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学书法的“杠子头”,因为“国”字方框里是否有一“点”,一路抬杠打官司,找到学中文的我来仲裁。其中那个占理的抢先道:“喂,老宋先生,你说咱们泱泱大国的‘国’字该咋写?”我皱皱眉,想到孔乙己讲“回”字有四种写法的典故,信口答曰:“书法我不懂,大概……大概……四五种吧。”那家伙不怀好意地嘿嘿一笑:“没想到这为人师表的主儿,也有不懂的行。跟你说这‘国’字吧,书法的写法有几十种!”似乎怕我质疑,那得理不饶人的“杠子头”又挤挤眼:“史记有载的。”说着他捡根树枝,在地下呼啦呼啦划出一大堆方框,又在每个方框里曲里拐弯填些零碎儿,末了摇头晃脑道:“看呗,这些都是‘国’字。”
“好为人师”的我,被涮了一把。闷声回家打开电脑,上网一百度不打紧,井底蛙般惶恐的大眼里,映出满眶七彩缤纷的书法“国”。光方方正正的大黑“国”字就有两排二十多个,除了“國国囗域”几个知道外,其余的全不认识。
说起我们的华夏文明,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博大精深。就说这泱泱大国的“国”字吧,书法里的写法还真有41款。我简单梳理了一下,其传统正体的就是上面那26个。至于影响较大、使用较广的,也就如下5个。
其一,繁体“國”字。按我的理解,“国”字首先是全包围的大方框结构(其中一个就写作“囗”),应该指国土或疆域。从会意字角度看,与人口、土地、武器有关,所以“从人、从土、从戈”。事实上,“国”字在商周时期,方框里边的“口”就表示土地,旁边的“戈”则表示武器。后来“口”下加了一横表示人,最后变化组合成为“或”。故曰有人说繁体“國”字是形声字就不准确,因为人类最初造字都是象形(即用线条或笔画勾画出物体外形特征的独体字,如“日”、“月”、“水”、“火”),象形字不够用了造指事字(即在象形字基础上加个符号以作标示,如在“刀”上加一点为“刃”;在“木”上加一撇为“禾”)。会意字出现相对晚些,指用两个或多个独体汉字组成一个新字,如“从”(表示一个人跟着一个人往前走)、“偷”(从人、从月、从刀,表示一人放风,一人翻墙,月下持刀作案)。至于形声字,是前三种不够用后造的,出现更晚。再说“或”字,原来音就读guo,到了秦代李斯制造小篆,加上一个方框继续为“國”了。
其二,简体“国”字。中国汉字几千年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在不断简化和添加新字。央视播过一个《汉字五千年》的片子,就是讲汉字从字形到字音的不断变化,以及新字不断进入常用体系的过程。1955年10月,《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经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后经修改,于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之后大陆将“國”简化为“国”,其中还有一个典故:当时有人提议“国”字简化可借鉴日文中的“囯”字方案,立马遭到很多人否定。理由一是方框里放个王,从里往外念是“亡国”,从外往里念是“国亡”,咋念都不吉利。最后还是郭沫若一锤定音:“不如加一点,变成‘玉’,国中有玉,吉祥。”其实,关于“国”字方框里一个“王”的写法,根源还在中国。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自称“天王”,打的旗号就是“太平天囯”,现存许多文物都有留证。但这也非洪秀全首创,我国明代陶瓷上面就有这种写法,明代的《正字通》、清代的《康熙字典》里都有收录。
其三,武则天造“圀”字。武则天当皇帝时,为了夸示其高明、伟大、博学和睿智,以及皇统万年、长治久安的心愿,曾把原来已有的字形加以改变,造出19个字(一说17个字),其中一个就是“圀”字。这里面也有典故,是说武则天当政时,有人提出“國”字里的“或”通“惑”,请求用“武”字来镇“惑”,国家才能安宁。于是武则天把“國”字里的“或”改成了“武”。后来又有人说“武”在方框里,有把“武”困住的意思,于是姓“武”的女皇,又把“武”改为上“八”下“方”了。
其四,民国造“囻”字。中华民国时期,激进的革命党对曾经的“囯”字写法有意见。理由即凭什么国家就是“王”的?既然要对封建皇权革命,就必须连“囯”字也一起革掉。那么怎么改呢?有人就想出一个主意——方框里有“民”做主,国家就是属于人民的。这样“囻”字在民国初期应运而生,且一度流行到海外。但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社会的政治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风靡一时的“囻”字又很快销声匿迹。
其五,关于方框“囗”字。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文革结束华国锋主席执政,曾就五十年代后期的汉字简化又做进一步改革。在1977年12月20日公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把“国”字进一步简化成“囗”。但这次汉字简化太仓促,太大刀阔斧,太容易造成混乱,所以成为一次短命的实验。仅仅半年多一点,到1978年7月简化字就停止了使用。不过,其中把“国”简化为“囗”,则是《康熙字典》早已记载、古已有之的写法。今人相声里,有个说医生把病人“单国瑞”喊做“单口喘”(dankouchuan),就是因为人名中的“国”字,的确写的是方框“囗”。
关于“国”字的基本知识,先讲到这里。下面,我把《康熙字典》中对“国”字的主要解释摘录几条,以供读者参考:
國,〔古文〕囗囶圀𢧌䆐。【說文】邦也。【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爲九州。【孟子】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又国,《正字通》俗國字。囻,同國,民國期間俗字。国,古文,囗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