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的意象饱蘸人伦大爱透视人生
——浅析刘谓福先生散文《奶奶做的拌蒸菜》及其他
卜瑞宝
不久前,从一位朋友处借阅了一本书——《往来集》(2000年8月新华出版社出版),作者刘谓福老先生系朋友之父,原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安徽分社副社长。该书所收作品,当然以作者多年往来奔波采访的新闻稿为主,也收录了数十篇(首)诗文。我想,读朋友之父的书,加之,老先生又是我所仰慕之人,故总想说点什么,又特别有感于文集中两篇散文:《奶奶做的拌蒸菜》《母亲的手与父亲的脚》(前者载1999年7月12日《人民日报》副刊,后获全国散文“新世纪杯”赛大奖,并被收入《重返伊甸园》一书)。愿在此分享些读书感悟,并就教于方家。
古人说文以载道。两文之“道”(道理、思想)为何呢?
首先,两文的主题、内容并非标新立异:忆事、追思、怀人。然而,就是这陈年居家旧事,作者以亲历者深沉、细腻、真实的感触,借助诗一般的意象,饱蘸人伦大爱,表现生活、透视人生,形成了摄人心魄的强烈感染力和震撼力。我以为这是两文最大特点。作者所借助的诗的意象是:奶奶在极为困窘的生活中擅长做的一道家常菜——拌蒸菜;母亲因艰辛操持家务而形成的“黝黑、粗糙、长满老茧、密布裂纹”的双手;父亲两度“闯关东”、一度逃荒赴苏北而长满“鸡眼”的双脚。这组“意象”的本身都是极为平常的形象,然而,在因贫困、物质极度匮乏的苦难年代,便因隐含了几多生活的故事,而变得厚重、大有深意了。刻画三位至亲,作者仅选取了一道菜、一双手、一双脚,表达主题的构思不能不说是平中见奇见巧。
在两文中,忆事怀人的艺术表现形式达到“凡”中见“神”,描摹刻画人物极为传神。既充满乡土气息、家庭温情、生活乐趣,更见大时代背景下的酸涩悲情人生。读者在这里看到的不仅是普通人的生活场景、人间冷暖,更看到世事变迁的时代步伐,作者跳出家庭“小我”世界,反映的是历史春秋和家国情怀。
细节描写的传神,成为刻画人物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语言的生动、凝练;一方面,场景的生活化。我们先来一睹奶奶的出场:“……总不忘做一盆拌蒸菜。她或从地里挖来荠菜、马兰头,或从菜园畦边掐来灰灰菜、扫帚苗,或捋些嫩榆叶、榆钱儿,或摘些洋槐花、紫藤花……”一组动作:“挖”“掐”“捋”“摘”,尽显奶奶的劳作娴熟。
奶奶能工巧匠般家庭主妇形象,最淋漓尽致的表达,还是在做拌蒸菜的前、中、后三个场景上,真乃“惊天动地”。
“……只见她麻利地拣菜,洗净,沥水;再放到案板上,洒干面,拌均匀;等烧开了锅,立马抄起拌好的生菜,放进锅内筚子上的笼布里。”
“……奶奶转身出门,伸手从屋檐下辣椒串上拽下几只红椒,又从旁边蒜辫上扯下一头大蒜。她把红椒靠近灶火边烤一烤,放在案板边,待凉变脆,又去剥蒜瓣儿。她一边干这些,一边不时地扫视锅盖。”
“……奶奶已用小石臼把红椒、蒜瓣儿捣烂了。她忽地站起,掀开锅盖,兜起笼布,一下子把蒸好的菜倾倒于案板上,再用筷子摊开。等蒸菜似凉还温的时候,奶奶把它装进盆内,先加盐,用筷子翻搅着,又把准备好的椒蒜洒在上面,再翻搅,最后淋几滴芝麻油,翻动几下……”
这三段文字,一气呵成的动作描摹,在细节、情态展示中,奶奶娴熟的技艺、敏捷的身手、朴实的形象跃然纸上,形成强烈的画面感。若无亲历,绝难尽展其情其状。
刻画人物的传神,还得益于简洁的语言和特征描写。在《奶奶做的拌蒸菜》一文中,语言的简洁堪称经典,全文只有奶奶说的三句话19个字:“小子,大火烧!”“好啦,熄火!”“快来吃噢,来晚就没有了!”特别是那一声“小子”,多么生活化,又浸透了奶奶的多少慈爱!奶奶的形象更加丰满。
抓住人物的最鲜明的“意象”(手、脚)特征进行描摹,是《母亲的手与父亲的脚》一文最显著的艺术表现手法。
“母亲……这双大手……长久地水浸、风吹、雨淋……变得黝黑,粗糙,长满老茧,密布裂纹。”
“父亲……这双脚,上面青筋暴起,皱纹密布,尤其是十个脚趾甲,全是灰白,毫无血色;特别大的脚底板上……布满白花花的老茧和一圈圈的‘鸡眼’!”
这手脚的外部最鲜明特征,自然引发读者的阅读的潜意识——必定深含着非同一般的故事。于是作者借助令人心酸的实例还原生活、提供证据、推动情节,形成行文的逻辑。
表现母亲的手,主要抓住日常小事:舂米做饭、织布做衣。作者借助幼时无数个被母亲惊醒的深夜与清晨“无意识”“不自觉”的感受,展示母爱的深沉、广博、无私。
表现父亲的脚,主要抓住足以决定个人、家庭命运,深刻影响国家、民族发展的两次大迁徙——“闯关东”、逃荒赴苏北。把个人与家庭置于大时代背景下来表现,时时将主人公的言行举止与作者自身的感受和反思相互交织,展示人物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关联。
最后,笔者重点简要赏析一下《奶奶做的拌蒸菜》一文的精巧构思、精致表达。在千字叙述中犹如行云流水:由一次出差之行,引发思乡之情,开篇点题,引出“拌蒸菜”;随即,点出幼时家乡生活,交代时代背景,引出主人公——奶奶;接着,围绕奶奶做“拌蒸菜”,描述具体制作过程:准备原料、灶前烹制、上桌享用、总结制作要领,可谓“绘声绘色”“一气呵成”。
我以为,构思的精巧、表达的精致,足以使之成为文苑经典!
上一篇: 少年中国说
下一篇: 《辉煌之路》与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