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土林地质奇观的美学价值

来源:作者:杨红君时间:2016-11-21热度:0

 

                             一

   自然景观的美学,通常是指自然景观作为独立的审美范畴所包括的内容。一般可以从自然性、人文社会性、形式独立性、美丑二重性四个方面去认识把握。对自然景观文化审美层次的分析评价,则主要围绕自然景观对人的精神意识所产生积极作用的三个层次进行,这三个层次通常指悦形、逸情、畅神。

   对自然景观审美的感性认知,则往往围绕自然美及文化美的主要表现形态,即形式美、情调美、构图美、移情美进行。形式美可概括为壮丽与秀婉两大系统。壮丽通常包括雄伟之美、奇险之美、旷远之美;秀婉则指秀丽之美、幽静之美、奥秘之美。情调美,属于自然景观文化美的范畴,最为普遍的体现在壮志凌云、悲凉孤寂、宁静平安的自然环境当中。构图美是指自然物与自然物之间由其边界组接方式而构成的空间图景的美,最为具体的体现在垂直连接和水平组合上。而移情美,则是指人与自然交往中产生的独特的心理现象。

   由是观之,云南元谋土林地貌景观的美学价值,则有它自身鲜明的特征,汇集了自然性及人文性精华为一体,总的体现在哲学、文学、艺术、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

   走进云南元谋土林,面对雄浑的雕塑和古拙的雕柱,我们面对的是凝重的沉寂,是肃穆的静止,仿佛时空在这里已经定格。由此,我们不由自主的会联想到历史长河中土林的大运动,土林的发育与演变的一部运动史。土林的成因,远则有地壳的运动,地层沉积的运动,第四纪地质新构造运动中水陆大置换的运动,动植物生命体由活体变成化石的漫长运动,近则是水与土交锋的矛盾运动。水刀切土,土随水流,这样的水土流失,在环境学上是可误而可怕,而在造型学上,却造就出了元谋土林这巧夺天工般价值无比的艺术宝林,大自然的辩证法真够伟大奇妙,想来对水土流失的审视也该一分为二吧!

   那么,这里的水土流失何因与众不同地独显其功呢?我们细看剖面,看到了地层结构的特殊性,有的地表是非溶性铁质风化壳,有的地层在粘土、沙和砾石的组合中有丰沛的透镜状胶结物质牢牢固住,水的外因作用对于这样的硬内因顿失威力,水于是专往弱处流,在没有铁壳、胶结松散的软内因层袭进,钻出一个个孔,切出一条条沟,水行沙走,千万年量变到质变,软处愈切愈深,硬处愈显愈高,水这一欺软怕硬的自然雕刻师终于通过特殊的地层内因雕出了这座美丽土林,完成了土林运动中的一道趣味哲学。

   土林的哲学远没有完,因为运动远没有完,根据地质地貌学家研究后表明:60万年前形成的土林早已消亡,现在的土林是15万年前生成的第二代,如今已进入中老年期并走向消亡,而新生的土林则正悄然作态。然而回到哲学层面上一想,我又明白了:土林与万物一样,有生死,有新陈代谢,有否定之否定,这就是永远的运动,这就是土林生命的真谛!运动不止,生命不息,我无法猜想未来新土林的模样,但愿它进化得更美。

                                        二

   文学的灵感在于想象,而土林正好是无边无际的想象大空间。进入这个极具艺术挑逗性的空间,想象油然勃起:哦,是这样;呀,是那样……思维长出翅膀翱翔,天上人间,千事万物都可以从这里想象出来对号入座,由此升华出文学的灵感来。从幻境式的氛围看,土林的确是一座童话林,一座寓言林。

   溯着土林的来路追寻,其实它就是一部脉络纵横、情节纷纭的长篇巨著,大自然早已用物质化的语言写就了,只管去读。页码翻开在土林中,我读到了元谋盆地最早的森林、湖泊、河流和跃动其间的古猿、古象,读到了原始元谋人的石刀与骨针、围猎的篝火以及他们的爱情与繁衍,读到了其后山移水倒、洪流滔天,风狂雨骤的大变动中,元谋人的逃逸和动植物们的大地葬礼,一直读到重新平静之后,自然雕刻师把无尽的情节展示在土林的剖面上。土林这部读不完的文学殿堂,大开大合,波澜迭起,读之不尽,令许多文人墨客流连忘返,惊叹不已,多年来,以土林为文化背景而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更是层出不穷。远则有,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在游览了土林之后写到:“涉枯涧,乃蹑坡上,其坡突石,皆金沙烨烨,如云母堆叠,而黄映有光。时日色渐开,蹑其上,如身在祥云金粟中也”。这段游记,就是徐霞客对土林的形状、色泽及游土林的感受所作的最为具体的描绘;近则有,韩国作家协会南北交流分科委员长庾炳律先生,千里迢迢到土林来体验生活数月,出版过土林文化背景小说多部;2007年,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丹增先生创作的散文《土林遐思》获第八届云南日报文学奖特别奖;2009年4月19日,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名著名海外华文作家,曾不远万里走进土林,写下了大量赞美土林的华彩篇章;2009年,由关月作词,朱良镇作曲,由“亚洲美声男高音”王红星演唱的《壮美土林》,曾被评为“动听云南”60年,百首群众喜爱的云南优秀歌曲。

                                 三

   元谋土林地貌景观最为重要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整一协调的空间美、时间变化中的动态美、丰富多彩的个性美、观赏价值的艺术美等方面。其中观赏价值的艺术美,又分为优美度、奇特度、丰富度和有机组合度四个方面。其中优美度又可细分为自然造型美、自然风光美、自然变幻美三种风格迥异的不同特征。

   土林的自然造型美,可分为锥柱状、城堡状、峰丛状、城垣状、慢状、雪峰状六种。从观赏角度看,可称之为小尺度造型地貌。其自然造型或拟人、或拟物,栩栩如生,形态逼真,精致细腻,极具神韵。造型类别可分为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和拟物类,这是土林风景区的主要景观和重点观赏内容。景区自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的游客反馈意见表明:90%以上的游客被这种全球最为奇特的地貌景观深深震撼,接受了一次感官和心灵的艺术洗礼。 

   土林的自然风光美,按色彩又可分为红土林、黄土林、白土林、彩色土林四种,它集中展示了原始粗犷的土柱、沙沟、荒山、幽谷等天然景观,集自然景观的形式美、情调美、构图美、移情美,精华为一体,具有雄、奇、秀、静等特征,而构成了一个蛮荒的远古世界,自然风光别具一格,给人一种原始的美,粗犷的美,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吸引着众多艺术家、画家前来创作写生,摄影师前来捕捉闪光的一瞬,土林也就成为了众多电影电视摄制组及艺术界翘楚们从事艺术创作的最佳的外景拍摄基地。白沙黄土,植被稀疏,水源奇缺,气候燥热的独特环境,是有别于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另一种形式的自然风光美。置身其中,仿佛回到遥远的从前,大自然的感染力在这里表露无遗。

   据不完全统计,自70年代以来,到元谋土林来拍摄取景的影视作品就已超过了50余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影师刘浪并赴元谋拍摄了科教、旅游风光片《土林探奇》,随着该片在全国城乡影院上映,曾引发了人们对土林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1982年该片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从这时开始,“土林”一词开始正式进入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1982年,香港银都电影有限公司首家选中元谋土林为外景地,拍摄了电影《猎歌》。《猎歌》淋漓酣畅地将土林风光展示给世界。这是在元谋土林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元谋土林这座天然摄影棚从此向世人亮出了自己非凡的魅力。1986年11月,原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被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的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方教授,在土林考察期间,曾挤出了少量的课题剩余经费,大范围给土林录象,并制作了两部片子,一部是以宣传土林的形成机制、历史沿革为主线的《元谋土林》,另一部是旅游风光专题片《神秘的土林》。回京后,钱教授并将两部片子交给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出,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公开向海内外报道远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元谋土林。

   2004年5月至2005年1月,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陈凯歌、张艺谋再次挥师元谋土林,在土林成功拍摄了《无极》、《千里走单骑》的外景,使土林再次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视界关注的焦点;2009年2月1日至2月28日,著名国际影星成龙又带领众多影视明星在土林成功拍摄了古装片《大兵小将》,大大提高了元谋土林在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韩国摄影家在元谋土林拍摄的摄影作品《土林》曾荣获“韩国总统勋章奖”。2006年,由珠海摄影家邓德祥先生拍摄的《土林》,获第15届奥地利国际超级摄影巡回展彩色照片金牌奖;2007年,由邓德祥先生拍摄的《土林》,再次获2007中国第12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自然风光组金奖;2005年,由深圳摄影家廖海成先生拍摄的《土林组照》,获第3届全国“群艺杯”摄影艺术展览自然风光组金奖,该作品并被日本国家博物馆永久性收藏;2007年,由楚雄市文化馆梁春达先生创作的中国画《土林深处自有情》,获楚雄州第二届“马樱花文艺创作奖”美术类一等奖;2008年,由昆明理工大学楚雄应用技术学院戴建华教授创作的油画《土林》,曾被马来西亚国家电视台永久性收藏;上世纪八十年代,唐志刚先生来土林写生体验生活数月,画风随之大转,随之而来的是其画风和表现题材大变,变得有弹性、有思想和哲理,使其一举成为云南著名的当代艺术家。

   最近十多年来,以元谋土林为创作题材,公开出版发行过的摄影作品集、美术作品集、文学作品集,更是不计其数,以上众多殊荣足以说明:土林不仅是从事文化艺术创作的天堂,更是一个让美元和黄金都失色的地方。在土林创作的文艺作品,其含金量实在不可估量,土林从而享有了中国·元谋影视基地、中国摄影家创作基地、云南高校教学实习基地等众多殊荣。神奇壮丽的土林地质奇观,不仅是云南省重要的旅游形象名片标志之一,而且还是楚雄州及元谋县对外形象宣传的代名词!

    土林景观的自然变幻美,主要体现在土林景观,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气候和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韵味,是"全天候"风景观赏区。阳光下土林造型硬朗、醒目、挺拔,一览无遗;雨雾中,土林景观似显似露,若明若暗,如柔纱缠绕的少女,朦胧含蓄。冬季,土林温暖如春,气候宜人。夏天,景区炎热酷暑,如置身沙海荒漠。加之土柱稳定性差,易于流失,一部分土柱今年似鸡,明年似狗,三年五年干脆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一堆白沙黄土,让人们追忆逝去的昨天。这种罕见的变幻美、朦胧美充满了神秘感,激发了当今游客的好奇心,使土林成为"回头客"最多的风景区,在这里他们品味着变幻,寻找着消亡,盼望着新生,把自己融入到了无生命的土柱之中。 

   土林地貌景观的奇特度,指的是该类景观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出现的机率。土林景观是最近三十多年以来,才发现的新型旅游资源,新奇特别,非同一般,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处于启蒙阶段。经过多年的科研成果表明,元谋土林发育的典型度、优美度、奇特度和分布面积、密集程度均属国际国内罕见,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土林远远逊色于元谋土林,均不能跟元谋土林相提并论。人无我有、人有我奇。正是这种奇特度有力地表明了元谋土林这种新型旅游资源的昂贵价值。如果遍地都是,俯首皆拾,这类资源的价值将大大降低。唯有稀,才显贵,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

   土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千奇百怪的土柱造型、深远宁静的幽谷地缝、高悬半空的洞穴天门、原始粗犷的沙沟荒漠和种类繁多的远古动植物化石,组成了景区内丰富的景观。土林景观以群体造型为主,浑厚粗犷,成群连片,风格迥异,集中浓缩了古今中外的各种建筑风格,单体造型生动逼真,高大雄伟,独立成章。景点主要沿沟分布,婉蜒曲折,给人险峻迷离之感。因此,我们可以说,土林这种小尺度造型地貌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集中如此众多的内容,而且色彩艳丽,造型多姿,变幻莫测,参差不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观赏方便,这是许多大尺度造型地貌风景区所不能比拟的,其丰富度就可想而知了。 

   土林地貌景观的有机组合度,主要表现在土柱造型群体和单体相互映衬,沙沟荒漠和山丘幽谷相互辉映,科研价值和历史文化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相互独立,又密林相关,这-切被大自然有机地组合在这块42.9平方公里的地界上,集中地供游客观赏,资源价值就相对提高。再者,土林风景区内及周边地区分布的一处处史前文化遗址,第四纪地层剖面和构造剖面等都基本上是同性质的因素组合,构成了风景区统一的整体性,表现出风景区多学科、多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品位。因此,这种有机组合度的价值就大大高于单一的个体的价值。所以,要使风景区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发挥"群体"的作用,显现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遵循贝塔郎菲关于组成系统的著名定律: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 

   综上所述,土林这种举世罕见的独特的流水侵蚀地貌,在世界地质研究史上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其优美度、奇特度、丰富度和有机组合度远远超过了人的思维空间,土林地质奇观不仅是大自然留给子孙后世的艺术珍品,它同时还是记录沧海桑田演绎变化的最好佐证。

                                  四

   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是土林地貌景观美学价值中含金量最高的特性。土林是流水浸蚀地貌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水土流失的艺术结晶,被人们誉为“疯神捏造的世界,童话里的龙宫和仙山”。它虽然容易流失,但并非所有的水土流失都能形成土林,而是在特殊的地质结构、土壤成份、构造运动、水文气候、地形植被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条件下方能形成。因此,土林这种地貌形态在地质地理学科上就显得十分稀有、珍贵。元谋土林的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发育典型,类型齐全,千姿百态,色彩丰富,从幼年期的细沟土芽型,发育到中青年期的圆盆土柱型、宽沟城堡型,直至成熟到老年期的坡地残柱型均有保存,构成了一部完整的、系统的土林家族发展史,对科学界研究土林这种特殊地貌的演化、发展、消亡以及防止水土流失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土林的发育大致经过了片蚀、纹沟、细沟阶段;切沟阶段;冲沟、侵蚀盆阶段;宽沟阶段;残丘夷平阶段,五个阶段。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来看,我们很容易看到,元谋盆地地处川滇南北构造带中段,为一受南北间大断裂控制的断陷盆地,其东部分布着侏罗纪、白里纪长石石英砂岩、砾岩和泥岩构成的侵蚀山地,相对高差1000—1500米;西部为远古苴林群片麻岩、石英岩、片岩、千枚岩和晋宁期的花岗岩组成的低山丘陵,盆地内广布上新世——全新世的晚新生代地层,土林发育于上新统——早更新统的层位,盆地的基底主要是艾林群和晋宁期花岗岩。 

   由此可见,首先,半胶结及成岩度较高的砂砾石层是形成土林的内在原因之一。地质地貌学家考察后认为:在元谋盆地发育土林的层位是一套巨厚层半胶结的河湖相地层,岩性为砾石层、沙层夹薄层粘土和亚粘土,岩层较厚,主要以石英岩、石英砂岩为主,铁质泥质胶结,胶结较紧密,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和抗压强能力,这是形成高大土林和稳定性较高的主要内在因素。 

   其次,新构造运动不仅提供流水侵蚀的势能,同时也控制了土林的发育走向。由于元谋盆地新构造运动频繁,使半胶结的地层发育节理和小断层控制了土林发育的主沟,从而形成了区域性控制节理的新华浪巴浦土林、物茂虎跳滩土林、班果土林等多处土林,因受地壳运动的影响,盆地两侧掀起,地层向东倾斜,而土林又是半胶结的土体,成岩度较高,低角度倾斜的岩层对其稳定性提供有利条件,这是形成高大土林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再次,气候的干燥与降雨量少是土林发育的重要条件。土林的稳定性差,因此,一般只在年降雨量小、降雨频率低、雨季短的地方拥有或遗存。而元谋则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县境内最低海拔898米,最高海拔2835.9米,海拔在135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面积达797平方公里,年均气温21.5℃,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14.9℃,年均日照2670.4小时,年均太阳辐射总量644兆焦耳/平方米,年降雨量为610毫米,蒸发量为3600毫米,相对温度53﹪,正是这一独特的自然气候,造就了元谋土林这一千奇百怪的自然地貌,使元谋土林成为了滇中高原上一颗灿若星河的明珠,成为了令海内外旅游者梦寐向往的地方……

   根据侵蚀模数类化法计算,土林形成约需960-6490年。最早形成于全新世的大西洋期,最晚形成于亚大西洋期,高大的土林可能是全新世亚北方期的产物。根据侵蚀速率推算,土林的平均侵蚀速率为6.16-41.6毫米/年,超过滇东岩溶高原喀斯特地貌平均侵蚀速率的120-830倍。 

   由此可见,土林发育十分快,但并不是千百年就能形成;因此土林也并不那么容易消亡,作为一种自然旅游资源和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对象,这一代土林几百年内是不会消亡的。即使进入老年期的土林不断消亡,只要地壳运动不停止,只要水土流失不间断,新一代土林必将逐渐产生。人类的活动不能阻止土林的发育形成,只能加速或延缓它的扩大。 

                              五

   土林风景区内出土的大量动植物化石,周边众多的跟土林化石有着紧密联系的史前文化遗迹,如西边3公里的雷老古猿遗址,南边3公里的金锁湾新石器遗址,北边5公里外的竹棚村豹子洞箐古猿遗址,直至30公里外的元谋人遗址等。一系列古生物、古人类、古文化遗存,向全世界显示了以土林为中心的元谋盆地产出化石之多雄居世界之首,相伴出土的新石器、细石器、旧石器文化遗迹,对解答人类的起源与演化,人类的远古先民及其生产、生活、劳动等重大自然之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世界研究古人类演绎与起源的关键地区之一,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土林及周边地区出露的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地层剖面和构造剖面层序完整,出露良好,含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及古生物、古人类化石,一直是我国南方第四系的标准剖面。截至目前总体水平较高,完成了部分课题,发表了大量论文,不仅为我国大区域的地层对比提供了依据,而又有可能成为国内上新统--早更新统的典型层型界线剖面,近年来已有许多国内知名学者进行对比研究,国际上关于第四系地质的研讨会把元谋作为主要考察点。因此,元谋盆地及元谋土林在世界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 

   由此可见,云南元谋土林这座闻名全球的"土林博物馆",在土林的发育、形成、消亡,古人类的起源、演化、繁衍和第四纪地质的研究中蕴含着极高的科学价值,成为考古学家、地质学家发掘研究的热点和游人科普教育、游览观光的卖点也就顺理成章,势在必然。 

   往前推一个世纪,开始的对元谋盆地第四纪地质研究,往前推35年,拉开帷幕的对元谋人元谋古猿的发掘和往前推30多年出现的土林开发,其重要意义在于:这三次影响面宽、规模宏大的多学科的研究、发掘、开发,揭示了元谋盆地及元谋土林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三国时诸葛亮"攻心为上"的平南大军在金沙江畔、土林地区遭受"苦水"、"甜水"迷惑和瘴疠侵扰,留下的白骨荒冢,到元朝忽必烈消灭南宋残余的铁骑,在土林周边遗存的兵寨营盘,从奉元世祖之命出使缅甸的马可·波罗,穿越湾保、雷老等土林的西线之行,到徐霞客、杨升庵等历史文化名人,对土林的生动记述和无限感慨,从元谋土官吾必奎,在李闯王大军感召下义旗高悬,到吴三桂反清复明判军经元谋入川出滇,千百年间,元谋盆地及元谋土林这块热土,上演出的一幕幕历史的悲喜剧,催人泪下,荡气回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成为今天土林的宝贵遗产,其历史文化价值不可磨灭。 

                                六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民,一方文化孕育了一方人民的智慧与情感。云南元谋土林地质奇观虽然是水土流失的产物,水土流失的艺术结晶,但在世界上,并非所有的水土流失都能形成土林。作为一种罕见的自然地理现象,尤其是全球独树一帜的自然旅游资源,其前景甚好。对这种为数不多的地貌形态,科学合理的利用好、开发好、保护好这一珍稀的自然遗产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作为土林开发的见证者,参与者及实践者,每当我再次仰视一尊尊形态各异的土林的时候,跟走出土林,留下了对大自然神奇魅力的无限赞美的国内外游客一样,我们对土林是爱恨交集,悲喜交加,莫名的复杂感受,是在国内外任何一个风景区当中都无法体会到的。在对土林科研价值和美学价值含金量的品尝中,对土林悲怆与壮美共存,消亡与神奇同生资源的体验中,我们咀嚼着沧桑,捕猎着神奇,把玩着沉重,收获着壮丽,无一不是沉浸在对土林原始神秘、粗犷蛮荒的风韵神往中……

   总而言之,粗犷浑厚、神奇壮观的土林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文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是罕见的,不可替代的,是国际国内知名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垄断性和唯一性,其开发潜力巨大。科学界、艺术界、文化界、旅游部门的专家学者们的观点证实了这一结论,游客的反馈意见也映证了这一科学的结论。它的雄伟之美、奇险之美、旷远之美;它的神奇叵测,它的坦诚和诡谲都是对人们巨大的吸引——吸引我们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并从中获取灵感和启迪!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