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满山 乳液柳河
――读秦贵堂的中篇小说《枫树湾》
赵维峰
秦贵堂的中篇小说《枫树湾》我看了几遍,提了几点建议,因为篇幅太长,读一遍要花费很多时间。作者三移其稿,最早篇名叫《迟到的婚礼》,后又改名《枫叶红了的时候》,最近又定稿为《枫树湾》。看来作者在该文中花费了不少心血,我与作者既是少年同窗,又是故园老乡,作者把自己心血凝成的文章交与本人阅读,说明了秦贵堂心中有你,觉得你阅读后会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而不会阅后抛之脑后,毫无音信,飞鸟从湖面惊过,还会荡出一串涟漪,何况同是文学爱好者。作者把文章初稿交于你,说明了作者对同学加同志的无比信任与希望。
世上有男也有女,男女相爱不稀奇。大姑娘总想找个俊小伙,俊小伙总想找个美娇妻。老大爷当年是个俊小伙,老大娘当年是个大闺女。以描写生活中的曲折爱情故事成为文学中永恒的主题。《枫树湾》也不例外。小说主要是写一对老年人,王小明与余朵朵再婚的故事,然后故事倒叙到王小明与余朵朵年轻时,也就是在高中同学时,曾有过一段恋情,由于时代变迁,两人忍痛分手,各自成家,到了年老时节,双方失去老伴,在子女的催促与配合下,二人又重新结合,一对老鸳鸯又重温旧梦,开始了新的幸福生活的故事。文章约五万字,让我几句话浓缩完了,我用一句话总结:罗帷帐老鸳鸯洞房花烛,老树干红枫叶年老成双。书中故事曲折迷离,欲知详情,听我慢慢评说。
继《成长之路》之后,秦贵堂的又一部新作《辉煌之路》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欣喜的翻阅那用心血凝成的张张书稿,我为一位年近七十岁的年迈作者辛苦创作而感动,人生难得一知己,奇文篇篇相与析。文中鲜明的时代特色,浓郁的乡土气息,生动的方言土语,使我感到该书是一部真实的纪实文学作品。阅读之后,秦贵堂在文学之路上,就好像是:推小车上墙――又陡(抖)了起来。阅读之后让我看到又一个柳青笔下的梁生宝,让我又看到了杨兰春笔下的银环拴保,让我又看到赵树理笔下的小二黑,让我又看到了孙犁笔下的荷花淀。作者的篇篇文章,读后让我置身其中,融入其中,犹如清风牵衣袖,让我一步一回头,山山岭岭唤我回,一山一石把我留,再看一眼《枫树湾》,万般情思胸中收。缤纷的山花呀,不要摇落你惜别的泪,火红的枫树啊,不要举酸你送别的手。相逢又分手,握别众老友,男女老少齐叮咛,盼我隔年再来游。再看一眼众乡亲,音容笑貌心中留。慈祥的大嫂啊,快去照看你那幸福的孙儿,白发的大哥啊,让我祝福你健康长寿。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该诗出自《诗经》卫风,卫国指新乡一带的民俗风情的诗歌,该诗是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相互爱慕,情窦初开,爱意缠绵的描写。秦贵堂的《枫树湾》同样描写了一对男女相爱的故事,这对青年男女,男的叫王小明,女的叫余朵朵,他们相爱的地点,常常就在枫树湾的柳河岸边。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三年恋爱的王小明连余朵朵的手指都没摸过,他们的思想纯洁得就像学校北面柳河里的泉水一样清消澈见底,纯正清白”。柳河绕村而过,河水哗啦啦地曾祝福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对恋人也目睹了柳河的涨涨落落。柳河绕枫树湾奔流而过,作者写道:“村民抗旱点种,都到柳河担水,沿河的村民在河里洗衣裳。特别是到了秋罢,腌酸缸菜时,三里五村的人们,成群结队地推着小车,来到柳河岸边,淘洗炸(煮)过的萝卜叶,红薯叶,或清洗刚从地里刨的红薯,准备打粉芡下粉菜(条)。一条柳河,沿岸的男女赤脚浸泡在河水里,忙碌的身影绵延数十里长,各干各的,不是有句俗话叫,水流三步为净吗?一到夏天,那柳河就更热闹了,大人小孩都到柳河里戏水玩耍,老师经常带着学生到河里教他们凫水,游泳呢。”作者通过村民在柳河岸边淘洗煮制大缸酸菜,鲜明的点明了那个艰难困苦的年代,正如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所引用一句顺口溜:“收割庄稼用手薅,收完庄稼一担挑,担到场上用棍锤,分到家里围裙包。”而流淌不息的柳河见证了那个饥饿的年月。作者描写学校生活,初恋女友余朵朵给他晒被子的一段情节,更说明那个年月学校生活也同样是非常艰苦的。
“那时候,生活不好,吃的饭都很稀,年轻人饭量大,喝的也多。王小明和几个同学,有时不断尿个床,尿湿的被子在女生面前没法往外搭晒,便没有叠被子,余朵朵和几个女生们就会进去给他们叠被子,发现尿湿的被子就会憨笑着,撇着嘴,给他们把被子搭出去。后来王小明只要尿了床,就会叫一个人先跳出窗外,把尿湿的被褥递出去搭起来。”作者仅用几句话就道明了学校生活的艰苦,年轻时难为情的尴尬局面,写的真实细腻。
作者又从柳河两岸给周围村庄人们带来洗澡清洁卫生与女人粗犷彪悍性格的栩栩如生的展现,他把这些细节作了更加详细的描写。
“从那时候过来的人都知道,谁洗过个澡,女人就更甭说了。即便是下了大雨,大土坑里有点黄汤水,只有男人们跳进去扑腾扑腾,女人们也只有都老远观看的份了,除非夏天的夜晚去柳河里偷洗洗。柳河有个急转弯儿,那是专门供女人洗澡的地方,那地方是女人们的自由世界,她们脱得光光的,一丝不挂。洗过后,都光着屁股坐在光溜溜的大圆石头上,这些石头被白天烈日曝晒后,夜里还有一股温塗塗的感觉,她们坐在如盆似斗的石头上,尽情的开怀说笑,拉拉这家长,论论那家短,谁家的女人肚皮有多白,谁家的奶子有多长,谁睡过几个男人,谁家的男人拾跟了哪个女人。她们一阵阵的嘻嘻哈哈,笑声不断从柳河的小丛林传出。时不时,还夹带着女人们声声的尖叫。柳河给了女人们一个放荡浪骚的机会,她们不时地互相拍打着对方的肚皮和屁股,放松开心极了,真是:三个女人一台戏。她们洗足了,笑够了,说完了,一个个兜上大档裤,散披着布衫,喜笑颜开的朝家走去。一路上她们相互调侃着:“洗的恁干净,回家老汉儿饶不了你,会把你折腾到天明”。另一个女人说:“都赶紧回家吧,把恁老汉儿伺候得舒舒服服,把男人的脚暖的热不搭搭的,让他得劲一夜。
“一般男人,特别是夜里,是不会到柳河边去看稀罕的,谁要去了,村民就会笑话他,说他是闷骚,老般悬。其实说归说,虽然民风严谨,但还是有个姓李的小伙子偷偷跑去瞧稀罕,小伙子很快就被发现了,几个赤肚女人,光着身子,蜂拥而上,把小伙子按倒在地,骑在他身上,把他浑身脱得赤裸净光,把衣服全部扔进柳河,让河水把衣服顺水漂走。小伙子赤裸光肚回到了家,这件事成了十里八村茶余饭后的笑谈话题,小伙子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老般悬人物。村里的大嫂大娘见了他还故意问他:听说你那裤裆的家伙叫一堆女人嗦掉了半截,这以后可成了一个真太监,可咋跟你老婆睡哩。小伙子的媳妇更是不依不绕地数落了他好几天: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想看就到城里的女澡堂看个够,几个光屁股的女人把你亲够了,西洋景这盘大餐把你的眼可吃撑了,人家把你也尝足了。你让亲戚朋友都笑岔气儿了,你让街坊邻居都笑掉牙了,你可好,你让牙医诊所挣痛钱了。”
阅读秦贵堂的《枫树湾》,让我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钭,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一路尽情地观赏着满山遍野的火红枫叶丛林,我默默地把萧瑟秋风的艰难岁月重温,那柳河沿岸的父老乡亲,我为你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抗争而感慨万分,红薯加酸菜,糠菜半年粮。就像枫树片片红叶,经历了雨雪风霜,我走过柳河,注目凝视着曾经洪水泛滥,咆哮奔腾的母亲河,两岸的人们用母幸河的乳液担水点种,春种秋收。柳河给了女人展示洁白身躯的天然场所,给了男人红岩的健美胸膛,让两岸男女相爱,繁衍生息。《枫树湾》约五万多字,是作者《辉煌之路》中的一篇重头戏,我仅截取柳河的一个小片断加以评说,这是该文中的一段环境描写,虽然作者对环境描写还不是那么轻车熟路,但文中那质朴的方言土语,从字里行间不时跃然纸上,进入你的眼敛。这些方言土语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进一步说明了作者具有深厚的农村摔打历练的生活基础。生动幽默的方言土语的应用,展示了枫树湾勤劳善良,疾恶如仇,心直口快的人物个性特点。那个在柳河岸边偷看女人洗澡的小伙子被低看为“老般悬”,小伙子的妻子数落丈夫的话,语言也十分幽默精采。“你做的事让人笑岔气儿了”,“让人笑掉牙了”,“你让牙医诊所都挣痛钱了”。一个“痛”字,更突出了妻子对丈夫的哀怨不满。“痛”在方言中是个含义十分丰富的多义字,在这里是让别人挣足挣够钱的意思。女人在柳河洗过澡之后,“一个个兜上大档裤,散披着衣裳回家了。”那个“兜”字,是快速的穿上,这更突显了女人衣着的朴素简单,还表现了她动作的机灵迅速,彪悍麻利的敏捷动作。女人们相互调侃说的话也很朴实感人,“回家把老汉儿的脚暖的热不搭搭的”,展现了农家女人与丈夫相依相伴,恩爱缠绵的动人形象,一个女人从口中说出如此柔情似水的,火辣辣的质朴语言,你就是一个铁石硬汉,也会被融化得心生感激,泪水盈框。所以方言土语的熟炼应用是作者又一个显著的特色。
王小明和余朵朵老年再婚,实际上是对改革开放的一曲赞歌,只有在改革开放的强国盛世的年月里,他们年轻时代的婚姻梦想才能在老年夕阳的温暖中,又一次爱慕重现,破镜重圆。在阅读中不由人联想到类似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中的常有福与魏淑兰。我似乎看到两个老人青春唤起,雄心不己,梳妆待闺,鼓乐迎娶。而王小明和余朵朵青年时代的分手,主要取决于贫困年代的物质的极度匮乏。米面夫妻,酒肉朋友,贫穷是二人婚姻分离的主要因素。从王小明为了盖婚房,起石头,割荆条到深山背后,推煤炭翻山越岭到山西陵川,起五更抬石头到水库桥头,推小车累倒在石灰窖沟,不停息劳作磨破了几双黄克篓来看,贫穷使得余朵朵另谋高枝。昔日的时代局限,无奈的柳河只能让这对青年男女隔河相望,而不会让他们同床共枕,跪拜花堂。走进《枫树湾》,让我看到一对青年恋人像白蛇许仙相遇在西湖断桥之上,为抗争博杀在金山寺内,让人联想到梁祝学堂爱慕,蝶恋飞舞,又好像是连理枝头,翩翩齐飞,孔雀东南。
文章中出现许多熟悉而又陌生,似曾而又相识的地名和人名,我知道作者是为了不让人对号入座而做出的明智选择,既便如此,与他熟悉的人一阅读便不由自主就浮想联篇,《枫树湾》毕竞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小说文学作品,作者能够把埋藏心底的故事全盘展示给读者,让读者知道,当年我曾经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作者运用故乡的地域风情,让我们在阅读之后有一种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的感觉。所以,今天才能够欣赏到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我们应该感谢作者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和他不惜年迈,挑灯夜战,夜以继日的创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