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捕》应该是改革开放后大陆引进的第一部动作片,记得当时万人空巷盛况空前。我当时刚上小学,对影片一开始出现的那个形象猥琐阴邪的有些滑稽的横路敬二印象深刻,多少年以后仍然记得他那一声大吼:就是他!就是这个人!
《追捕》的上映象征着一个时代的开始,也可以说在那个伟大的时代开始,电影《追捕》的引入恰逢其时。至今记得大街上小伙子莫名竖起的夹克领子和同样莫名的阴森森的眼神,矢村警长式的大大的鬓角。有一段官方甚至明文严禁留鬓角,但电影《快乐的单身汉》中的男主角刘信义和《血总是热的》男演员杨在葆却留着那么扎眼的鬓角,加上杨在电影中有些张扬的举止让我一看到就觉得时时的不爽。还是《追捕》中的矢村警长和杜丘检察官形象塑造的自然可信。十几年后有了影碟机和电脑看片越来越方便,时常搜这些记忆中的老电影看,算是一种怀旧也是一种遣怀。尤其是这几年社会上出现的某种变化让我感到那个时代的渐行渐远和弥足珍贵。而那个时代也是我个人学习和思想的开始。
《追捕》原名是《趟过愤怒的河》,是暴力美学的代表者西村寿行的作品。此公据说好酒,写作时也喜欢把自己灌的晕晕的寻求感觉和灵感。原著中男女主角的结局很惨,电影展现的只是其上半部分。现在再次看这部实际时长150分钟的电影,还是看出了一些新意:第一小日本的记者非常牛鞭,在杜丘案情发布会上连珠炮般质问轰炸东京检查长大人,有些推测和诘难用眼下常见的官话来说属于典型的造谣,属于恶意的诋毁和妄议。但东京检查长大人还是在这帮牛逼记者跟前低眉顺眼无言以对,一点脾气都没有。看来这些来自媒体的诘难和质疑在倭国人那里早就是一种常态,无需如我们地界上这样的惊讶和慌张。二是东京警视厅对重大杀人潜逃犯杜丘的态度太客气了。有时候简直就是一种纵容。而潜逃犯杜丘在被追捕的过程中竟遇到那么多好人同情他的人,明明报纸上到处贴有这个重犯的照片,一些路人竟能出自个人的同情心和直觉去帮助和收留他,难道不怕同谋罪吗?在杜丘被定性为劫持飞机潜逃东京的一段中,由于杜丘本人对飞行技术尚不精练差点撞山。但东京警视厅竟不顾他重案在逃犯的罪过善意的高声示警,致使罪犯杜丘躲过此劫。作为一个在职警官,这属于典型的玩忽职守和好坏不分',没有充分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三.杜丘在明知被人陷害爬窗而出奋力狂奔的那一段有一个镜头:检察官突然看见一群正在上学路上的小学生停住脚步在很好奇的看着他,于是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心理也停下脚步表情羞涩的跟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似的。几个孩子的惊讶眼光怎么会阻止这个涉嫌抢劫强奸的在逃犯的狂奔?!这是个普遍的社会素质问题还是一个公民个人的道德问题?四东京闹市那么多警察发现了杜丘竟没有第一时间采取果敢行动迅速开枪,致使这名严重威胁社会秩序的杀人在逃犯再次脱网,他们统统难辞其咎。
同是东亚人种,同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久远,但日本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还是和中土有很大的差别。这从日本的影视和文学作品中都有鲜明的反映。战后日本的推理小说一度非常活跃至今仍有余响,我个人感觉这些推理作品里所塑造的推理者虽然或是警长或是记者或是愚蠢或是精明,但情节的发展和推理的递进都是一丝不挂环环相扣,作者本身都力求尽可能遵循严密的逻辑。尽管其中某个环节的突破借助了某种巧合和刻意的语言和情势上的链缀和铺垫,但作品本身在大的逻辑链条的设计上还是下过功夫和琢磨的。差别的都是作者本身写作水平的优劣和作品选材的把握拿捏上。可以看出相比于大陆,日本作家如同他们的工业产品和手工艺品一样也具有一种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微之又微。对社会阴暗面的揭示和表现也更为大胆和直接,并未受到来自官方正能量宣传和压力和限制。因而在人物塑造性格刻画上更加独立丰满有血有肉。《追捕》中的杜丘在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到一个阴谋中第一的反应不是向官方大声的争辩和解释而是立即逃跑,用个人行动来为同是东亚人种,同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久远,但日本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还是和中土有很大的差别。这从日本的影视和文学作品中都有鲜明的反映。战后日本的推理小说一度非常活跃至今仍有余响,我个人感觉这些推理作品里所塑造的推理者虽然或是警长或是记者或是愚蠢或是精明,但情节的发展和推理的递进都是一丝不挂环环相扣,作者本身都力求尽可能遵循严密的逻辑。尽管其中某个环节的突破借助了某种巧合和刻意的语言和情势上的链缀和铺垫,但作品本身在大的逻辑链条的设计上还是下过功夫和琢磨的。差别的都是作者本身写作水平的优劣和作品选材的把握拿捏上。可以看出相比于大陆,日本作家如同他们的工业产品和手工艺品一样也具有一种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微之又微。对社会阴暗面的揭示和表现也更为大胆和直接,并未受到来自官方正能量宣传和压力和限制。因而在人物塑造性格刻画上更加独立丰满有血有肉。《追捕》中的杜丘在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到一个阴谋中第一的反应不是向官方大声的争辩和解释而是立即逃跑,用个人行动来为自己洗脱罪名挖出内幕元凶。
这部电影中我个人还是喜欢矢村警长,喜欢他那种在长官面前大喇喇懒洋洋的从容和无论何时都很放松的镇定。影片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镜头:面对高自己一级的东京检查长的质问,警长慢腾腾地找椅子坐下,瘦长的大手掏出烟来不慌不忙地点上,一口烟吐出来才懒洋洋地说“喝酒去了。”我相信这是一种本色表演,而且饰演者原田芳雄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是个好酒的人。一个好酒的男人神情之中往往会带着一种不经意的慵懒和不在乎。或者也可以说这种懒散之人也容易染上好酒之习。而且这个走路有些拖沓的警长又很富观察能力,能够在某些不易被人关注的细节上找到案情关键的节点。最过瘾的是这部电影的最后一个桥段:事已败露,大东公司的老板长冈了介正准备仓皇出逃,检察官和警长及时赶到了。像长冈这样潜藏在黑幕之后操纵一切罪恶的人看似从容镇静,人众面前趾高气扬,气定神闲如同一张结网中间盘踞不动的黑蜘蛛。其实这样的人往往最怕死怕的要命。因为他得到的太多享受的荣耀和尊崇也最多,所以生之留恋和挣扎之欲比任何人都强。真的有一只枪顶住他的脑袋,轻轻一句:“跳下去!从这儿跳下去!”他就比任何人都惊恐失措,浑身哆嗦拐棍都骇掉了。历史上很多不可一世的独裁者权棍其实大都是一样的色厉内荏。万众面前的大义凛然从容淡定都是人前装的,对权力的贪婪造成了这些人即便是还有一丝机会就还会恋栈威权顽抗到底。这不是一种坚强而更说明了这些人的贪婪和罪恶。希特勒柏林失守之前最后时候自杀,那正是他亲眼看到他的梦已经破裂,破裂的无法弥补而且他自己罪不可恕。但萨达姆不会,美军智库在第三次伊拉克战争之前就已经根据萨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断定他不会对自己采取极端手段,因为萨的生活方式太奢侈了太会享受了。
一个太会享受又拥握极权的人是不会自动抛弃这一切的。有些人看似简朴,展示给外界的只是喜欢吃个红烧肉或葱肉包子,一个整天吃着特供的家伙真实情况怎样谁能知晓?即便真是如此那也只是其个人的所好,就像现代人偶尔也想吃个窝头,如果整天如此却未必喜欢。长川了介暗中指使唐塔进行神经阻断剂的研发和实验,拿人当实验的小白鼠。自己高高在上根据自己的目的可以随便对人进行精神改造,如玩偶一般实行精神控制。这总让人不禁想起前苏联斯大林时期的学界霸主李森科。这个原来不过是一个普通农田技术员的人因为揣测列宁斯大林的政治心思而大力鼓吹外因决定内因说而名噪一时,最终受到斯大林的宠幸登上人生高峰。基于他鼓噪的外因说这混账有句臭名卓著的名言”:“从社会主义的最高利益来看,苏维埃需要的不是一个有自由意识的人,而是一团蛋白质大分子。苏维埃根据国家利益将其塑造为工人,农民,拖拉机手和无产阶级战士…。”瞧瞧这个人性尽失的王八蛋,它是否想过它自己该是一团什么样的蛋白质大分子呢?!偏偏还有更大的王八蛋为这样反人类的论调鼓掌“李森科同志讲的好!”一举奠定李森科在学界两届霸主的地位。除了死了还要躺在水晶棺材里受人万代瞻仰的唯物主义者“一切时代一切学科最伟大的天才约瑟夫.斯大林元帅”还有谁有这种权威呢?!有些人希望别人都是螺丝钉,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认定的伟大宏图进行改造。想拧哪里就拧哪里,想拧几圈就拧几圈。问题是你是谁?!真的是造物主上帝吗?!你不被人造不被人生不用人从小擦屎抹尿生下来就不犯并且永远也不犯错误吗?既然你也是那么爱吃肉,证明你也是存有正常人旺盛的物质和身体需求的。一年多不吃肉竟可以生着就塞进嘴里。也要吃饭睡觉上厕所,一样喜欢美女美食美物。为什么总想凌然万众千秋万代呢?矢村警长的左轮如果对着他的头:“跳下去!从这儿跳下去!狗娘养的跳下去!”他会怎么办?会依然大义凌然傲视群雄吗?还是也会骇的鼻涕都流了出来满嘴满脸?这是个问题。
(编辑:作家网)上一篇: 车轴——一个遥远村落的新民族志
下一篇: 飞越时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