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俗出新,激扬画卷
——聊聊著名指墨画家王春林
俗话说,画画容易脱俗难,国画突破难上难。但青岛著名指画家王春林顶难而上,脱俗出新,手砍掌劈,激扬画卷,八面来风,在继承指画大师潘天寿、黄宾虹,指画大家张伏山、王仙坡画技的基础上,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在指墨山水画作上闯出一条新路,创造性地运用了“蚕食桑叶”、“担夫争道”、“小屋漏痕”、“逆水行舟”和“金石玉坠”等技法,使当代的指画艺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观赏王春林画指画是一种享受。只见他画树时,手指快速舞动,唰唰唰……声声入耳,分明就是蚕宝宝在贪食鲜嫩的桑叶,随着一声声的声响,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山林跃然眼前。潘天寿是画指画的大家,他的指画可谓别具一格,成就极为突出。王春林为画好指画,潜心研究了大师大量的指画作品,像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都是王春林重点研画的对象,都是属于这方面的“映日荷花”。其以泼墨指染,以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生动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潘天寿大师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他在“有常必有变”的思想指导下,取诸家之长,成自家一体,他的画材为平凡题材,但经他入手的画,却能产生出不平凡的艺术感染力。王春林继承了潘大师的手指画墨荷的技巧,经过多年反复钻研联系,已经掌握了画好墨荷的基本技法,是企划处得指画墨荷栩栩如生,妙趣横生。
王春林学习潘天寿的指画艺术,主要继承了他大胆的创造精神。潘大师常说,“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潘大师的指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王春林指画的范围亦很广泛,除以上列举的题材外,王春林还特别擅长画鸡,画猴。他的指画“大吉图”,雄鸡起舞,惟妙惟肖,他的指画“得寿图”,猴态顽皮,生灵活现。用墨的韵致做到了“浓、重、焦、淡”相渗叠,点、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王春林常走进大山或野外作画,画好素描回来再精心加工成满意的佳作。他说,潘天寿大师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并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在具体操作上大胆点染,细心收拾,所作墨彩呈现出纵横交错的布局,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活泼,浑然天成,引人入胜。
王春林30多年来的指画创作远学潘天寿,近拜张伏山。王春林介绍,早在1958年春,张伏山被错划为右派回到生产队劳动。在这以后的十几年中,他一头扑进了画中。晚上油灯下,他坐在炕上画;刮风下雨天不能出工干活,他弓身躲在屋里整日地画;冬天大雪纷飞,雪片飘进破场院屋内,他哈开冻了的墨,还是画;没有宣纸,他就收集废纸和旧报纸在上面画。队里派他看管菜园,身边没有方便的笔墨,他常常蹲在地头、场院,手握草棒在大地上画,他在画中寻求寄托。一个偶然的机会,让王春林偶遇张伏山,并拜他为师,开始了自己的指画生涯。王春林一直很佩服地说,张伏山大家的画作既博采众家之长,又独具一格,学习过石涛、石溪、梅青、马夏和近代张大千、善仔的绘画艺术,后来由笔画转习指画,且有很大创新。王春林正是继承了师傅张伏山的指画技法,将新旧线条结合起来画,使画作彰显力度和张力,做到平中出奇,新颖脱俗。
张伏山是即墨人,景物以黄山、崂山、泰山、桂林为主材料,笔墨全是由石涛、张大千变化而就,因成就显著被称为“横河画派”,也可以说是“崂山画派”。1964年,张伏山完成大型指画《东崂探胜》,画幅为三丈多长的横卷,画面生动地再现了从王戈庄到梯子石的崂山名胜古迹,构思巧妙,指法细腻,浓淡相宜。著名画家李苦禅为此画题跋称:“名胜技法,堪称双绝”,并称赞说:“伏山的指画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然而,有什么样的师傅,就会有什么样的徒弟。王春林多年来亦将指画的主要精力用在画山水画卷上,常年坚持每天上午作画几个小时,雷打不动。有时,晚上睡梦中突然有了新的创意,便会毫不犹豫地披衣起床,一画就是几个小时年,直到天色渐白,夫人起来埋怨他累坏身体。可王春林却说,不管画家或是作家,都会喜欢美好的东西。作为一名画家,我非常喜爱指墨艺术,而且每画一张作品,我都会在脑海里先确定主题,再严格按自己的构思一步一步实现,绝不敷衍了事。因为,我的每一个作品,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在我的心中,每座山,每块石,每棵树,每棵草,每间房、每条河,每条船,都有她们自己的生命。王春林会用他舞动的手指,让她们鲜活起来,在画面上各有所居,错落有致。
一次我在王春林家中看他作画,王春林老师对我说:在我今后的指墨生涯中,我还会始终向指画大家张伏山学习,学习他对指画艺术的韧劲,学习他在古稀之年仍保持了旺盛的创作热情,直到他达到一生中绘画艺术的高峰。王春林老师表示:他特别赞赏张伏山在一首题画词中写道的“人瘦如鹤,指墨淋漓落,岩石龙松欲活,月照大海浪恶。独立矶头高歌,广寒仙子婆娑,疑是舞袖招我,人间天上共哦。”这是张伏山的自身写照,同样也是王春林的榜样力量!
2015年1月19日晚
上一篇: 好读书,读好书
下一篇: 世间有这样的爱——读《浮生六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