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心慌“的岁月

来源:作者:绿野来客时间:2015-07-16热度:0

             

  序:近日读了省地矿局114队《共青湖》建队五十年纪念专刊,学习了不少好文章,其中头条稿件《海南试水》,映象尤为深刻,于是写了一篇读后感,在此与大家分享!


              在那“心慌”的岁月

      ——读114队《共青湖》50年专刊雷治平纪实作品《海南试水》



  过往的岁月,在人们的记忆中,有如透过三棱镜的阳光,呈现出五颜六色的光谱。

  当这样的“光谱”用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达和陈述,或者描写与议论,有的篇章——不论快乐还是辛酸、浪漫还是苦闷,她所留下的,就不仅仅是作者对往事的记忆、读者阅读的主观感受,而是关乎于那个时代、那个岁月一种原生态凝固的文化遗存。不管过了多少年代,每当翻阅到这一页,人们都不禁要为之怦然心动。

  《共青湖》2015年1-2期合刊即114地质队建队五十年专刊上,发表的雷治平长篇纪实作品《海南试水》,就是这种令人怦然心动的篇章。

  《海南试水》是作者回忆、记叙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地质工作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114队“下海”勇闯海南的一段苦难经历。作品以“转折”破题,以“出征”拉开序幕,以“落地”、“回潮”、“打拼”三节为故事主体,最后以“回程(家)”结束故事的讲述。

  笔者作为曾经的114人,虽然在1985年就已离开了故事的发生地,但文中所讲述的人和事,笔者仍然感到是那么亲切和熟悉。仿佛自己也参与了这一过程,见证了这一切。

  看这篇作品,笔者的心境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阅读状态:“转折”一节,在破题时,说:1992年,114队完成了过去的国家计划任务,新的计划任务却没有踪影,以后114队向何处去?职工工资怎么办?阅读的心是“紧”的;“出征”一节,在拉开闯海南故事的序幕时,说:初到海南岛,两眼一抹黑,连落脚点也成问题,机器设备放在哪里也无着落,阅读的心是“紧”的;在“落地”、“回潮”、“打拼”三节中,以主人公为首的114人,为了找项目、实施项目、结算项目而在炎热气候中、艰苦环境里,经受了种种磨难与考验,阅读的心更是“紧”的;唯有主人公为讨要工程款,硬着头皮以“一对七”进行缠斗,终于感动“上帝”,拿到1.5万元现金,为职工们凑齐了回家的路费,那一直紧张的心才松弛了下来。此刻,笔者几乎也成为了那群急于回家的114人中的一员了。

  读罢《海南试水》,放下《共青湖》杂志,笔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阅者,可到底是什么打动了阅者?前面所说的那些痛苦经历与曲折故事,只是一些表象和形而下的展示,真正撩拨我们内心深处的,应当是更深刻、更本质和更形而上的东西。

  在《海南试水》这一万多字的篇幅中,有一个词特别让人动容,那就是“心慌”一词。这“心慌”之语,看似简单,平凡,而在《海南试水》中,她却有着特殊的含义和张力。我们仔细分析,整篇文章几乎都被“心慌”所笼罩:你看,“转折”中,计划任务没有了,今后114队怎么办?队领导们“心慌”;“出征”时,机器、设备不知安放何处,打前站的人“心慌”; “落地”后十几天,接不到项目做,来海南“淘金”的职工们“心慌”,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回潮”现象;在“打拼”中,由于海南大的形势变化,收不到工程款,项目负责人与财务人员更是“心慌”;迫不得已,只能打道“回程(家)”,此时,人们已是急不可耐,“慌”不择路了。

  正是这种种“心慌”的情节与情绪,营造了这篇文章艰难的现场感、生动的真实性及文学的感染力。笔者阅读这篇文章的种种“心紧”的感受,正是来源于这种种“心慌”的刺激反应。可以说《海南试水》真实、生动、鲜活地再现了114地质队那一段“心慌”的岁月。
   在那个年月,这种“心慌”,不但114地质队有,其他地质队也曾有过。笔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曾采写过地质队改革探索三部曲:103队《辉煌的困惑》、106队《彷徨与期望》、102队《现实和憧憬》等,也曾从第三者的角度,讲述和描写了类似的故事。

 

  由此,我认为“心慌”这个貌似普通的词语,正是解读《海南试水》这篇作品的“关键词”和“文眼”。

 

  首现:“心慌”是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变革时期的一种普遍社会心态;

  其次,“心慌”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114队及地质部门生存、发展状态的客观反映;

  其三,“心慌”是作者奉命去闯海南,摸石头过河,开发新市场所面临种种困难的真实写照。

  最后,从形而上的意义来看,“心慌”可以从思想境界上来进行诠释与判读:对懦弱者来说,“心慌”是胆怯的表现,也是逃避的前兆;对勇敢者来说,“心慌”是面对矛盾的自我问责,是战胜困难的主观激励。这样的”心慌“,充满了使命感与责任感,令人感佩和敬重!

  正是这个意义上,《海南试水》是以讲故事的文学方式,刻画、展现了地质人在那“心慌”的岁月里,艰苦奋斗和勇敢担当的崇高品格与精神风貌。

  本文作者雷治平,是笔者比较熟悉并深为尊重的老大哥。笔者与他都是102队的地质二代子弟。两家的父母彼此是十分熟悉的。在102队的扎佐银鸡坡家属基地,笔者的家与雷治平的家住在同一栋平房,他家住东头,笔者家住西头。雷治平的两个妹妹:雷治珍、雷治荣是笔者小学到初中的同学;他的两个弟弟雷小毛与小玲铛,则是笔者在地质村里从小的玩伴。当笔者参加工作到114队时,雷治平大哥已是在钻探技术上颇有成就的技术员了。

  有了这样的一层近邻及同学情的关系,阅读他的作品,笔者无疑就更加上心了。

  雷治平是我局知名的钻探工程专家,在钻探设备、工艺改造及钻探事故处理等方面颇有建树。一位工科专家笔下,不但能写出高质量的钻探工艺报告和学术论文,还能写出如此感人的纪实文学作品,实在出人意料,可见贵州地质文学的土壤有多么肥沃与深厚。

  《海南试水》一文,不但清晰的交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描写了有血有肉的114队人物群像,并有声有色的讲述了市场竞争中的种种是非曲直、恩怨情仇。

  从纯文学的角度来看,《海南试水》的优美语言与富有诗情画意的情景渲染,也是很到位的。如“落地”一节中,写鹿回头传说的那一段开篇文字,多么令人遐想;再如,“打拼”一节中,关于大家在一天的劳累之后,傍晚时分来到海滩尽情裸浴的描写,又是多么的引人入胜;还有,在”回程“一节,当主人公好不容易讨回部分工钱,却只能给每人300元做路费,并在一家小饭馆过自己惨淡的42岁生日的情节,几乎就让人柔肠寸断,泪如珠垂了!辛酸的极致,便是一种悲壮… ….

  这些生活场景的再现,虽是曾经的过往,但如今用语言文字这样再现出来,就升华成文学的创作。正是这样一段段优美、质朴的文字描写场景,有机地镶嵌于“心慌”的故事的讲述之中,使得《海南试水》这篇作品不仅具有内在的文学韵律感,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美色彩。

  很多情况下往往是这样:你固然经历过、也感慨过,但你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或者说你所表达出来的文字,并没有你经历的事件那么生动和深刻,这也许就不是文学了。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雷治平的这篇《海南试水》,把故事性与文学性结合得比较完美,使114地质队那段让人“心慌”的岁月,既令人感动,又令人难忘!

  今天,当人们为114地质队成立五十周年而弹冠相庆的时候,为114地质队峥嵘的历史、辉煌的业绩感到骄傲、自豪的时候,回眸这一段让人“心慌”的日子,记住那些岁月里,为克服“心慌”而奋斗、拼搏的人和事,应当有着更为特别的价值和意义。

  

                         

                          2015年7月12日于绿野诗棚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