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人,能给人以榜样。一本好书,能给人启迪。《青山红土鉴忠诚》,一篇写好人的好文章。一口气读罢,我站起来,向着夜色里的南方,举起了右手,敬礼!为主人公杨衍忠,为文章的作者们。
十几年前,我还是一名军人。作为工程兵,在青山绿水间施工战斗,和杨衍忠的工作有一些相似之处,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都能挺得住,因为军人的天职就是奉献。杨衍忠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不同于军人,工作上还有谋生的层面。但他一生都献给了自己从事的地质工作,尽职尽责,忠诚于事业。我从部队转业到国土系统工作也有十年时间了, 琐碎的业务和越来越苛刻的服务要求,让我对工作渐生倦怠,对于忠诚和责任已经不屑了。杨衍忠老人的事迹,让我惭愧,催我反省。
杨衍忠,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原物化探主任工程师,退休后的20年里,大多数时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翻资料、书写、画图,完成了600万字的《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在生命弥留之际,他把这套基本完稿的信息卡片,无偿捐献给大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高尚情怀。《青山红土鉴忠诚》一文主旨非常明确,就是歌颂杨衍忠这一鲜明人物形象,宣扬他甘做铺路石,忠诚于事业,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全文以杨衍忠的忠诚品格作为主线,将他的事迹串成一条熠熠生辉的“项链”,共分十个部分进行了诠释,真正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
文章的“龙头”临终捐稿,拉开大幕即达到紧紧抓住读者的作用,迫切想了解后面的故事。第二部分交待杨衍忠的写作环境:一床一桌几柜;交代他的身体状况:病魔缠身、生不如死。在这样的状况下成就600万字的文稿,需要克服什么样的困难?物质的贫乏与精神的富足,身体的虚弱与品格的坚韧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到底是什么样的目的为动力,什么精神作支撑?让他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
中间部分主要以时间为序记录了杨衍忠的一生。以不同的事例侧面,真实反映杨衍忠对工作无限热爱、对党无限忠诚;只考虑人民、不考虑个人的赤子情怀。其中第五部分还以节选主人公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他的工作经历、身体变化、内心情感,日记里唯一不变的是他的坚定理想信念。
第九部分转到杨衍忠的文稿上。他用一生积累2800万字的文字本身就是地质资料矿藏,这些资料又可以提供几百处地质矿藏信息,为整个赣南地区的地质找矿描绘出一幅“藏宝图”。
结尾最后一个自然段乍看是画蛇添足,实际上是锦上添花。有上一自然段的收尾,作者并没有嘎然而止,而是将主人公的特写镜头进行回放,让杨衍忠的光辉形象独自成篇,占据整个画面,在人们的印象中定格,让读者陷入沉思…
杨衍忠的故事值得我们回味、反思、学习。这篇文章也基本上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杨衍忠的一生。全文朴实流畅,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鼓动性的口号,看似不饰雕琢,实则架构自然,行文流畅。宣扬主旨恰与杨衍忠平凡中成就不平凡的精神契合,实现了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
题目看似媚俗,实而大气磅薄,内涵丰富,意味隽永。“忠诚”,它不仅是对杨衍忠精神的一个高度概括,而且是对杨衍忠精神的进一步挖掘,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有益探索。“青山”,表指赣南山脉,实则暗含杨衍忠的大爱如山,坚韧如山,执着坚守,忠诚于事业的高尚品格。“红土”亦有两层深意,一是指赣南的红色土壤;二是喻指杨衍忠成长在红色基因的家庭背景,时时刻刻沐浴于党的关心下的社会环境。文章结尾部分回应题目,很自然地作了诠释,“杨衍忠离开了,维系着他的牵挂和挚爱的悠悠红土见证了他的忠诚,收藏了他的青春和汗水的巍巍青山见证了他的忠诚。他的忠诚,也镌刻在这片他双脚踏遍的红土青山上,并正从这片红土青山传向整个神州大地。”巍巍青山、悠悠红土与杨衍忠的高大形象融为一体,相映成辉。
全文作者运用文学语言描写的虽然不多,但用的恰到好处,细节尽显。第一自然段,“一个明媚的午后,慵懒的阳光透过路两旁的树叶,在地面洒下印象派画作里的明暗斑点,汽车、电动车的鸣叫是街道上的主旋律,人们排着队过马路,排着队买水果,日子一天天过着,生活中似乎很难出现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生活中很平常的一幅画面,虽着墨不多,可蕴藏的信息量足够丰富:时间、地点、环境、人物、活动、心理。读者有什么感慨在这里都可以展开想象,既像写实又像写虚。 “明媚的午后”,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正是奋发当为的时间;可“慵懒的阳光”,惬意中透着那么一点消极的意味,就像生活中无时不充斥着冲突与矛盾;“印象派画作”,抽象,杂乱,映射出人内心思想的纠结与迷茫;“汽车、电动车的鸣叫是街道上的主旋律”,城市生活的节奏是急促的,“汽车”、“电动车”代表了不同的层次,为生计奔波,为权、利、功、名忙碌着;“排着队过马路,排着队买水果”,两个“排”字用得妙,经济市场化,竞争无处不在,秩序井然中,一个“争”字分明跃然纸上;“日子一天天过着”,不知不觉,这样的描述在我们个人的工作总结出现了多少次,可细品之下,一种感悟,一种无奈,一种心酸,一种失落……百味杂陈,慢慢涌出心头,缠绕不去;“生活中似乎很难出现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这样的生活话剧日日上演、重复,人物有你、有我、有他。可这样的描写难道不是预示着下文将有不寻常的故事上台,全文的故事帷幕即将徐徐拉开。
文中第二自然段的“突然”一词实在妙不可言,单独成句,如开场的鼓点,吸引读者的眼球,扣人心弦,屏住呼吸,真的有不寻常的事件发生。杨衍忠的高尚形象如此慢慢浮出纸面,一个光辉的高大人物以慢镜头的手法越拉越近。未见其人,先闻其名。通过陈武的回忆,一个“虽干瘦但精神抖擞的老先生的身影”走入我们的想象之中。读者接下来就要想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发生了什么事?那就只好待作者慢慢向你道来。
当然文章的妙处自有很多,包括相关人物语言的大量直接引用,最为本真,是纪实文学的真实性的最佳体现。事例多而不杂,繁而不乱,在作者的巧妙安排下,各得其位,恰如其分。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杨衍忠用他的一生书写了对事业的忠诚,化身成文,精神永存,成其不朽。他的寂寞与充实,他的贫穷与欢乐也慢慢滋润着读者的心灵。作者刻画杨衍忠,并没有停留在唱高调的肤浅表面,而是对杨衍忠精神的深入挖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杨衍忠精神,非常宽泛,江西省委书记强卫为《杨衍忠日记选》作序,称赞杨衍忠是全省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的一面“镜子”,号召大家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学习他爱岗敬业、执着追求的敬业精神;学习他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的高尚情怀。这是整篇文章表达的“忠诚”,也是凝练杨衍忠一生的“忠诚”,并以此统领全文。唯忠唯诚,才能大爱无私,执着坚守。
好人,好书,永远是挖掘不完的精神矿藏。文中“ 如果一个人只精通物化探专业,而不精通地质专业,或者只精通地质专业而不精通物化探专业,他无法做到;如果一个人同时精通物化探和地质专业,但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也无法做到;如果一个人既精通物化探专业,又精通地质专业,同时又有丰富的经验,但没有掌握这么多的地质资料,他依然无法做到。”这段文字解释杨衍忠为什么能描绘“藏宝图”。我自认为:以上条件都具备,若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杨衍忠也是无法做到的。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没有追加几句,或许这样的留白更加高明,即将涌出胸腔的呐喊,远比山谷的回音更有气势。
细读《青山红土鉴忠诚》,让我想起了“呼麦”,内蒙古草原上一种很好听的喉音。 有关“呼麦”的产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说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动,见河汊分流,瀑布飞泻,山鸣谷应,动人心魄,声闻数十里,便加以模仿,遂产生了“呼麦”。 尽管“呼麦”艺术从古至今绵延不绝,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呼麦”却一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全文3216字。
上一篇: 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
下一篇: 漫谈科学与诗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