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雨中飘泊
来源:作者:陶复元时间:2014-10-17热度:0次
—翁筱《尘烟如寄》有感
文/陶复元
当我打开邮箱的一刹那间,就被如天外飘来的朵朵金黄色的枫叶封面所吸引.如梦幻般牵引着.这封面简直是这部长篇小说《尘烟如寄》的浓缩。《尘烟如寄》小说集由《如若不见》与《尘烟如寄》构成.这是思想风格截然不同的两部小说。相比较而言,《如若不见》更让人觉得伤感些,在一种纯情中透彻着丝许悲凉。的的确确有童话的色彩与成份存在,女主人公是以“一个落魄的公主身份出现的”,而她所爱的“江”俨然是“一个好工作,好英俊,好有才华”的三好王子,在小说中演绎着金童玉女般的童话故事。这是毫无疑问的。在《如若不见》中印证了这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苍桑。让人怆然泪下,这凄美的爱情之花就这样过早的凋零了,这何尝不是人生命运之安排。而《尘烟如寄》读起来就显得混厚一些。进行了深层次意义上的人生思考。在网络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交这一新兴的社交方式,我们是迎合还是拒绝,是接纳还是排斥 。还是一切随缘,任其自然,翁筱的一句“何不缘来惜缘,缘去随缘”道出了生活的本来,是翁筱真知灼见的哲理感悟,也是她对人生的一种淡然,最让我感动的是她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人生态度,一句“你来了,我当不会走,你走了,我当你没来过!”这诗意般的概括。道出了翁筱的一种人生心境,一种人生豁达,让一种安祥、端庄、温文而雅的气质扑面而来。
打开《如若不见》就好像仿佛置身于一个雨的极地世界,不知道这是否是作者刻意营造的还是一种向往与精神的寄托。应该是倾向于后者的因素多些,因为即便是作者刻意营造,也自然是作者内心的潜意识流露。还有这“蓝” 色,在翁筱的眼里,早已经是代表着水的符号,从另一个角度看,这“蓝 ”也在代表着一种宁静,因为在作者看来,“你是一汪宁静的水”。这一动一静正反映了一沙一世界的能动变化。这变化其实恰恰在说明,作者内心身处在渴望着或者说向往着一种安宁,翁筱独具匠心的小说语言,体现出一种如诗如画的语言艺术魅力。如这句“那就是,更多时候,我会选择欲止偏少时,撑着那把透明的伞,独自漫步湖边,感受即将到来的骤雨初歇的味道。可那种夹杂着迷惘、孤独、与躲着聪明人扫视的忐忑不安,一直沉甸甸地、牢牢地粘在灵魂的核心部分”描绘。即有客观的自然之景色的铺垫,也有人的主观之精神世界刻划,说明翁筱在主客观的认识上得到了统一,这种统一进一步延伸体现在内容与形式上,通过阅读使大家明白星空灿烂的人生,并不是作者此刻所期待的,所追求的,这亦然是人生的一种挣扎,一种忧伤,一种徘徊。因为,花开花落,了了红尘,终究是一个过眼烟云,随风飘摇的,唯独这一声声叹息与无奈,让人深思,让我们何时不再迷茫。这不仅仅是翁筱也是我们共同需要寻找的答案。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从母亲的婚烟遭遇,扣心自问,人世间情为何物,叫人心身相许。电影《中国式的离婚》似乎也在从中说明一个问题。人应该去追求什么样的爱情,抑或该如何去经营婚烟。婚烟是爱情的延续,反过来婚烟也是爱情的枷锁。婚烟实在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翁筱的小说充其量也在呐喊,婚烟到底该如何持续,
《尘烟如寄》深深地烙印了台州这个地理单元。画面感似曾相识,倍感亲切。翁筱极具魅力的文学语言描写,这些优美抒情句子的锤炼与推敲,与其说是在读小说,更不如说是在读一篇篇情深意切的散文。其中夹杂着的许多内心独白,是梦呓或梦境意识的高度体现。其中所蕴含着的心理学意义是颇为深刻的,至今记忆犹新。也许从另一个侧面提示,翁筱有着强烈的梦境意识。这种梦境意识诚然是翁筱丰富想像力、丰富情感表现力的体现。从而也使得翁筱有着文艺范儿。至少在《尘烟如寄》让我领教了。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