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绿色田野

来源:作者:于向阳时间:2017-06-30热度:0


——崔秀平小说《岁月的记忆》序言

  岁月的长河像一首澎湃的歌,把我们的经历记忆在苦涩的心田。在那条岁月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去面对人生那杯苦涩的苦丁茶。翻开崔秀平小说四十多万字的《岁月的记忆》书稿,我的心田也被作者叙述的那杯苦丁茶深深震撼。双眼跟着作者那一页一页文字,去品尝那岁月的甜酸苦辣和解读小说主人公赵杰的平凡之中不平凡的人生。

崔秀平是青岛的诗人,现在为山东散文学会会员,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会员,也是我认识多年的博客好友,记得在2016年,她把准备出版的一本厚厚诗稿交给我,让我给写一个序言,朋友的信任和请求无法推脱,品读后,我就为她的文采、诗情而钦佩、感动。后来、她的诗集在现代出版社正式出版后她拿出几百本免费赠送给青岛的作家朋友,文友们读后反映强烈,作家朋友圈内形成对她的诗集一书难求的奇观。

  同样如此,仅仅一年后,崔秀平这部四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书稿散发着墨香,又摆在我的书案。作者郑重的向我提出。让我再为她的小说《岁月的记忆》写序。说实话,我是一个企业走出的草根作家,从七十年代从事业余创作,虽然也创作出版了三十多部诗歌、散文、小说等书籍,却根本没有资格去对任何作家朋友的作品写评写序。但是,面对诗人崔秀平的信任和请求,竟然还是无法推辞。认真翻阅读这部大作后,对小说中那通俗的语言,细腻的描述、来自农村的真实故事,更是让我爱不释手。每天抽出时间翻阅,读了两遍后,掩卷静思:在我国农村中,有多少象赵杰这样的革命功臣在默默无闻的耕耘,播种、收获。他们的家属也都在象张桂香那样不声不响的为祖国农村建设而奉献力量。不求名利,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劳作在田间地头,灵魂纯净,精神充实,日子平淡而从容,身心健康而快乐。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让人感动:“赵杰心想,别人不理解我,赵志先他一向都说我为国家付出的多,说我从42年就出去当兵,后来受伤被埋了,好不容易从战壕里爬出来再去找部队,人家部队早就开拔了,结果没有找到原来的部队,我又随从另一支部队跟着打仗。就是因为与原来的部队失去了联系,前面那几年兵龄没有接续,我就被算作解放时期参军的了。赵志先听说了,时常还说他大叔那几年的关系没有被算进去,实在太吃亏了,要是算进去也该吃商品粮了,他还让我到上边找找组织,不吃商品粮也多拿些伤残金什么的。他一向很敬重我,只要他在都会尽量照顾我们的,我不指望他照顾我什么,只希望分地瓜分柴火时,早分给我家一会,让几个小孩子慢慢的往家倒腾着,我就感激不尽了。”

  还有一段对他妻子张桂香的描写:“子女们终于悟出母亲的良苦用心了,原来母亲不上头一桌吃饭的目的,无非就是让老人孩子先吃饱了肚子,自己孬好的能够吃上点饭撑着肚子不饿就行了。到这时,孩子们终于知道为什么所有的人都会赞扬母亲是多么的无私和伟大了。母亲是只有奉献,却不要求别人给她任何回报。母亲是无私的,母亲的心里只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尽可能的让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亲人,生活的更加美好,这就是无私的母亲!”

崔秀平的语言朴实,文字细腻。对那些村民的无奈,村官的不作为,也毫不留情的做出了抨击。如:她在第三章第二三部分的引言中写道:“山村百姓少人怜,义务付出已数年;好事从来没己份,新官上任会空谈。”“全村只剩老和童,害怕一朝大事逢;病倒无人来抢救,一齐顾虑进蒸笼。”文字朗朗上口,却一针见血,揭示了当前农村的现状和她对人民的热爱。对无作为村官的褒贬,请看她的这一段叙述:“说是修路,我看着他是往他自己家里拉土盖屋才是真的。我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一些干部在借用一些工程为自己家里发财,真是挂羊头卖狗肉啊,有的人一边借用修路建桥,一边把那用来修路建桥用的原材料,一份分为几等份,这儿的工程起来了,家里的房子也起来了。并且连同用工的费用全部的又由公家给出了。这样的人不富是不可能的,怪不得都愿意当干部,原来这里面的黑道道太多了。”

  “记得前些年,山上还有老祖宗留下的大树,村庄里要是没有活动资金了,干部们就会上山看大树,看中了哪棵大树就给哪一棵大树打上价格,有人出钱就可以杀掉,村中的干部一边拿了钱,就把钱还给村中养羊的人家,因为那羊是赊账提前消费掉的。什么上面来了干部检查,去买羊杀羊,那些干部们有什么公共活动,要买羊要杀羊,买大饼犒劳一番。我说为什么有的干部总是喜欢下乡检查?原来检查养羊户来了?”

这些真实的描写,无情的鞭苔了农村基层的腐败现象,用朴素、真情的语言叙述了发生在身边的一个又一个故事!

我曾经在一九六八年十二月插队农村,在潍坊农村与那些朴实的农民在黑色的土地耕耘了多年,我热爱那些朴实的农民,至今,脑海中还经常浮现他们的身影和昨天的故事。从崔秀平的小说中,我看到了他们的身影,我喜欢她用诗歌般的语言写下人生生命的美好时刻,用生活的故事构成岁月最美好的画卷。

大海波澜壮阔,我们就是一朵浪花;夜空万里,我们就是一颗明星;蔚蓝天空白云飘飘,,我们就是一片彩云;寒来暑往,我们就是一缕春风。在作者笔下,美丽的故乡犹如一支清纯悠远的笛音,时刻都在召唤远方游子的归来。那些在脑海搁置多年的故事。经过作者记忆过滤网的美化,都被美化成令人神往的田园牧歌。

   在青岛的文坛上,崔秀平和我一样,都是来自企业基层的草根作家,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以业余写作的姿态,给读者展现出广博芜杂的生活画卷,表现了山东沂蒙山区村民蓬勃的生命力。她的小说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地域色彩,故事情节生动可读,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好作品。

往实里说,我喜欢这部四十五万字的《岁月的记忆》,喜欢青岛来自基层的草根作家。实际上,我也是来自社会基层的草根作家,用草根的语言,为崔秀平写下这篇文字,作为序!

中国散文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协国土资源部协会会员、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副会长、

             

                                                              于向阳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