涌,几经沉浮,其坚忍、顽强、乐观、拼搏之毅力,非参与者是难以想象和理解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时光如水,五十年世事沧桑,转眼又到了年末岁首。在这2018与2019新旧交替的时空里,冬日的雪蝶已翩跹而至,腊月的红梅正凌霜傲放,我在中原省会的城市里,遥望古都古镇那片闪烁着汗光、凝聚着荣耀、以及曾经留下自己耕耘足迹的天空,不禁感慨万千,脑海里油然而生古人《腐草为萤赋》里的一副佳联:“昔年河畔,曾叨君子之风;今日囊中,复照圣人之典。”
是以为序,戊戌年冬月匆匆草于郑州。
上一篇: 腹有诗书香幽兰 行稳致远步蹄疾
下一篇: 沉痛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