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红楼梦的版本
关于红楼梦的文章浩若烟海,专著亦汗牛充栋。在读红楼梦多年后,想动手写点在关红楼梦的东西,首先想到了版本。为什么?红楼梦研究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从红楼梦未问世时算起,作者写着改着,以脂砚斋为首的他身边的人读着、评着。同时传出去到社会上,爱不释手的人抄着。写着改着,作者在贫病交加中撒手,没能最后完成。或完成了,但后半部分迷失,只留下前八十回,且至今未见原稿,只流传下来社会上的传抄本。传抄本很多且各不相同,评者或在文中批语,或与作者酬诗,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不同时期,批语又有不同。从中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哪里个是确切的?传抄过程就更是乱象丛生了。肯定有抄错的。更多的是,这个抄本残缺了,找另一个抄本接着抄。这种种情况,给后人留下的无尽的话题,但谁也没能够说个清楚。大概当时的脂砚斋等人知道个中真相。不幸留下资料零碎不整,不能从中复得全貌。后世的研究者不中乏大家,从王国维、蔡元培、胡适,到俞平伯、周汝昌等。有的不仅是红学泰斗,也是国学泰斗,但各执一说,难以服众。每发现一些新资料,就掀起一阵红学热。而版本之争,始终是热门话题,莫衷一是,以致形成了专门研究版本的“版本学”。红学泰斗周汝昌说:程高本对原文的“篡乱绝不只是’文字’问题,而是偷梁换柱、歪曲曹雪琴思想内容的问题。版本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端正审辨诸伪”,因此“斥伪返本的工作是太迫切需要了”,“争版本、严真伪、斥篡乱,是我们四十年来的中心工作之一”,可见版本多么重要。对版本情况的了解,可帮助我们从根源上了解红楼梦的一些难解的结,从而有一个概括的根本性的认识。
前辈研究者,大都把版本分为两个系统,即;八十回抄本系统和百二十回系统。这里根据我的理解,分为三个部分更利于大家了解和理解。我分为:重要脂评系统,其它脂评系统,百二十回系统。
一、重要脂评系统
脂评版本是红楼梦手抄本中最重要的抄本。一直以来研究红楼梦大多以脂评为主要或重要依据,其次是找宫庭有关史料作佐证。说重要的脂评本,是因为经红学家考评,这类版本年代最早,脂评最多,研究价值自然就非凡。重要的有四种:甲戌本、已卯本、庚辰本、甲辰本。这主要是按年代早晚分,采用的是胡适和俞平伯的观点。当代红学家有不同意此观点者,或不解释或简略加以说明。
(一)甲戌本。胡适和俞平伯认定这是最早的版本,胡适得到后私藏了三十多年才公诸于世。因第一回中有“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字样,故名之。现在有的学者命名为“脂铨本”,因为大兴刘铨福所藏而名之,也因他们不同意上述观点而另用一个系统方式起名。原本八十四回,仅残存十六回。一至八回,十三至十六回,二十五至二十八回。
甲戌本的重要性有三:一是脂批很多。若以每回中的脂批而论,它的脂批是最多的,且有些书中关键情节特别是关于八十回后重要情节的重要批语和评语。脂批是研究红楼梦的重要凭据,对于研究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和八十回后的情节,有着重要价值。二是年代最早。更接近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关于年代很有争议。这里笔者也谈点自己的不成熟的看法。作者曹雪琴卒于壬午年或癸未年(1763或1764)。如是曹雪琴生前的甲戌年(1754),则在曹雪琴死前8年或9年。按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推,当时已经写就,而脂身边最亲近的人,是最早的抄阅者。通过批语可推知很多八十回以后的情节。如果是在后一个花甲的甲戌年,则是曹雪琴死后51或52年了。那时脂砚斋不在人世了。如果排除了这个争议,则为最早的版本则是不会有问题的。三是第一回中有约800字的一段话,其它脂本均无。研究者大多认为是后来的版本删去了。三是可以确定作者为曹雪琴。由此本独有的脂批可以确定。因较繁琐,这里不作引述。
(二)已卯本。因其封面有“已卯冬月定本”题字而得名。较早的红学家都这样认可。后吴世昌等为批判胡适,彻底否定这种命名法,因其为清怡亲王府所存的原抄本而叫“脂怡本”。残存只有四十回:一至二十回、三十一至四十回、六十一至七十回。个别回内稍有残缺。已卯本封面题“四阅评过”。年代应在曹雪琴生前,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曹雪琴死前第4或第5年。“脂怡本”名称的考证是,康熙第十四子允祥、允祥第七子弘晓袭位,而“玄”字“允”字和“晓”都有字讳,所以为怡亲王府抄藏本不会有错。
已卯本的价值在于:证实了曹雪琴生前曾使用过《红楼梦》为书名,而在些本发现之前,红学界都认为是曹雪琴卒后的事。也有人认为这是现抄本中最早的底本,更接近曹雪琴的原稿的原貌。
(三)庚辰本。又称七十八回本和脂京本。庚辰本这个名称的起源,是因为它的后四册的题页上,每页“石头记”题名之下写着“庚辰秋月定本”。吴世昌认为,最多只能认为这四册的底本是“庚辰定本”,而整个是多个抄本的拼凑的过录本,因此定名不妥。吴把他定为“脂京本”是因为1933年在北京发现。该本属于八十回抄本系统,缺六十四、六十七两回,还有五或六回中内容有残缺现象。如第十七、十八回未分开,第七十五回缺中秋诗等。
这个本子的价值:一是在八十回脂本系统中比较完整。二是保存曹雪琴原稿本来面目和脂批最多。三是在现存各种抄本中,所用的底本的年代较早。
(四)甲辰本。该本共八十回,是脂本系统较完整的本子。序的末尾署“甲辰岁菊月中浣梦觉主人识”,而胡适定为甲辰本。因其在1953年在山西发现,又称“脂晋本”。因卷首有梦觉主人作序,又称“梦觉主人序本”,或称“梦本”。不过这个甲辰年号,与前几个不同,只是梦觉主人作序的年号。这是个年代较晚的抄本,应该不迟于乾隆四十九年,即1784年,介于脂本和程本之间。
此本的特点:1.正式题名“红楼梦”。目录之前、回前回后、每页中缝,均标有“红楼梦”三字。这是和其它脂本显著的区别。在红楼梦版本史上是一件大事。2.内容文字上是脂本和程本的过渡,既保留了脂本的原有文字,同时出现较多的异文。红学家进行了很多的考证,不另。3.仅有双行夹注墨批,无眉上及行间朱批。批的数量也少于其它脂本。
二、其它脂批系统
(一)脂戚本。此本为乾隆时期戚蓼生收藏,故名之。戚本存有八十回正文,卷首有戚序。又称“戚序本”简称“戚本”。民国初年上海有正书局影印出版,又称“有正本”。文中有双行夹批、回前回后批,但无眉批,且批语未署“脂砚斋”字样。可能是后来抄的人在整理时删去。有人考证,有正书局据以影印的底本已被火烧。也有人考证,1975年冬,上海古籍书店又发现了前四十回的手抄本,分装十册,每册四回。后有洋洋洒洒的考证材料,结论确是有正本的底本,即“戚序本”。
戚本有如下几个特点:1.在前八十回抄本中,是最完整的本子,文字上接近脂本原文,但也有个别异文。2.在脂本系统中,最早付印。经过加工整理,文字清楚整齐。3.文字有改动失真之处,是美中不足。
(二)其它脂评本。除以上版本外,目前已发现的,还有“脂靖本”、“脂舒本”、“脂郑本”、“脂亚本”、“脂宁本”等五种。“脂靖本”,是南京发现的扬州靖应鹍的过录本《石头记》,原本八十回,存七十八回,缺二十八,二十九回。后又遗失,至今尚无下落。“脂舒本”,为舒元炜序本《红楼梦》,原本八十回,仅存前四十回,卷首有乾隆五十四年已酉(1787年)舒元炜序。无批语。“脂郑本”,为郑振铎残抄本《红楼梦》,仅存第二十三、二十四两回。无批语。“脂亚本”,是前苏联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藏抄本《石头记》,现仍在俄罗斯。“脂宁本”,南京图书馆藏抄本《石头记》,八十回完整无缺。
以上十种脂评系统的抄本,可以初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较正规的脂评本,所谓正规,是指其过录的祖本是真正的脂评本。保存有大量的原始的原文和脂评,是研究原著的第一手资料。二是经过旁人加工整理过的脂评本。这类抄本的祖本可能是已加工整理过的脂本。批语无“脂砚斋”署名,又增入许多评语,无法确认是否脂批。三是后人增删窜改后的脂本。书中大量删去原文和脂批。
三、百二十回系统
百二刊回系统全为“高本”系统。因后四十回是高鹗补写,故名之。
(一)手抄本系统
1.脂稿本。全名为《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系由四个底本抄集校改而成,前八十回底本采用两个脂评本:脂评《石头记》抄本和高鹗修改的《石头记》抄本;后四十回的底本是高本。专家定为乾隆辛亥年(1791)年以前。即程伟元百二十回《红楼梦》印行以前的抄本。前八十回底本是哪个脂评本,专家没有明确的表示,只是说是较早的脂评本之一。
2.脂蒙本。此本为蒙古王府所藏抄本《石头记》。全书十二卷,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系以戚本为底本,但多出六百多条侧批,是其它脂本所没有的。这是一个重要发现,对红学研究各方面都有参考价值。但对这个抄本的时间,没有认定,但也应在程伟元刊印本之前。
(二)刊印本系统
1791年和1792年,程伟元两次刊印《红楼梦》百二十回本,结束了传抄时代,各种刊印的百二十回本大量涌现。
1.程甲本。乾隆五十六年(1791)活字排印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卷首有程伟元、高鹗序。因刊印在先,故称“程甲本”。
2.程乙本。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印,卷首先列高鹗序,其次是程伟元序。并增加高鹗引言七条。通称“程乙本”。
“程乙本”与“程甲本”相比,改动很大。高鹗称是“改订无讹”,近代红学家评说:纰缪更多,离曹雪琴原意更远。后者较前者增删了二万多字,其中前八十回就增删了一万五千多字。增删的主要原因是,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情节有悖者,修改与后四十回一致,不至于故事情节出现不符现象。这样一来,离作者原意就更远了。关于这个话题,前辈红学家有大量的考证著作,但结论都是考证加猜测得出的,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结论。解放后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发行的《红楼梦》,都是以“程乙本”这底本,校订整理后重印的。
此外,百二十回本还有王希廉评本《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张新之评本《妙复轩评石头记》,姚燮评本《增评补图石头记》三种其中“王评本”影响较大。
如上所述,《红楼梦》版本,从漫长的传抄过程到刊印,版本凡十七种之多。根本原因是原著留传下来的是个八十回残本,没有最后结局。这就给后世研究红学的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除了对作品主题思想的的见仁见智外,多是对后四十回情节的发展并由此而引起的对前八十回的情节真伪的考证。除去前面的脂评时期,从王国维算起,一百三十多年来,著名的国学大家中不乏红学大家,也涌现了一批专门从事《红楼梦》研究的红学大家。我想,也许有朝一日,曹雪琴八十回以后的原稿发现了,红学家的争论也该结束了,红学也该专注于研究《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研究著作中文备众体的艺术形式,研究以日常举止言行表现出的鲜活的艺术形象等内容。那时红学研究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也会是一个更高的阶段。
注:本文参考资料主要是邢治平的《红楼梦十讲》一书,俞平伯《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十六回后记》;吴恩裕、冯其庸合著《“已卯本”<石头记>散失部分的发现及其意义》,周汝昌《异本纪闻》,吴世昌《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七十八回本)的构成、年代和评语》,周祜昌《梦觉主人序本《<红楼梦>的特点等文章。
上一篇: 岳飞:精忠报国的典范
下一篇: “我,是她唯一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