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隔音窗

来源:作者:南国伊豆时间:2014-10-31热度:0

                                  心灵的隔音窗
                            ——读《小窗幽记》有感
                                     伊豆
     身处闹市,为免遭喧嚣之苦,我在居室重又安了一道隔音窗。从此,所有的市声已不能扰我。一杯茶,一盏灯,一本书。床上、地板上,或卧,或坐,或趴。读书,是我所能想到的一件最幸福的事。
     如同偏爱漂亮的衣裙,不同季节不同场合我总会精心搭配出不同的款色扮靓自己。喜欢读书的我也会应时、应景、因地选择相应的文章。如若在寒冷的冬夜,我会选择《围炉夜话》来读。一灯如豆,满室温暖。仿佛与一位睿智而又饱经风霜的老者促膝长谈,听他悠悠地讲述人生的经验,智慧的法门,娓娓之言,恰如炉中之炭,散发着恒久的热量,在寒冷的夜里为心取暖。炎夏酷暑,除了品读清凉的唐诗、宋词,我最喜欢读的就是《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在读史论经之余编著的一本关于修身养性处世的格言小品集。被称为中国最传统、最具影响力的为人处世的经典之一,它与《围炉夜话》、《菜根谭》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这本书是多年前一位朋友送的。当时,捧在手里就已爱不释手。单一个“幽”字,就如同握了一室清凉;想象着那扇“小窗”外,该有一处多么恬然,清雅,幽静的风景?打开目录,全书十二卷,始于“醒”,终于“倩”。每卷都有一个清新的名字。那十二个字如同夏日河塘盛放的那朵白莲,仿佛能闻见月光从花瓣上走来的沙沙声……
    《小窗幽记》是一部促人警世,言短旨远的人生哲言小集。文字简徐舒缓,禅意如缕,韵律如琴。品味出来的却是古兰幽香,人生至味。书中既有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人生态度,又糅合了佛家超凡脱俗和道家清静无为的智慧。历来被称为修身佳作。谓“生活中总要睁着一只眼,不能糊涂;人非无情,如何潇洒;欲有一番作为,必须脱俗;人生何处无烦恼,超然空灵,方能享受那种文学家所拥有的品味和灵秀”。从中流露出作者高蹈超脱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
     许多声名卓著的文人雅士称誉《小窗幽记》的作者陈眉公是一位能够悟透生死关、看破名利场的智者。才以气雄,品由心定。他的“立身高一步方超达,处世退一步方安乐”的聪明才智以及“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的浩然之气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他在集中写道:“半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这些空灵如风的短章,真正悟透了世间真情,悟得了人生真谛。并提出了“在家出家,在世出世”的精妙论断,表现出一代志士仁人虽混迹尘中,又高视物外的旷达和超脱。
    “细雨闲开卷,微风独弄琴”“酒浇清苦月,诗慰寂寞花”,“花看半开,酒饮微醉”。这些朗朗上口的诗句,读来齿颊生香,如春风化雨,心底惟有皎皎明月,涓涓泉流。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陈眉公在集中写的:“流水相忘游鱼,游鱼相忘流水,即此便是天机;太空不碍浮云,浮云不碍太空,何处别有佛性。”世事似浮云,“相忘”、“无碍”就是佛法、佛性。人,生于尘世间;心,翱翔于虚空中。不被乱象迷惑,不被欲望束缚,保持心灵自由,才能超脱、潇洒。一切随性、随缘。其实,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酒能乱性,佛家戒之。酒能养气,仙家饮之。余于无酒时学佛,有酒时学仙。”陈继儒论酒,如此诙谐,读来使人莞尔。眉公大概也好杯中之物吧?可见他是本性乐观、豁达之人。这种洒脱也是他的养身之道和长寿秘诀,活到81岁的陈继儒在古代不能不算是位老寿星。一直以来,我讨厌教条式的励志文章,而是喜欢这样润物无声的渗透与融入,喜欢这种心有灵犀的会心一笑。
     品读一本智慧的书,就如同一位儒者平肩轻语。它像一处精神的养护站,一支灵魂的防腐剂。无论你是修身、养性,经商、从政都能从这里得到启迪,找到钥匙。他教我们“以养花之情自养,则风情日闲;以调鹤之性自调,则真性自美。”他告诉我们做人“身要严重,意要闲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徐,心要光明,量要阔大,志要果毅,机要缜密,事要妥当”。他让我们学会“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的交友之道。这些温润似玉的文字,滋养着我的身、我的心。让我在大自然的声色香韵与风姿神态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在人与人相互平等与和睦相处里寻找自我的存在价值与生活意义。
     它是一支精神的操守之曲,是行为的导航仪,是心灵的拐杖,时时引领我们走出低谷,抵达一种生命的圆融和饱满。它能让痴迷者开悟,偏执者圆通,也能使一切自卑的目光都能勇敢的傲视苍穹!
     眉公还在集中倡导“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这些充满智慧的格言,像一支暗夜里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的人生小舟永远不会偏离方向。“鹤有累心犹被斥,梅无高韵也遭删。”短短十四个字,如当头一记棒吓,把人从慵懒粗俗的边缘拉了回来。
     处世之道就是为人之道。今天的我们要更好地立足社会,首先要知道如何做人。明白怎样做人,才能懂得通达合理。作为女子,我更深深懂得这本书的重量。作家王开岭说;“女人是一所学校”。歌德在《浮士德》一书中也说过“永恒之女性,引我们上升”。有道是“妻贤夫少祸”。女人,不一定要倾国倾城、红袖添香,但必定要具备蕙心兰质,贤德聪慧的材质,这样才能担当起相夫教子乃至担当起孕育一个民族的重任。
     现代社会世风浇漓,如何抵制金钱与物质的诱惑,让自己做一枚轻灵的绿叶,高扬在蓝天清风里。如此,惟有读书。陈继儒在集中多处提出了读书的好处。“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闭门即深山,读书随处静土”“读书不独变气质,且能养精神”。而他的“半轮新月数竿竹,千卷藏书一盏茶”更是读书人最大的享受了。
     “青山环绕小窗幽,修竹白云一水流,烦恼尽在落花去,禅心却在柳梢头。”不管红尘三千丈,且听幽窗夜自吟。在幽静的夜晚,守着小窗,望着幽蓝长天里灿烂的星空,吟哦着诗意的文字,让一颗纯澈的心徜徉在天地万物间,方才觉得世界是一个美丽的存在!
     掩卷沉思,在这幽微的气息里,仿佛那位白须布衣的智者模糊而又清晰的身影,正从清风明月下向我走来,他濡指画兰,将词根倒悬,在我内心深处浇筑了一扇心灵的隔音窗,红尘中来来往往的那些人,纷纷扰扰的那些事,刹那之间安静下来,如同早年的无声电影,只有影像,没有声音。小窗外,依然是一片繁华景象。云在飘,风在动,树在舞,人在走,车在流,而我这里却是静谧一片!
    《小窗幽记》正是以其清雅的文字,超拔的格调,明晰的思辨流传至今;也因为它深蕴的文化内涵和切中肯綮的哲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在以后的岁月里,它必将如那只遥远年代里斑驳的青铜器,在历史长河粼粼的波光中永远散发出诗意的苍绿!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