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本里有大乾坤
来源:作者:郭友钊时间:2014-07-04热度:0次
小书本里有大乾坤
——读郭友钊的《科学家大自然探险手记:国家地质公园——解密天碑地书》有感
2014-7-3 9:49:27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徐梦华
在参与国土资源部主办的2014年“全国国土资源优秀科普图书”评选的所有科普书籍中,郭友钊的《科学家大自然探险手记:国家地质公园——解密天碑地书》可以说是最朴素的一本。它不是厚重的精装大开本,没有夺人眼球的炫彩图片,也没有知名评论家的荐评,但它却用最精妙的语言送上了一张黛眉山地质公园内核心景区——龙潭大峡谷的“门票”,给读者带来了身临其境的奇妙感觉。而其科学知识的通俗易懂、讲述方式的风趣生动、文化含量的厚重丰满,已堪称科普书籍写作的典范。
手记定位:体验与科普的完美结合
书的封皮上有这样几行字:
他们处于科学的前沿
他们为科学艰苦的跋涉
他们在高山、大海、极地
他们经历了独一无二的探险
他们记录下绚烂多彩的考察片段
这就道出了此书的写作背景和特色。还有什么比实地踏访之后的讲述更能让人信服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无数读书人的梦想,而若能将两者结合起来,用万卷书的知识解读万里路上的风景,并记录给后人看,岂不成就一大千古善事?可喜的是,郦道元、徐霞客等前辈早已为我们树立了这样的丰碑,而后人也做出了继承其衣钵的努力。科学家们结合数十年科学考察、研究和探险活动的真实手记,用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这是难能可贵的。而郭友钊的这本书,主要记述了黛眉山地质公园内的核心景区——龙潭大峡谷的地质奇观。他每踏访一处,都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解,在行走的过程中结合当地传说、历史传统、地形地貌,将奇观的成因层层剥落,将其中涉及的地层、岩石等地质知识娓娓道来,使其既没有沦为泛泛而谈的游记,也没有变成毫无依据的奇闻异志或单调乏味的地质学教材。
作者在解答读者疑惑、向读者传播地质科学知识时,不是采用刻板的直接灌输式方法,而是让读者带着疑惑,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边倾听导游的介绍,一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些奇特的地质现象,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层层剖析其成因,以及背后蕴藏的基础地质知识。在书中,我们随处可见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的地质学知识,如沉积岩的年龄、存留至今的原因,“溯源侵蚀”现象等,而这些又很自然地嵌入在作者塑造的阿钊与阿黑两个人物的旅途对话中。同时,在具体的阐述文字上,作者展现了较为深厚的功力,在解释被誉为“王母浴池”的“壶穴”的成因时,阿钊先用阿黑营造了一个让人放松的情景:
阿黑又把鞋脱了,把脚泡在桃花潭里:“阿钊博士,谁给王母娘娘、皇姑建造的浴池?”
接着就用通俗形象又生动优美的语言向读者进行了清楚的解释:
是流水和流水中流行坎止的砂砾呀!当然还有坚持不懈的时间。古人训示:“铁杵磨成针”,又说“滴水穿石”,其道理是一样的。流水携带的砂或砾,不断地与河床碰撞、摩擦,巨大的砾渐成细小的砂,细小的砂渐成微细的泥,同时河床的岩石不断被撞碎,新出的砾或砂再去碰撞、摩擦河床,如愚公一样持之以恒,便产生了奇迹:涓涓的平流如锉,在河床磨出了平直的沟槽;旋转的涡流如钻,在河床磨出了四壁光滑的瓮潭。这瓮潭就是壶穴。
虽然地质学界对“壶穴”的成因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普通公众也感觉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玄,但作者却选取最符合此处景观成因的“水流成因”,引用读者熟知的“铁杵磨成针”、“滴水穿石”这样的典故,来讲述壶穴形成过程中的水流和时间的重要作用,让读者一看就懂。
既然是探访地质公园的手记,里面还出现了一个叫“阿黑”的导游,这就少不了夹带着各种神话和传说的导游词。面对这种千篇一律的蛊惑和神秘化辞藻,作者表现出了科学家固有的严谨和周密。在讲述天碑成因时,作者借导游阿黑之口说出了几种民间传说和神话,如二郎神放在人间的武器、女娲补天用剩余石头修筑的纪念碑等,增强了该书本身的吸引力,但紧接着就用严肃科学家的口吻来为大家破除这些说法的不科学性。
之后,作者又试图带领读者走近天碑观察,在尝试失败后又架起长焦相机多角度仔细观察,最终推测出天碑的形成原因。导游的目的是愉悦游客,但这往往会起到误导的作用,而身为科学家的作者的目的则是用公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在这里,作者巧妙地将导游词变成了一块有利的跳板,在适度利用之后进行科学解读,就更能使知识入脑入心。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每节文后单列出的“小知识”栏目也进一步完善了故事与知识的结合体,将正文涉及的基础地质知识一一列出,简练精准,点到为止,与正文形成互补。可以说,文后“小知识”栏目的设置与作者实地踏访的讲述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地传播了地质科学知识。
实践出真知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的必然要求,毛泽东也曾做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徐霞客游记》的重要价值就体现在它是徐霞客走遍千山万水后的第一手资料,《水经注》也是郦道元游历大好河山后“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之作。郭友钊的这本书虽不能和这些前人的巨著相媲美,但毕竟是将个体独立生命经验有机融入其中的产物,是直接经验的结晶。与现在部分人为追求浮名,从网上、故纸堆里甚至花钱顾枪手在短时间内攒出的所谓的“书”相比,其含金量自然重很多,何况这书中还展露了颇为深厚的文学修为呢?
小处着手:引人入胜的精巧讲述
如果说,《山海经》太过荒诞,《水经注》过于学术,《徐霞客游记》稍显驳杂,那都是因为彼时的人们对于地学科普还处于无意识的状态。而我国进入现代以来,才真正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科普创作。从《十万个为什么》扛起科普作品大旗至今,我国原创科普作品创作也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这当中当然是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在传播科学知识的方式上仍与国外科普作品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作品的启发性、趣味性上。
我国科普创作受国人思维的影响,往往喜欢高大全,总是妄图用一本书讲好整个地球、整片大海、整个恐龙时代的知识。岂不知这种简单粗暴的传播方式根本不对读者的心理和胃口,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而国外的科普作品则是从小角度入手,力图用极简单的语言和图画讲明白一片树叶、一块石头等很小的科学知识。如《跟超级科学家一起》(美)、《神奇校车》(美)等系列丛书,都是用非常巧妙的方式引入。每本书只讲一个领域的一两个知识点,所以一经引进,就受到儿童读者的欢迎。可能有人会认为这种从小处着眼的写作方式只适合青少年儿童读者,对成年人尤其是文化水平较高的成年读者则不需要。其实不然,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决定了现在的高学历者多是单一方面知识的拥有者,触类旁通的杂家极少。国土资源科普乃至其他任何科学领域的科普作品都应该是面向普通大众的读物,都应该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来传播相应的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最终服务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从小处着手的科普写作方式是值得提倡和学习的。令人欣慰的是,在郭友钊的这本手记中,我们看到了这种从细微处发力的尝试和可喜成果。
从书中插入的龙潭大峡谷景区景点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此处的景点大大小小有40余处,但作者却没有追求宏大叙事,将整个景区的大部分景点都囊括进去,而是选取了天碑地书这两个最有特色的景点做压轴戏,并在奔向天碑地书的沿途中选取了12个特色鲜明的地质景观进行介绍。这种不求包罗万象,但求说一是一的小科普读物,反而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科普作品的关键难点在于将本身艰涩难懂的科学知识讲明白,地学科普作品更甚。地质景观说到底就是岩石个体及其组合体的空间表现形式,若是按部就班地用科学术语逐一解释,那就沦为枯燥的教科书了。对此,作者非常清楚,所以他在选取小的景点进行片段式讲述的同时,还在介绍每一处景观时设置了巧妙的引子来调动读者的积极性。如在“水往高处流”一文开头,作者写道: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这话在龙潭大峡谷,却不一定准确了。这里的水,看上去偏往高处流。难道水真的能脱离地球的引力吗?
如此引入虽然有标题党的嫌疑,但也并非故弄玄虚。因为景观是确实存在的,稍有常识的唯物主义史观读者即使心中明白此类景观绝对不是什么神仙道法的缘故,但大多也并不清楚知晓它的真实成因,所以见此论述肯定会继续读下去一探究竟的,这就是作者写作的巧妙之处了。
科普书写作既然是以传播某一领域的科学知识为旨归,就应该是以一种平易近人的亲民姿态,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让读者敬而远之的阳春白雪。它所应达到的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于一体的境界,既做到让读者从中获取知识,又能体验阅读的快感,获得持续阅读的动力,这就是难得的成功了。在这一点上,身为科学家的郭友钊能从玄奥晦涩的地质知识中跳出来,写出如此引人入胜的作品,不可不谓之高手。
地学之外:传统文化风韵的有机融入
相信每个读到此书的人在深感作者讲述地学知识的巧妙时,都不会忽视他那信手拈来的典故、传说和文采斐然的诗意语言。正是这些才使本书虽立足于地学又不拘泥于地学,虽定位为科普却蕴含着出人意表的传统文化风韵。
作者对自己所到访的每一处地质遗迹,都不是干巴巴地向读者介绍,而是将许多与之相关的奇闻异事、民间风俗、历史典故、坊间故事交错其中。如在介绍高悬的巨型神龛时,作者自然而然地讲出了神龛的民间传统意义和起源;在“罗汉崖谁雕神奇?”一节中,将悬崖上的“罗汉”与普通罗汉像相比较,带出了“雁成罗汉”、“蝙蝠罗汉”等引人入胜的传说,显示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熟稔等,这都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人文素养。
有了如此深厚的文学功底,书中的诗化语言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指纹石是巨人手印?”一节中,我们听到了这样充满韵味和历史感的解说:
春梦无痕,但风流有痕。沙泥逐风影、随水波,纵然乘风破浪而流浪,也终风停浪息而栖息。由此,沙泥雕塑成了波痕。波痕一旦固化,成了岩石,就难以变形,记录下的风流即可千古。
这样的例子在本书中俯首皆是,于地学之中引进历史典故,于科学之中融入民俗传说,于说明文字之中点缀诗意语言,如此巧妙的揉捏拓宽了本书的知识容量和文化内涵,使之变得丰满而有张力,这是科普作品的应有之义。
要将不易传达的地学知识推向大众,作品的趣味和美感本是比肩的。但不得不指出的是,本书的趣味性有余,而美感不足。全书除了封皮和前两页有几张很小的彩图之外,正文中所有的图片都没有彩印,而且太小。在全民读图时代,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缺憾,使得本书不能瞬间吸引读者的目光,尤其是对彩图情有独钟的青少年读者。这也是本书在众多参选的“全国国土资源优秀科普图书”中显得很不起眼的重要原因。
世事均未有完美。无论是什么原因使本书出现了这样的缺憾,但作者抓住了文字这一关键支撑点,用恰当的体例和精妙的讲述使一本小书蕴含了远超其形制和重量的丰富内涵,这就足以成为后来者的榜样了。□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