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穹顶之下》中,柴静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来看我们天空中的雾霾,向我们汇报了她一年来所做的事:调查大气污染,尤其是雾霾的真相。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数据、事件及亲身经历来告诉我们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更看到环境保护的现实性、无奈性。
在我们的印象中,雾霾就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颗粒,抬头看到的是灰色的天空,满大街都是带着口罩的人,癌症对于我们来说似乎很近却又很远。PM2.5是形成霾的直接原因。眼下,重度污染,雾霾侵袭,生态环境遭到人类无知的破坏,而这一切却和人们赖以生存的重工业工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片子中,一次次的采访、一组组的对比、一个个的案例、一串串的数字,令我们不仅陷入沉思。与人们休戚相关的大事让我们心有戚戚,“同呼吸,共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冠冕堂皇的口号,而是实在紧迫的问题。因此,我们在眼下的每一次抉择都会在以后像蝴蝶效应一样,影响我们子孙后代的生活。
中国的工业化过程,污染,是必然的。整治也是必然的。这需要一个过程,也许是几年,也许是几十年。若是没有重工业带动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国家就不可能跻进世界前列,我们生活的远不如现在的生活水平。环保说到底是一个平衡的问题:人类的发展,都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只是,如何少破坏一点,如何在发展和不破坏中取得平衡。
PM2.5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可怕。也许,是我们该做一些什么的时候了。我们应该全民行动,才能体现效果。从身边做起,重工厂要安装清洁绿色过滤装置,少开私家车、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选择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少抽烟、尽量不要选择一次性塑料袋,爱护花草树木等等。也许从今天起,我们更重视环保问题了。不论是采用新能源,还是升级现有的能源结构以解决能源问题,都会导致现有的产业出现大规模调整。在这个可以预见的必然调整过程中,大量技术含量低、环保效益低的企业将会倒闭,也可以预见,在未来即便国内的能源结构实现调整,未来的能源行业技术和自动化程度也将会大幅度提高,人力的需求会进一步的降低,因此不论怎么去看,未来的趋势还是知识经济大兴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