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地质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作者:宋宏建时间:2018-10-16热度:0

            铭记地质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航遥风云》序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当巍峨挺拔的地矿大厦再一次披上绚丽的霞光,当璀璨瞩目的航遥中心再一次迎来东方的旭日,历史的耳畔,却传来了震撼人心的礼炮声声……

  曾几何时,一个由18名地质队员组成的团队,摽起膀子站在莽原上奋臂一呼,举起了迎风飘展的“河南省地质局物探队”大旗。然而六秩华诞之际,当年那竹杖芒鞋的“18棵青松”已茁壮成长,开枝散叶为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齐全、地质资料丰富、拥有千余名员工的“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60年很长,长到一个生命从呱呱坠地,然后蹒跚学步慢慢熬到两鬓苍苍;60年很短,短到一个团队刚刚唤醒山谷的黎明,转眼已是城市正午的阳光。人生轮回一甲子,风弹琵琶六十春。两万多个云卷云舒的日出日落,对于一个野外地勘单位的磨砺和成长,该有多少忘不掉的喜怒哀乐,洗不净的沧桑尘烟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每一个地质队员,都像一粒沙,沉默坚守,等待聚沙成塔;像一滴水,等待阳光,映射七彩人生。

  筚路蓝缕、勤劳智慧地质人,为着共和国大厦的崛起,为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总书记还说过“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那么一个最基层的野外地质队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六十年的坎坎坷坷,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就是一代代地质人呕心沥血、艰苦创业的结果吗?

  作为《航遥风云》一书的整体策划和编审,笔者专题采访了中心现任的主要领导。一贯以作风干练著称的唐志中主任话语干脆果断:“古人说了: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一个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是在前辈们坚韧不拔、开山拓野的基础上才走到了今天。说实在话,60年颠沛流离很不容易,地质队的“三光荣”精神不能丢!无私奉献的主旋律不能丢!对于中心的60年院庆活动,我全力支持;对于编书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传承,我举双手赞同。”相比之下,中心的党委书记邵忠瑞则显得低调而内敛:“我接任书记之前,党委已研究定下此事,由主抓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老书记庞云超直接指导,工会主席吕莉担任主编,而且指定专人成立了编辑部。至于我,只不过是承前启后,一如既往地把前任的工作做好而已。”

  从暑气蒸腾的三伏,到浓翠欲滴的秋凉,洋洋30余万言百余篇文章蝴蝶一般,翩翩飞进我的邮箱。一只只来自一线职工或粗糙皴裂或老茧坚硬或纤细柔弱或玲珑精致的手,一只只或掂锤子或抡镐头或扶标尺或做编录或握烧杯或拿试管的手,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里,悄然一隅,饱蘸汗水和心血,记录下先行者一行行不戚戚于声名的山水履痕、创业艰辛,以及地质人不汲汲于富贵的素简人生、家长里短与逸闻趣事,为后代的精神家园栽种出一片片宁静的星空和绿荫。在陆陆续续几个月的审稿过程中,每时每刻,我都能从那一页页真诚、朴拙的蝌蚪文字里,感受到我们基层野外一线职工所经历的摸爬滚打与起伏跌宕,所曾经的澎湃激情与青春芳华,以及所有的眼泪、欢乐、悲怆、崇高与荣光!正如经典里流传的如诗如歌: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六十年栉风沐雨,六十年薪火相传;六十年砥砺奋进,六十年刻骨铭心。党的十九大,唱响了改革开放创新的时代主旋律;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的新春致词,发出了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集结号。新时代承载新使命,新使命要有新作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起点上,把地质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应该是、也必须是我们当代地质人的最大荣耀!

  历史凝聚辉煌,尽情涂抹着十月的阳光。很庆幸,我们能在最好的时代,参与最好的地质事业,见证最美的航遥风云。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今天,让我们点燃晨曦,温一壶60年的风云下酒,高高举杯,为具有高端站位、文化胸襟的中心领导点赞!向一路不忘初心、执著追梦的奋斗者致敬!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