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营救我们的未来?

来源:作者:红帆时间:2016-10-10热度:0

谁来营救我们的未来?

——梁守德等作家所著长篇报告文学《生死大营救》读后

有这样一大批人,时常游走在冰川腹地、沱沱河源头和可可西里大漠深处,穿越于莽莽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峰巅,驰骋在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过渡的征途。他们怀着对国土拳拳挚情和对同事的眷眷深情,驾驶着一辆辆白色越野车和大型牵引车,义无反顾地奔赴“生命禁区”,展开了一场场规模空前的生死大营救。这些青藏精神的“敢死队”,人类文明的“排头兵”,怀着对自己生命的敬畏之心从仑山—阿尔金、唐古拉山一线辗转到可可西里—羌塘、冈底斯、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山脉一线,用自己铿锵的脚步丈量长达50万公里的迢迢征途,完成了一个奇迹又一个奇迹,创造了一个丰碑又一个丰碑。他们是谁?他们是新一轮地质大调查12年间发生的重大救援行动的参与者、奋斗者,又是生命极限的挑战者。

从生命中“找矿”

地质部成立后,来自五湖四海百万地质大军异军突起,矿山开发从人口密集的东部到几乎无人区的西部,无数矿山城市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崛起。随着中国迎来新世纪曙光的不断涌现,在展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新一轮地质大调查”一声炮响打开了新世纪的主战场,送来了一个个为捍卫国家利益毅然决然地走向了神秘莫测、生死难料的“找矿”劲旅!

乌尔苏亚用回忆录打开一场生命历险记,33位旷工被活活地困在黑暗湿热的矿井中69天后终于成功获救。从覃家海多年的救援生涯中终于找出“事先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冷静自救逃生、科学的应急预案”三大救援“金矿”。拉萨野外工作站元老李全文用了乐观、机灵、精干带动团队发展,在雪域高原上打造一艘“诺亚方舟”,被誉为“中国地质120”。正当“北京的心与高原的心一起跳动的时候,李全文又向大家讲述了一连串的从生命中“找矿”的故事,他用“山高,高不过诗人脚板;春浓,浓不过歌者追求”形容地质队员的襟怀和抱负是最恰当不过的。那些让人心跳的青藏高原曾经是解开地球演化的钥匙一度被艰苦卓绝的地质队员所征服。一曲《勘探队之歌》唱响了对地质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他们那些奋斗在地矿一线的工作同志就是一簇簇从生命中“找矿”的太阳花,在祖国的壮美山河下熠熠生辉。

从信念中“踱金”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谭富文善于从信念中“踱金”,曾在他11年前的西藏羌塘盆地油气调查中遭遇沱沱河的袭击经历了惊心动魄的17天。其中他带领4名同伴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用坚定的信念消耗整整9个小时的时间徒步走完50千米的冰水路程的故事早已传为佳话。史老虎和队友们在天气极其恶劣的境况下紧紧抱住一团,渡过了难熬的暴风雪60小时,在地质勘查史上见证了“人定胜天”的奇迹。王健雄用毅力和信念《冲出绝境》。如此情形,不胜枚举。他们对国家资源的信念坚如磐石,再善于从民族情怀加以“镀金”更加彰显人格魅力。

从责任中“亮剑”

耿全如为援救在西兴拉山被困的16位队友视队友安危重于西兴拉山,视队友救援重于西兴拉山,正如他在一首歌曲中所说“积雪的大地是我用身体量过来的,西兴拉大雪山吆,我像拥抱亲人一样一寸一寸亲吻过的。”成立了仅仅4个月的乌鲁木齐、喀什、西宁、格尔木、拉萨野外工作站和新疆自治区地矿局、国土资源厅、自治区政府、中央军委总参、西藏自治区政府、西藏日土县政府在广袤的高原上演了一场多单位连环救援、跨省区联合实施、紧张而扣人心弦的抢救生命的大剧在一个万分火急的紧急救援电话中拉下序幕。杨项林、董平、王林辉、刘志勇等4人用“最严格的救援程序”,“生命第一”的道义完成毛晓龙、刘群等9人的《沱沱河脱险》,彻底征服了号称“到了沱沱河,不知死和活”的沱沱河。他们敢于担当责任,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从救援中“冶炼”

周志强在《泣血沙漠》中神秘失踪,一场规模巨大的飞机搜寻行动拉开序幕,“6.20”事故调查组也在大爱中应运而生!王春雷从《阿尔金的呼唤》里再也无法找到采矿员驾志新的音信后紧急调集全队组成搜救组,吹响了大踏步搜救战友的号角。他们在不断的救援中冶炼自己,他们在救援别人的同时也营救了自己。

地质调查大数据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别说经常在野外搞地质得工作人员,就连飞机也有失踪的可能,这对老少三代都是地质出身的陈祖国来说最有深刻体会了。还有不少人对电影里的《可可西里》的美景所震撼,其实在《悲怆的可可西里》厚重的地质大调查故事里却是那样生机盎然而又陷阱重重。

《生死大营救》不仅是广大野外地质工作者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火红事业战天斗地的活剧,而且也是对《谁来营救我们的未来》的心理呼唤。从另一个层面上看,需要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广大优秀儿女同心同德从生命、信念、责任、自救等方面找出大“矿”。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