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而活
——余华小说《活着》书评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余华《活着》
生命的存在与延续是人们永恒研究的命题,生活则承载了太多的意义、情感和力量,它是生命的进行时,是生命的持续状态,是灵魂的永恒追寻。近读余华先生的作品《活着》,重估生命的价值,对生活由然产生了莫名的敬畏之感。
沐浴着图书室氤氲的书香,捧一杯浓浓的热茶,开始了我对生命的探求之旅。这部作品中,余华以平静的口吻,黑白的笔触转述了主人公富贵凄凉的一生,家破人亡,孤独终老。福贵,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富家少爷因为年轻时的为所欲为毁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厄运的阴影一直追随着他的脚步,残暴地夺走了每一个与他有缘的人的生命。父母,妻子,孙女,当一个个至亲至爱的家人在他眼前逝去,在经历的种种肝肠寸断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命的重压,忍受世事的残忍。他苟延残喘的活着,单纯地活着,为了生而活着。
余华是一个冷酷的作者,好似游离于这个世界之外的一个公正的看客,不动声色地用冰冷的笔调转述这主人公福贵荒诞而艰难的一生:年少无知时,锦衣裘马,纨绔浪荡,萎靡混沌地活着;风云突变后,家道中落,身遭大难,悲惨落魄地活着;阅尽沧桑后,无牵无挂,无泪无述,顽强麻木地活着。时光流逝,岁月更迭,曾经沧海后我们默然发现,欢乐抑或苦难,皆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的风景或路障,永远无法改变生命延续的状态。活着,于福贵而言,于我们而言,仅仅是一种状态,是生命的进行时,是经历了所有的悲欢离合之后最本真、最必然的选择。
“成败得失,悲欢沉浮,在死亡面前终将逝去,我们看见的是那些亘古不变的东西。”享受了荣华富贵,经历了没落衰败,在兴衰存亡面前,事物都有其自然的规律,人类也逃脱不了这个残忍的法则。就像是小说结尾所写的那样,“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上坦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惟其如此,人类对自然,对生命才存有敬畏之心。世事变迁,明朝难料,为了活着而活着,生命是人们所拥有的全部,而其他不过都是生命之外的衍生品或者附加值。
孔子云:“未知死,焉知生。”贝多芬也说过:“惟其痛苦,才有快乐。”活着,是造物主给予人类最大的福音,它赋予了我们感受爱与恨,乐与悲的权利,而这种权利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外在价值的全部。正如冰心所说:“生命中不是永远的快乐,也不是永远的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生命既然给予了你,让你用眼睛去看,让你用耳朵去听,让你用肢体去触摸,让你用心灵去感受。即使有时你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感受到的世界并不是那么美丽。但我们也应该为它而去感谢生命,至少我们拥有这项权利,至少我们还活着。
“像一个追求生的本能的动物那样活着”,为了生而活,生命本脆弱,信念使其强大,若非死别,绝不轻言生离。活着,就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
上一篇: 读张炜的书《无边的游荡》
下一篇: 无法隐藏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