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诗意的心灵牧场

来源:作者:陶复元时间:2014-07-31热度:0

 

——简评张佐香散文集《亲亲麦子》

 

  无论是余光中《乡愁》还是李谷一《乡恋》,都寄寓着对这片生养的土地无限的眷恋与深情。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命脉,也是产生精神创造力的原动力之一,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莫言的《红高梁》等类似的乡土题材作品层出不穷便是明证。这些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以丰富饱满的情感张力、波澜起伏的笔触,将本土文化特别是乡村的人们精神与物质状态地一一浮现出来,引起读者关注与思考。张佐香散文集《亲亲麦子》同样带有上溯作品强烈的泥土气息与浓郁的田园意境,作者立足于深厚的人文学养,运用超凡脱俗的语言,以清晰的“跳出现实看现实”的文本意识为当下散文创作提供了新的可借鉴思路与模式。张佐香在接受访谈时说:“坚持写散文,进一步营造自己的风格。文学发展的经验表明,”‘横的移植’国际化,‘纵的继承’民族化,‘乡土情怀’本土化,都有道理又都有局限,只有合在一起才能成其大。”
  张佐香散文集《亲亲麦子》就像一首首放歌在乡间田野的旭日晨曲与夕阳渔歌唱晚的浅吟低唱。站在空旷的原野聆听《穿越时空的声音》,给人深沉蕴藉而又洒脱率真,博识精警而又清新隽永的听觉享受。这组《穿越时空的声音》作品,让人看到作者运用声音的诗性之美, 倾听或哀婉悱恻,或激昂铿锵,或恬淡洒脱,或沉郁蕴藉的历史回响。信步时空的声音隧道,就仿佛穿越九曲黄河十八湾,荡气回肠之感油然奔涌而出,沧桑的历史感在这里得以凝固,杜甫笔下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时代困局在今天仍然是街谈巷议的话题,一部电视剧《蜗居》唱出多少望房兴叹心声。现实的无奈,使杜甫用他沉郁顿挫之笔写下了《三吏》、《三别》,以及《北征》、《秋兴八首》发出了时代的人性呐喊,这也许是杜甫能够成为诗圣的缘由。文学作品本身的思想内涵与品质决定了作者的情怀。张佐香在文中深情地写道:“一代诗圣杜甫用他悲悯的情怀和绝世的才华创作的诗文,永远温暖着世世代代的芸芸众生。他的诗文字字朴素,却字字闪耀着人性之光,有着血液的温度,给黑暗和不义的世界带来些许亮色,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感动、温暖和震撼”。的确,张佐香的《穿越时空的声音》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味,更多的是对当下现实的反思。这正是张佐香散文意蕴丰厚,飘瞥古今,关注人生,焕发人文光彩的文风体现。
  凭着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张佐香深入情感的核心,求索人类生命的本体意义,在《灯光,高挑精神枝头的花朵》中通过对父亲的情感回眸,艺术地概括了其启蒙上学那年父亲牵着她的情节。父女情深在张佐香笔下潺潺流淌,润物细无声的父爱每时每刻伴随你左右。正如作者在文末所说:“往事如昨,历历在目。散漫的记忆碎片,从心底缓缓飘来,关于父亲的文字是永远写不完的。”
  浓郁的生活气息在黑与白的方寸天地里迎面而来,尽情地陶醉在作者开启的满纸生云烟的诗意与澜漫文采里,捧着散文集《亲亲麦子》依然可以从纸上闻到佐了怡人的芳香油墨味。这是何等写意。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诗意的抒发与创造。《梦见月亮的南瓜》就是一篇很好的劳动抒情文章。作者笔下的南瓜也喜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良辰美景,怪不得天下的南瓜都是一样的甜蜜。作者借南瓜来揭示“美好的生活取决于你的勤奋、勤勉、努力程度的朴素思想”。这是对谚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最好佐证。作者张佐香同时也表达了对陶渊明:采篱东菊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田园生活方式的向往与憧憬。能够像陶渊明伴青灯黄卷,闻墨韵书香那样也不失为人生的一大乐趣。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作者张佐香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夏日夕阳西下,宁静地半躺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手握一本《亲亲麦子》,我感受到了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