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仰视的理由

来源:作者:陈玉福1号作家时间:2014-10-17热度:0

让我们仰视的理由
——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第三届作家高研班专家印象
陈玉福

   卷首语

   一、关于陈国栋先生

   二、关于高洪雷先生

   三、关于李炳银先生

   四、关于李春雷先生

   五、关于赵瑜先生

   卷首语

   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邀请我参加全国国土系统第三届作家高研班,并作《报告文学作家的精神与使命》讲座,我欣然答应了。

   因为刚刚签约、正在创作电视剧剧本《望断南飞雁》的原因,我打算8月6日下午赶到泰安,在泰安住一个晚上,翌日晚上返回北京。然而,我拿到《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第三届创作高研班培训手册》时,不禁大吃一惊,因为《培训手册》的授课专家名单里,我在看到了自己名字的同时,还看到了陈国栋、高洪雷、李炳银、李春雷、赵瑜的大名。于是,我改变了行程,认真地聆听了这些大家们为学员们做的每一场精彩演讲。
   
   关于陈国栋先生

   陈国栋先生,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主席,也是拙作20卷本《陈玉福文学精品珍藏集》的总策划。我不说这套700万字的作品是不是“精品”,也不说它值不值得研究,就凭国栋先生敢于做这件事情这个举动,就让我肃然起敬。他在《编者的话》中,对我这样一个在甘肃有争议、并且被人家排挤出来的作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陈玉福进入我会后,辛勤创作、寒暑不辍,在四年的创作时间里,不但发表、出版了《女国土局长》、《女代理市长》、《女刑侦局长》女子系列三部曲,还创作出了电视剧本两部。第一部40集电视剧剧本《女人的抗战》在去年11月份四川的电视节上,创下了销售量第一的业绩。目前,电视剧还没有播出,其主题曲《陪月亮不孤单》已经悄然流行起来了。不仅如此,他的第二部50集电视剧剧本《建军大业》在获得广东省精品文化工程第一名的同时,又在近期和刘和平、高满堂等名家一起,摘取了中国优秀电视剧剧本最高奖——‘中国优秀电视剧原创剧本奖。’2013年,陈玉福的“1号系列”之长篇小说《1号通缉令》还获得了‘中国网络十大杰出小说奖’”。

   这就是陈国栋先生,他不但包装、出版、宣传我的作品,而且还破格在全委会上提议让我担任了国土资源系统全国影视委员会的副主任。我与他非亲非故,也没有什么特殊关系。拿他的话来讲,他看重的不是我这个人,而是我的作品,“因为作家是靠作品来说话的。”进入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后我才知道,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在全国的省部级作协中,有三个非常厉害的举措。一是签约作家出书机制,凡是签约进入国土资源作协的作家,不仅能获得可观的报酬,而且作协还为他们出书。二是驻会作家机制,凡批准成为驻会作家,不但可以享受一定的工资待遇,而且作协还出资为这些作家提供住房。无论是签约作家,还是驻会作家,他们的作品不但优先在《大地文学》发表,而且还推荐到国家级文学刊物如《中国作家》、《中国报告文学》等杂志、和作家、海洋等出版社发表、出版,其费用一律由作协负责。三是作协的机关刊物《大地文学》与《中国国土资源报》资源共享。短小精悍的作品,在《中国国土资源报》副刊发表。中国国土资源报副刊主任徐峙先生不但是《大地文学》执行主编,而且还是作协秘书长。徐峙先生,毕业于北师大研究生院,是一位很有潜力的诗人,如果换做别人,他会利用《大地文学》与全国的文学杂志做交换,你发我的诗歌,我发你的作品。可徐峙先生为了当好这个作协秘书长,为了给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的作家朋友们们做嫁衣,他居然放弃了自己的创作。真是高风亮节啊!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强将手下无弱兵嘛!国土资源作家协会有陈国栋先生这样的主席,就一定会有徐峙先生这样的秘书长。由此可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一定会人才辈出,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作家来。

   
 关于高洪雷先生

   高洪雷,男,汉族,山东省新泰市人,生于1964年农历3月19日,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史学会会员,中国国土作协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党委副书记。长期从事经济、党建、文化、民族史、人类学、地质学研究。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散文、随笔、专著,作品主要有《布衣》、《片瓦集》、《百叶集》、《壮哉,钓鱼城》、《楼兰啊,楼兰》、《中国跨界民族》等。代表作《另一半中国史》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本书入选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创新教材,被出版商务周报评为2012年度风云历史书,被中国出版集团评为2012年度优秀常销书,据此改编的电影《冒顿》获世界文化遗产奖;同名长篇广播故事已在全国多家广播电台播出,被中国广播协会评为专家奖一等奖。
  说到高洪雷先生,我自然而然就想起了他的代表作——非虚构文学作品《另一半中国史》。我的“1号系列”第一部长篇小说《1号会议室》累计印刷了50多万册,我以为这样的销售业绩肯定已经了不起了!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啊!高洪雷这部追寻中国55个少数民族来龙去脉、谱写多民族共同开疆拓土的壮美史诗《另一半中国史》,不但成了国内以及韩国、台湾等地区的常销书,而且还被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单位定为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创新教材。在会议间隙,我一口气拜读完了洪雷先生《另一半中国史》中与甘肃河西走廊有关的几章,如《匈奴》、《乌桓与鲜卑》、《柔然》、《月氏》、《楼兰》等。这正是一桌精神大餐啊!我真的没有想到,一个山东人,竟然写出了这样一部让我们甘肃人汗颜的伟大作品来。我的老家就在河西走廊的凉州,汉武帝开四郡的武威,所以,我对发生在我们那个地区的历史是非常清楚的。可是,身为一个甘肃作家,我没有写出历史上发生在甘肃乃至西北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而让洪雷先生捷足先登了。于是我就想一个问题,我们甘肃人为什么就没有抓住这样一个伟大的题材呢?这就足以说明洪雷先生具有超前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敢为人先的创作精神。我回到北京后,把洪雷先生的这部作品推荐给了甘肃的朋友。兰州大学著名教授院中科先生读后感慨地说: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过这样震撼、这样有反思精神的作品了。我回到北京后,院先生还再次情不自禁地打电话给我:一个没有战略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没有目标的国家就像一条内陆河,不知在什么时候就消失了。我以为,这就是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和给予我们的启迪。
   
 关于李炳银先生

   李炳银:男,汉族。1950年农历6月25日出生于陕西省临潼县铁炉乡住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69年始,曾在空军服役3年。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在国家出版局、《文艺报》从事出版行政和文学记者、编辑工作。1983年1月调入中国作家协会研究部从事当代文学研究工作。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常务副秘书长。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长。很多次出任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解放军文学奖等奖项评委。

   我认识李炳银先生是2005年的事。那一年,拙作长篇小说《1号检察官》在中国作家协会研讨。在研讨会上,李老师针对拙作有一段非常震撼我心灵的评述:“陈玉福的小说,所言的内容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对于官员腐败和反腐败的检察官的文学描述。不说别的,单是这种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矛盾的直视行为,就是很需要给予肯定和提倡的。这不是题材决定论,是因为,在当今的文学创作中,忽略人们的现实生活,关注和情绪波动而迎合世俗的作秀表演行为太多了。多少人在‘玩文学’、‘玩情调’、‘玩技巧’,在小说被张承志视为‘堕落的形式’的时候,一些坚持对社会生活中的丑陋给予鞭笞对正义给予赞美的文学选择理应受到推崇和提倡。小说不应当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单纯文字游戏,它应当在社会生活当中作为一种追求文明精神的旗帜而存在。陈玉福的《1号检察官》背负着现实社会的沉重感受和思考,力图通过文学的表达形成对腐败行为的一种压力,其创作的动机和实践本身就表现着进取的精神。”会后,李炳银先生对我说:“你的作品现实感很强烈,你应该试着写写报告文学”。从那以后,我开始学写报告文学。至今九年过去了,我没有和李先生联系过。原因是,我没有写出像样的报告文学来。但是,我为了写报告文学,在2008年的“5.12”大地震中看到了我不该看的事件。由此,我被青川县县委书记派的警察追杀了半年之久。2009年春节后,我的举报材料被中纪委受理后,我才回到家里。对此,我不但丢掉了“国家级抗震救灾劳模”的荣誉,而且还丢掉了工作。经过六年的努力,我以当年的躲藏地沈阳市工业为原型,写出了100万字的长篇非虚构文学《共和国长子》,其中第四部就是写我在抗震救灾时发生的真实事件。《共和国长子》第一部(25万字)发表在《中国作家》2014年第7期。这也算是我对李老师的一个交待吧。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次研讨会上,我和李炳银老师不期而遇。所以,写下这段文字,以志纪念。
   

 关于李春雷先生

   李春雷,男,1968年2月出生,河北成安县人,先后毕业于邯郸学院英语系和河北大学中文系,国家一级作家。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那一年,我十八岁》;长篇报告文学《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宝山》、《赤岸》、《铁壁铜墙》、《山生》、《摇着轮椅上北大》等。中短篇报告文学《木棉花开》、《夜宿棚花村》、《索南的高原》等。曾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二、三、四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历史上唯一蝉联三届的获得者)、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郭沫若散文奖、首届全国优秀短篇报告文学一等奖、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蝉联五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蝉联三届)、第二届全国报告文学“正泰杯”大奖、第一届全国“五一”文化奖等。其早期代表作《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宝山》大气磅礴、语言精美、思想深邃、被文艺界公认为中国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其短篇报告文学《木棉花开》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被300多家报刊转载和选载,被公认为当代报告文学的名篇;《夜宿棚花村》被入选《大学语文》课本,广受好评;《摇着轮椅上北大》风行全国校园,网上好评如潮,被全国上百所中小学校指定为必读教材。另有《雪中小卓玛》、《索南的高原》、《北海,你好!》和《乡村的笑靥》等深受社会好评,被誉为当代短篇报告文学创作和欣赏的优秀范本。

  关于李春雷的大名,我早就如雷贯耳了。而真正的认识他,是从报告文学作品《习近平和贾大山》开始的。早在一年前我就阅读过这部作品,那个时候并未十分在意,初步的印象是习总书记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是个文学的发烧友,虽然当时已经官至县委书记了,但还是和大多的文学青年一样,爱好文学,结交文友,学着酒仙李白的样子喝酒聊天,甚至聊到兴之所至还能够彻夜长聊。为了不影响门卫的好梦,每到深夜翻墙出入也是常有的事。这在今天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这正说明习近平总书记也是平常人。认识春雷后,谈论的自然少不了这部与总书记有关的作品,此时的感觉却是大有不同,原因并不仅仅是写了总书记,而更多的是一位县委书记和普通作家的深情交往。贾大山当时是河北正定县的一名作家,当习近平初次慕名拜望的时候,身为作家的贾大山甚至表示出了轻蔑与不屑,但是习近平知道,傲骨是知识分子的天性,几个回合下来,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和兄弟。习近平主管文化工作时,大胆起用了怀才不遇的贾大山,三顾茅庐请他担任了文化局长。没想到大山的工作是那样地真切投入,几个月就把正定的文化系统给整肃清洁了,据说他当了九年文化局长,竟然没有一顿公吃公喝,这在那个年代的官场是多么地不可思议啊。可惜天妒奇才,大山英年早逝。得到这个消息后,习近平很难过,写了回顾性的文章缅怀文友,还专门从福建来到正定看望大山家人,鼓励他们坚强起来。春雷先生的《习近平与贾大山》以超脱的胸襟写人记事,愣是把一段尘封的历史鼓噪得家喻户晓,就像一位高超的厨师,不但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而且连读者的胃口都揣摩准了。一官一文的交往再也平常不过,但要是放大开来那便是德与才的交融,官与民的交心,伯乐与千里马的交响,折射的是领导干部的用权观、交友观和人才观,这不是时代的脉搏又是什么?春雷兄的深邃之处正在这里,这部作品给予我们的正是这种思想和道德的饕餮大宴,阅读起来好不快哉!时代需要好官,时代呼唤良知,春雷兄给我们立了标杆,我们仰视,不仅因为作品的精美还在于思想的光芒。
  值得庆贺的是,近几年,春雷兄文思泉涌,《宝山》、《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木棉花开》、《摇着轮椅上北大》等一批大部头作品爆米花一样地推向全国,就像一位文学领域里的刀斧手,时不时地斩获全国和省市的大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第二届全国报告文学奖、第二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一届全国“五一”文化奖等,并数次被评为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蝉联三届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两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八届文代会和第七届作代会,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如此殊荣,即是对春雷兄脚踏实地创作的肯定,也是他辛勤耕耘文坛的结果。
   
   关于赵瑜先生

   赵瑜,男,汉族,1955年出生于山西长治,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西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山西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文学委员会副会长。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调山西省作家协会为驻会专业作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的要害》、《太行山断裂》、《但悲不见九州同》、《第二国策》等,参与并推进了当代报告文学的发展,尤以中国体育三部曲《强国梦》、《兵败汉城》、《马家军调查》影响深远。
  认识赵瑜源于好奇,这与那个时代有着直接的关系。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西部新兴的工业城金昌市一边为生计奔波,一边做着成为一名作家的梦想。印象中的赵瑜就像电影里的卧底,总是神出鬼没、来去匆匆,然后将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全部兜售出来,和那个时代的报告文学作家一样,语言的犀利敏感和反思的夸大直教人振聋发聩。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文革的中国人太需要真实了,当一串串虚无的梦寐破灭以后,人们最想知道的便是真相。赵瑜和所有有良知的作家一样,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体育三部曲《强国梦》、《兵败汉城》、《马家军调查》就像一枚枚重磅炸弹,让本来已经光芒四射的中国体育界蒙上了层层阴影,人们的思想又一次地遭受了来自文学界的震撼,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体育究竟怎么了?赢几场球,拿几个世界冠军就能振兴中华?这两个问题好像怎么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搭界,那个创造了体育神话的马家军兵团由于兴奋剂事件臭名昭著,奇迹的光环还没有褪去,马家军便兵败如山倒,接二连三地内讧甚至集体离去,马家军的内幕不断地见诸媒体,在这种情况下,《马家军调查》的出台无疑让这个摇摇欲坠的兵团雪上加霜,梦想的天堂坍塌了,惨痛的教训给了我们反思的机会。其实,看看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哪个领域不是躁动和盲从,什么出国潮,下海潮,文学潮。报告文学也曾经潮起潮落,英雄辈出,引领一代风骚。赵瑜、苏晓康、麦天枢等就是这个时代的文学弄潮儿,这种敬仰和印象一直激励和滋养了我几十年的文学之路。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20年弹指一挥间,我的作家梦和中国梦一样,从西部小城做到首都北京。赵瑜和诸多报告文学作家的名字再次进入我的视野。看着中国作家获奖榜单上赵瑜的大名,想象着有一天能够一睹风采,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竟然在国土资源作家协会高研班上不期而遇了。在这次高研班上,我聆听了赵瑜的演讲才明白,想当然的印象和赵瑜本人的差别太大了,简直就是天然之别。赵瑜,大块头,四方脸,目光如炬,一身正气,讲话的时候印堂发光,底气冲天,那种自信简直就是运筹帷幄的常胜将军,难怪这些年他足迹遍布祖国的白山黑水,问道历史,问道自然,问道人民,把民族复兴的使命担负在肩上,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以《中国的要害》、《太行山断裂》、《第二国策》、《但悲不见九州同》等撼山之作,三次蝉联赵树理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作家文学奖,在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的同时,还担任了中国报告文学协会的副会长。这样的成就在作家如林的中国文坛,不是泰山也是北斗了。
   
   结束语
   
   行文至此,我已无由再说下去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仰视,是因为敬仰崇高;我仰视,是因为渴望强大;我仰视,是因为追逐梦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让文学成为时代的强音,精神的号角,灵魂的居所,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中国文学需要开拓创新,更需要继往开来。

                           陈玉福于北京《望断南飞雁》剧组
                           2014年8月27日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