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选择叫奉献——读《孔繁森》有感

来源:作者:蒋从陆时间:2014-11-20热度:0

    一绺绺阳光选择奉献,温暖了大地;一颗颗雨露选择奉献,滋润了万物,一条条小溪选择奉献,成就了大海。
是什么让一个人放弃家乡的优越工作环境,义无反顾走向艰苦的青藏高原?是什么让一个人远离父母妻子,为远方的藏族人民服务终身?
    细读《孔繁森》,走近西藏好公仆——孔繁森,在他历经沧桑无怨无悔忠于祖国西藏事业的一生里寻找答案。
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从此开始了他为期10年的在藏工作,一直到因车祸殉职。
    青藏高原,气候恶劣,地势险峻,高寒缺氧,阿里地区更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常年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摄氏度,每年7级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望而却步。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孔繁森勤奋地开展着他的工作,他用4个月的时间,跑遍了拉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用不到两年的时间,跑遍了阿里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孔繁森用勤奋的工作,带来了藏区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在拉萨担任副市长分管文教期间,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在阿里地区担任地委书记,1994年,阿里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地区经济发展了,他这个带头人却没有富起来,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孔繁森收养了3个孤儿,为此,他的生活更加拮据,曾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900毫升,献血所得营养费900元全部用于给藏族孤儿改善生活。作为党的中高级干部,他的工资不低,但他大部分用于帮助困难群众,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出手大方,他因公殉职后,人们在他遗体上只找到两件遗物:仅有的钱款——8元5角钱;生前的绝笔——关于发展青藏的12条建议,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流泪。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精神永存。孔繁森用其短暂的一生证明着:他拥有人世间最美好的心灵,最丰富的情感,最高尚的精神境界。古代哲贤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在孔繁森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文化的特质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其行为“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我们当代人行为的楷模。
    “高原净土埋忠骨,时代楷模励后昆”。在当代物欲横流、贪腐滋生的关键时刻,孔繁森的奉献精神无疑是一道亮光,可以劈开黑暗照亮后人的心菲,将在金钱、地位、权力的光圈中眩晕的人员激醒。他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证明:无论历史怎样变迁,明代如何发展,廉洁奉公永远是社会的主题。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一副挽联,高度评价了孔繁森的一生,是孔繁森用真挚的爱民之情,赤诚的为民之心,强烈的富民之愿换来的藏区人民对他的高度肯定和尊崇,他的奉献精神永垂不朽。
    愿孔繁森的奉献精神长存,如灯塔里的灯光,指引人们前行的方向;愿孔繁森的奉献精神常在,如图书馆里的书香,陶冶人们的情操;愿孔繁森的奉献精神永随,如观音瓶中的纯水,净化人们的心灵。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