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报国山川为证——读《温家宝地质笔记》有感

来源:作者:詹海燕时间:2016-05-05热度:0

     丹心报国山川为证——读《温家宝地质笔记》有感

                詹海燕

   《温家宝地质笔记》放在桌上有些时日,想着有空再读,一搁竟是多日。自责于自己的懒散,我拆开了封皮。内封插图摊成扇形红色的野外记录簿映入眼帘,多么熟悉啊。我曾经手执这样的记录簿工作,用2H铅笔在上面对岩芯作描述记录,看着一本本记录簿,我手上传来记录簿温润的感觉,仿佛回到了野外作业的岁月,惶急的内心一下子沉静下来。

  1968年初,温家宝从华北平原的京津到祁连山麓,简陋的队部基地,恶劣的工作环境,在温家宝看来,却充满着诗意的美丽。

  在日记中他写道:举目望去,雪峰指向蓝天,十分壮丽。或者,白云环绕,青峰驾于白云之上;或者,云雾蒙蒙,使你分不出山和天。湍急的山川河流,声势浩大,如万马奔腾。冰雪飞融,寒冽逼人。

  发黄的纸页,隽秀的字迹,每一行工作和生活的叙说,都记录着年轻的温家宝的汗水和足迹,既透着环境的险象与艰苦,又饱含坚韧与顽强的精神。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的深厚情感:近两年的野外生活,使我更加这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面对祖的大好河山,我的心情从未平静过。纵横全国的大小河山,贮藏了丰富的矿藏。我要在祖国的土地上,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为人民造福。

  温家宝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工种就是淘砂,笔记详细记录了从挖坑取样,背样找水到开挖淘砂池淘砂的过程。“祁连山的河水是冰川融化的雪水,透骨的凉!手在砂盘中浸泡,开始发白,过了几天手背的皮肤就皴了。……每一个伤口,都用胶布缠着,手就好像戴了一副白手套。”

从淘洗重砂、打岩矿标本,一步步深入到实际的地质工作,北山对穿心河震旦系剖面实测,每个单调而繁琐的工作,他都极其认真地完成。即使是打岩矿标本,温家宝也耐心地从选择露头、修边进行记录,并为自己采集的标本而欣喜。从测制的穿心河实测地质剖面记录及剖面图上我看到了什么叫一丝不苟,什么叫严谨求实。

  时隔近半个世纪,记录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而手工绘制的剖面图从岩性花纹、产状标注,看起来是那么美观、整洁。即使拿到今天,完全能称为漂亮。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当时的温家宝是在穿心河实测剖面的时候:天冷风大,左手戴着棉线手套,以端牢记录本,右手不敢戴手套,怕写的字不工整,记一会儿,就感到手冻得不听使唤……

  读着《温家宝地质笔记》那些熟悉的场景,仿佛把自己拉回到野外。我所说的熟悉是工作性质的一致。比如:晚上,回到帐篷后,还要整理白天的地质记录,并把采集回来的矿石标本写标签、装袋,分门别类归置好,然后在昏暗的烛光下,用自磨的小钢笔为地质草图上墨。

现在毕业的年轻人,使用电脑成图,或许连小钢笔也不知道的。我刚工作时,也是用小钢笔,开始不会磨,是前辈们帮着磨好,后来学会自己磨小钢笔,学会依玻璃棒划线,作图要求字迹整洁,也不断地抽空习字。工作的第二年我作的钻孔柱状图在大队原始资料展评中获得优秀奖,之后便调离了大垭口普查组,后来经过数年工作,虽然进行了两年的带钻普查,但效果并不理想,最终否定了选定的靶区。

  很多时候,当别人问地质是干什么的时候,我常常会气馁,尽管我们找出了那么多的矿藏,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还是会有人问我们这样的问题,值得吗?

  “野外地质工作就是这样,虽然过程异常艰苦,但成果却很难遂愿。”温家宝客观地记录了地质工作,但同时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对地质队员而言,每一座山梁都可能蕴含宝藏,即便以前有同行到此踏勘过。只要不畏高、险、远、难,尽力追索观察地质异常,不断发现与矿产相关的蛛丝马迹,做好野外观察,就有可能找到宝藏。”

   一本地质笔记行文朴素,毫无雕饰,本色记录,皆从小处着眼,记录了一个年轻地质队员成长的历程。在成长的历程中以对人生、对工作、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精神,把个人的成长融入到社会变革的洪流之中,终成大写之人。大西北的山山岭岭间留下了跋涉探索的足迹,见证了地质队员找矿报国的一片丹心。

  《温家宝地质笔记》记录了他踏入社会在地质系统工作的十八年经历,以工作线索为经,以内心思考着力,既让我们身临其境般领略了大西北祁连山的壮美险峻,令人心驰神往;又让我们看到了地质队员工作的艰苦与找矿报国的一腔豪情,让人击节叹服。地质笔记宛如一缕清风荡漾,洗涤现今的浮燥,令人掩卷深思;又恰如那红色的野外记录簿,始终真实客观,也许这就是地质工作者找矿报国“三光荣”精神的真谛。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