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记忆中的市北》1、2、3、4、5、6集文化丛书的作者们
采访提纲:青岛日报记者:笑言 被采访者:于向阳、赵汝永、李岩、陈怡霖、张润东、杨昌群、张海滨
笑言问:1、本次有哪些老师参与挖掘和整理工作?主力军是哪几位?
于向阳答:编写《记忆中的市北》的青岛作家们大部分都是生在市北,在市北长大的老人,他们亲眼目睹市北区解放前后的巨大变化,他们热爱市北,渴望把市北区每一个山头景点,每一个村庄,每一个里院,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史都写下来,留给我们的后人。这个想法在2009年就得到了市北区档案局刘伟局长和副局长葛燕悌的支持,在她们的支持帮助中,由青岛作家协会作家于向阳、李岩带领着60多位作家们从2010年到2015年6年中,《记忆中市北》每年出版一集,连续6年,《记忆中市北》1、2、3、4、5、6集出版问世!
本书的作者比较广泛,有来自企业的作家学者:于向阳、赵汝永、李岩、滕学臣、陈怡霖、张润东、杨昌群、张海滨、马世柱、徐学清,刘庆川、徐明臣、鞫德章、魏庆福、宋立嘉、董克霞、陈光荣、周老川、韩松礼等,也有来自青岛市区机关的领导和名人:纪宇、李治亭、董梦知、张璋、王铎、吕明康、韩嘉川、吴宝泉、戴新阁、孙延明、侯修圃、李庆年、王磊、徐琨源等,具初步统计,参入创作写历史文章各阶层的作者已经超过100人。《记忆中市北》1、2、3、4、5、6集涉及范围从村庄、街道、里院、老字号、老企业到德国兵营,1、2、3、4、5号炮台、战略堡垒,都需要作家们去搜集大量的历史素材,付出无数的劳动编写,采访。在每年我接到刘伟局长和副局长葛燕悌布置的任务后,召集开会最先传达的是青岛作家协会老作家赵汝永、李岩、滕学臣、陈怡霖、张润东、杨昌群、张海滨几位老师,他们是编写本书的主力军,按照每一本书有100篇文章算,五年共发表文章600篇,而这些主要的作者完成文章采访编写作品的数量分别为:于向阳100篇 ,李岩 40篇 滕学臣 50篇 张润东 50篇 赵汝永50篇,陈怡霖20篇,杨昌群、10篇张海滨10篇这些主要作者的作品约占全书六册作品的一半。这些作家们不计报酬,为了挖掘挽救市北区的历史,走访村庄、街道、里院、老字号、老企业,写下了一篇篇历史的影象,汇集成书。
笑言问:2、有哪些资料是首次被发现的(无记录无报道过的)?具有什么意义?谁发现的?遇到过哪些困难?
于向阳答:青岛是一座经历过二代帝国主义侵占,奴役的城市,青岛是一座红色革命的发源地,青岛市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的主战场,青岛是一座到处是异国风味建筑的城市,,是一座爱心盈溢,奉献无私的城市。写好青岛的厚重历史,使生生不息的文脉得以延续,能让人们在匆忙的奔波里放慢脚步,让人们去感受那些匆匆逝去的时光,追寻那些渐行渐远的记忆,是我们每一个老一辈的朋友应该担负的责任和义务。青岛的市北区位于青岛市中心,是由原市北、台东、四方区合并而成,位于市北区的太平山,贮水山,浮山后、仲家洼、海泊河、洪山坡、吴家村、河马石、埠西村、烈士陵园、德国兵营,1、2、3、4、5号炮台、战略堡垒,商业老字号,老企业,还有在那旧世界留下的“无名白骨堆”都在诉说着侵略者给青岛带来的灾难,叙说着那一段段屈辱的历史。
《记忆中市北》1、2、3、4、5、6集最大的特点是作家根据采访到历史的真实写文章,可以用笔名,但不允许抄袭,全书六集约600篇文章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本书作家到民间的采访或者到市档案馆查资料整理而成。如:于向阳写的二十年代日本人的温泉疗养院是海大沈汉祥老教授(已故)提供,新华楼、明新池(台东大酒店)华美旅社、四方大酒店、是于向阳编写整理曾经在商业部门工作采访的店史,赵汝永老师整理的自行车厂,同泰橡胶厂,中医名家刘季三,901地下商场,李岩老师写的啤酒一条街、德国街,滕学臣老师的少年宫,著名导演沈凡等都是首次在《记忆中的市北》丛书中被挖掘的,其中全六卷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属于编辑这六本书的作家们的版权,是作家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厚重的财富。
在青岛市北区的许多地方过去连档案都没有记载,如:小村庄后面的鞑子坟,是元朝以来蒙古族统治者与外来异族侵略者的公墓。滕学臣老师在多篇文章中做了报道。
青岛的长宁路啤酒街,两个葡萄酒博物馆,各个小学,中学,大学都是作者亲自到学校去采访挖掘,譬如:写吉林路小学的时候,我和高汜宽老师都是吉林路小学毕业的学生,但是,吉林路小学却没有档案记录,经过我们二人多次采访得知:吉林路小学原来只是日本大庙附属的庙宇,日本投降后才改做小学。而位于泰山路和吉林路拐角的针织三厂原来也是日本大庙的一部分。这些历史事实没有记录,我们用采访百年老人填补了档案的空白。
许多、许多,打开我们的作品,基本都是原创,象崂山烟厂,老字号长征旅社、台东大酒店,新华楼澡堂,大陆茶庄、华美大酒店,市立医院,纺织医院、市北区医院,港口医院,青岛码头石炭线,青岛名校:上清路小学、上海路小学、13中学,11中学、第4中学、青岛医学院、科技大学等等,我们的作家用汗水和劳动填补了青岛市北历史的空白。
笑言问:3、整套丛书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一共整理记录了哪几大板块、多少项不为人知的历史?简要介绍一下全部的丛书的数据性汇总情况。
于向阳答:《记忆中市北》1、2、3、4、5、6集按照历史的真实,编辑的需要分为四——五大版块。第一版块为红色记忆,基本搜集记录了青岛的百年历史中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史。记录和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在学校、在企业、在反帝斗争中担负的历史责任和作用。
第二版块为山头、村庄、街道、大杂院,叙述了老城区的百年变迁,发生在村庄、街道、大杂院的民俗故事,如:青岛山、贮水山、榉林山、小村庄、水清沟、洪山坡,吴家村,海泊桥、和德国街、日本街、啤酒街、长宁路啤酒节、台东三路商业街以及新华里、新民里、民众大院等等。
第三版块叙述的为市北区的民俗民风,从百姓的衣食住行到民间节日的集、会,如:糖球会、萝卜会、元宵会,庙会,到礼拜集和市北的方言、美食小吃。
第四版块叙述的是市北区的商业老字号,老企业和学校。如:聚福楼、新华楼、明新池(台东大酒店)华美旅社、四方大酒店、大陆茶庄、乳胶厂的前身崂山烟厂、面粉厂、同泰橡胶厂、车辆厂、内燃机厂、和市立医院、纺织医院等企业,青岛立贤中学,第11中学、第13中学、吉林路小学、黄台路小学、上清路小学等。
笑言问:4、哪些历史是首次在《记忆中的市北》丛书中被挖掘的?哪些历史是在丛书整理
答:《记忆中市北》1、2、3、4、5、6集最大的特点是作家根据采访到历史的真实写文章,可以用笔名,但不允许抄袭,全书六集约600篇文章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本书作家到民间的采访或者到市档案馆查资料整理而成。如:于向阳写的二十年代日本人的温泉疗养院是海大沈汉祥老教授(已故)提供,新华楼、明新池(台东大酒店)华美旅社、四方大酒店、是于向阳编写整理曾经在商业部门工作采访的店史,赵汝永老师整理的自行车厂,同泰橡胶厂,中医名家刘季三,901地下商场,李岩老师写的啤酒一条街、德国街,滕学臣老师的少年宫,著名导演沈凡等都是首次在《记忆中的市北》丛书中被挖掘的,其中全五卷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属于编辑这五本书的作家们的版权,是作家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厚重的财富。
笑言问:5、挖掘市北的历史时,遇到过哪些难点?哪些片段是您最难忘的?
于向阳答:编辑《记忆中市北》1、2、3、4、5、6集最大的难点是稿件的征集和核对是否抄袭和稿件内容中叙述历史的真实性。因此,每遇到一篇稿件,总是去有关部门核对,采访。由于我生长在市北,在商业工作的四十多年中长期编辑史志,对于各个街道,村庄,企业、尤其是商业老字号比较熟悉,所以对稿件的审查也比较严格。譬如:有个作者从2010年到2014年投稿的数量是41篇,结果仅仅采用了他的3篇文章。其他的38篇文章属于抄袭不能采用。青岛有个著名的文史专家(XXX)在每一期征文都发来许多文章,但是大部分是写市南的,仅仅有部分稿件写人物却又和其他老作家的文章内容重复。当我找到他问起原因的时候,他回答:“我们一起整理的资料写成的文章!”没有办法,我只有选用文章的第一作者。
笑言问:6、作家们如何看这套丛书?对它的感情如何表述?有什么感触?
于向阳答:《记忆中市北》1、2、3、4、5、6集已经编辑出版连续五年了,这六本书的故事已经成为市北区历史的映像,许多文章被有关企业珍藏,其中于向阳写的市北区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厂生产的三大件文章获半岛网征文二等奖:该文被人民日报全文刊登。许多作家们都千方百计索取每一本书,当作历史的见证珍藏。青岛华美大酒店是一个近百年历史的老店,可是,连市档案局都没有关于它的历史记载。为了写这篇文章,于向阳采访了现任经理和八十年代的经理和饮食业聚福集团的经理,又多次市档案局反复查证,终于找到青岛华美大酒店是解放前开业的百年老店的记录。受到了青岛华美大酒店等企业的感谢。中国作协、中国乡土文学学会会长董梦知老师,青岛市警备区政委、军旅作家李治亭将军,青岛市市北区区委书记惠新安都为本书分别写下了序言,肯定了作家们的劳动和成绩!
作家们认识到:历史在发展,百年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让我们的青岛的市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海泊河、吴家村、小鲍岛、胶东路,华阳路、台东镇、水清沟等等都在诉说着昨天的故事,体育街的变迁,棚户区的改造都迫切需要我们老一代文学工作者去及时记录,去及时发掘、写下那段变化,那段故事,那段历史,这也是老一代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在阅读市北档案局编辑的《记忆中市北》1、2、3、4、5、6集过程中欣喜地看到,青岛作家们用生动的语言写下了青岛市百年历史在街巷里院、工厂、学校发生的趣味故事,同时还真实地感觉到,《记忆中市北》1、2、3、4、5、6是一部青岛市的发展史,对青岛的历史档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的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同志有一首诗:“前事不忘后事师,自来坟典萃先知。犹龙柱下窥藏史,呼凤舆前听诵诗。国步何由探轨迹,民情从以识端倪。上林春讯人间满,剪出红梅花万枝。”正是如此,青岛市在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作家们去发掘,去编写,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许,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们还会继续去采访,回忆、搜集编写《记忆中市北》的第7、8集——一直编写下去,让市北区的珍贵历史得到发掘传承下去。
功在千秋的好教材
李岩
《记忆中的市北》已经出了五本书,第六辑也即将出版。回想这几年与于向阳一起编这本书,辛酸苦辣自然有,但当飘着油墨香的书拿到手以后,那种从心底涌出的愉悦还是难以言表的。那些老市北的街道、企业、学校和老巷子、老房子的影像不由又浮现在眼前,历历在目,难以磨灭。想想看吧,已经坚持五年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当然,写了五年,老市北该写的内容也挖掘的差不多了,怎么样才能常写常新,不断出新呢?我想,不能局限在写过的内容就绝对不能写了,要换一个角度写,以生活为主线,不局限于史料,将生活中的一些小片段、小故事、小人物揉进去,写出老百姓生活在老市北的方方面面,喜怒哀乐。
李岩发言:生活在老市北,对老市北就情有独钟,那些生活的一点一滴就难以割舍。为了将内容往纵深引导和发展,就要深挖记忆中的那些看似不经意的闪光点,小中见大。这是我主要写了“市北区老电影院的零散印象”,讲述了在老市北区电影院看电影的一些细节。还写了《海云老街市昨天与今天》,家在海云庵,曾在那里生活过,十分熟悉的老巷里,对海云街附近的每一条路,仿佛又是那样亲近迷人,丝没有陌生感。我还写到《历尽沧桑的青岛医学院》,它的前身日本高等女子学校建于1917年,设立在市北区黄台路10号,在这条路上的最西端,应该是青大现存最老的建筑了。“海尔”冰箱等电器闻名海内外,写特地写了它《从合作社发展到青岛电冰箱总厂》的艰苦创业的历程。最近我经常去市北区的工人文化宫听《每周一讲》,便采写了《岛城的最早文化阵地——青岛工人文化宫》一稿,述说了工人文化宫的来龙去脉和近几年来请专家讲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此外,我从记忆的的深处还想起了《记忆中的青岛日用化工厂“马牌油”》,著名的“马牌油”全名马牌润面油,是在上世纪30年代,由一位德国人把它带到青岛,并开始建厂生产的。因物美价廉、香型独特,冬季对皮肤有着独特而有效的保护作用,小小“马牌油”迅速风靡青岛市场,受到青岛人的特别青睐。
李岩发言:为填补《记忆中的市北》前五辑没有涉及到市北区的大学,我便专门采写了一组《青岛化工学院的前世今生》《山东纺织工学院的变迁》和《青岛理工大学的前世今生》的稿件,因为位于市北区的这些大学为青岛乃至全国多年来输送了众多学有所用的个性也专业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值得我们记载下来,为辛勤的园丁们树碑立传,为苦读寒书的学子们摇旗呐喊,我们没有忘记中国的教育事业,随着改革教育的发展,必定会展现出新的前景。毕竟手头材料有限,这方面的内容还需要充实、补充更加完善
市北的历史,是一部活的历史。有人将它记载下来,是一个功在千秋的好事。我在青岛居住已经26年了,市北区作为青岛的老城区,不管在城区面貌上或在经济上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记忆中的市北》已经出版了六辑,文友们以鲜活的事例留下了市北区活的档案。我在这五本书里共撰写了40余篇文章,啤酒街、德国街,台柳路等等都与我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譬如我在《记忆中的市北》第四辑中,我写过《消逝的青岛东方针织服装公司》一文。
因为我在青岛做了20多年外贸工作,外销针织外衣订单大都下在这个服装公司,所以对其发展和生产过程都非常熟悉,写起来得心应手。至今,该公司随着经济大潮的发展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当年在这个公司我陪客商下单、验货的情形仍历历在目,工人们为出口创汇,为青岛进出口业务做出了努力和贡献。设备条件不太好时,他们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寒,经常为赶货加班加点,兢兢业业,不辞劳苦。我为能将他们的足迹记录下来留给后人感到自豪。现在,我和该公司中层以上的干部组成联谊会,AA制几乎每月一小聚,畅谈友情,拉拉家常,聊聊好生活,倍感轻松、舒坦。
欣逢盛世,编史修志,始终是我们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建设的可靠依据,同时还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所以,老青岛们用生动的语言书写的岛城百年历史在街巷里院、工厂、学校中发生的百姓故事,对青岛的历史档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在现有基础上再深入挖掘老市北的名人“人物系列”,用更加精彩鲜活的人物特写,进而串联起市北百姓酸甜苦辣的平凡故事。只要有市北领导和档案局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会一本本写下去,为老市北留下一笔精神财富,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发掘市北文化 弘扬市北精神
赵汝永
在市北生活工作了六十多年,对市北可谓感情极深。但自参与《记忆中的市北》采写以来,才对市北有了更深层的了解,从而产生更深厚的感情。
因为是工厂退休,所以对市北的工业特感兴趣。在采写中,才猛然醒悟:计划经济时代市民居家过日子必备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三大件”都是咱市北生产的,就连“没有一木不成家”的“一木”也是安家落户在市北。继而,在进一步发掘中,我得知,在青岛近代工业史上,最早的火柴工业、自行车制造工业、制针工业、甚至于机车制造,港口工业,纺织工业等等,都是以市北为发祥地成长壮大起来的。为此,我为市北作为“上青天”的青岛支柱产业而自豪。
因为喜欢写作,自然关注青岛的文化发展。在采写中,当得知《市北街头诗画》是青岛最早的区办诗画廊,《台东文艺》是青岛唯一坚持20余年的区办文学性综合刊物,且为青岛市培养出大批卓有成绩的业余作者时,我为市北为繁荣青岛文化做出的不菲贡献而自豪。在采写工人文化宫活跃的职工文化生活,区文化馆的图书借阅活动,“侠情小说”的鼻祖王度庐在市北生活的12年中,先后创作33部小说计600余万字,且至今深受读者欢迎的史实后,更为市北有此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自豪。
眼看着老市北与原台东、四方等连成一片,新市北越来越丰满,行走在市北的街巷,目睹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为之振奋的同时,往往在某些地段,某些老建筑,引发出万千思绪。如解放前后中医名家刘季三当年开办诊所的地方,原十一中学,波螺油子,原第三公园,四方街巷等地,都会抚今忆昔,激发出层层记忆的浪花,然后落实在笔下,最终形成《记忆中的市北》中的篇篇小文,朋友们读后,都说市北的这些轶闻趣事,年轻人根本不知道,读后对市北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受益匪浅。
采写阅读《记忆中的市北》中的文章,使我对市北了解得更多更深,对市北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市北精神更为感动,从而更加热爱市北。市北是青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市北文化,就是丰富青岛文化,弘扬市北精神,更是对青岛精神的发扬光大。
赵汝永匆匆于7月24日
感言
张润东
《记忆中的市北》系列丛书,是-部记述市北区在历史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角落及各行各业,从各个角度真实、生动的历史记录。各位作者们从民俗、风情、人文、史诗、传说、遗迹、人生印象等各个方面,描写与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市北区的沧桑刻痕;记录了市北区的渊源和发展历程;深入挖掘和回顾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历史印记。它形象地刻画和补充了市北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史料,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市北区的形象,回忆城市的发展,是-部厚重的历史记载全书。
在不断地为《记忆中的市北》系列丛书的写稿过程中,自己也收获颇丰。将自己所见所闻、亲感亲受的事物与经历写出来与大家共享,不但帮助了别人对此事物的认知与了解,而且还会进-步加深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认知水平,通过不断的总结人生经历,提高和充实了自己的人生。在书写过程中对资料的收集和采访中,在亲身验证-些事物的过程中,忙碌的同时,也在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宝库中感到无限的快乐。
自己主要在道路、地标、村庄、单位、人文和民俗风情等方面为《记忆中的市北》系列丛书写了一些文章,大约共记收录了三十篇左右,基本内容大部分都是自己、家庭、邻里亲感亲受的历史事物,具有浓厚、清晰地真实性。
愿《记忆中的市北》系列丛书今后不断地出版发行,同时,自己也会在不断地写稿中从各个方面得到提高和锻炼。
记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取景框
张海滨
父辈是“移民”,我本人算是青岛人了。我从小是在台东长大的,童年的记忆是一道抹不去的风景,任时光荏苒,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故事一直萦绕在记忆的深处,永远抹不去。延安二路,上清路,南临字,崂山大院,南山市场,老新华书店,海军大院.......许多许多景象如今已经变成了文字,停在了报纸上和书本上。但就是这些叫做回忆的东西,早已常在心中最深处,怎么也挥之不去。多少年过去了,这些经历一直充盈着完善着自己的人生路程,使之更加丰满充实。
《记忆中的市北》前三集的出版,我只是有限地简简单单的记录下了我所经历的那个年的记忆和片段。但就是通过这简单的记录和回忆,让我又有机会回忆那少年时代的青葱岁月,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第四集和第五集的出版,又让我有机会深入接触了市北曾经的更久远的过往。如今的市北区是目前市区人口最多的区,市北区也是商业繁荣的老城区,胶州路、辽宁路、聊城路、威海路、延安路等街道两侧商店云集。青岛轮渡、青岛港客运站、小港码头等落此。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民间的市北的记忆就相当了部分的青岛记忆。写作编辑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这几集的出版,通过海哥等老师们的发掘,让我对市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市北曾经的辉煌和荣耀。市北区是青岛的老城区,这里承载了老青岛厚重的历史,积淀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散发着现代时尚的气息,因为这里有老青岛人的深刻记忆。不变的老庙会,百年的啤酒街,花街一样的菠萝油子,曾经辉煌的四方机厂,还有那难以评述的大庙山,一篇一篇的回味与记忆,把我的对市北区的认识又向回拉了几十年,感慨发展之巨变,追惜历史之沧桑,讴歌现代生活之和美。这真是一个难得的学习过程。
没有历史,人也就没有了根基;没有了记忆,也就没有了历史。再过几十年,我们的记忆也会变成记忆的记忆,这我们生活的城市的面貌,就如同母亲的面孔,每天都在变化,但我们没有理由忘却。再过几十年,或许城市的面貌早已是另一个时空,我依然会为能参与《记忆中的市北》的写作而欣慰。因为她把城市发展的一幅幅画面,牢牢的印在了清新的文字里,记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取景框。
上一篇: 读《韩江柳文集》(二、三、四卷)有感
下一篇: 笔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