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岛的海岸路星星之火谈起

来源:作者:于向阳时间:2014-06-05热度:0

说起青岛的海岸路就得先说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纪念馆,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纪念馆坐落于青岛市四方区海岸18号,该房屋营造于1904年,砖木结构,外墙为红色清水砖墙,蘑菇石墙基,属德式风格的建筑。显然北院和南院是不同的两种德式建筑风格,除了红色清水砖墙,北院的房脊比南院矮了许多,房顶上也没有三角形的通风窗口,用料显得简单了许多,间间都铺了木地板。旧址纪念馆全部房屋占地面积4069平方米,建筑面积840多平方米。
  海岸路18号也就是原嘉禾路29号,是西公司铁路宿舍南北院的北院,原系青岛四方机厂工人宿舍,当年铁路和“四机”不分家,都归铁路系统领导,几十年来四机的职工陆续迁出,铁路职工迁进,直至1956年四方机厂的职工全部迁出。1923年8月,中共青岛组成立。1923年10月,邓恩铭被四方机厂“圣诞会”聘为秘书,将圣诞会逐步纳入青岛党组织的领导之下。1924年3月,为便于开展四方机厂的工运工作,中共早期共产党员王象午调四方机厂任职,居住在该院内9号(旧址修建前为一谭姓铁路职工居住)。1925年2月,青岛党组织改称中共青岛支部。其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此领导了四方机厂、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并推动形成了青岛历史上反帝爱国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邓恩铭、王尽美、刘少奇、李慰农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先后在此工作过,传播马列主义,领导工人运动,推动青岛革命的发展。
  其实、海岸路是一条不起眼也很蹩脚的僻静小路,2008年奥运会帆船项目落户青岛赛区,青岛火车站重新改造,2007年初铁道部和青岛市政府把海岸路的四方火车站临时改为青岛铁路客运站。
  顺着杭州路公交线路来到“铁中站”,即可看到四方火车站站南头的铁路桥洞,穿过桥洞就是海岸路了。海岸路南起四方站南头桥洞,起点是国棉一厂;北至四方站北头桥洞,终至国棉二厂大门,从南至北不到一公里,
  海岸路本来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沙土路,除了有部分上车的旅客外,主要是一个铁路货运的杂货货场。四方站处于海岸路的中段,车站的两端便是卸货的货场,上个世纪50年代前,海岸路尽是各种运输煤炭和各种杂货的地排车、马车、小驴车、独轮车,他们受雇于各家货主,从四方站经海岸路运送到各家企业或单位,四方站北货场的货物则经嘉禾路(当年嘉禾路经海云庵朝西过四方机厂可达四方站)运送出去。
  嘉禾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因四方机车车辆厂扩建,把工厂以北的铁路材料厂划归了四方机厂,原本在两厂之间的嘉禾路西段被圈进了四方机厂的地理范围,使得嘉禾路29号、31号铁路宿舍成了“飞地”。铁路宿舍的居民购物和国棉二厂的职工上下班都要绕道南头铁路桥洞进出了,也就在这时,四方站前的马路命名为海岸路,之前曾叫过东海岸路,后改为海岸路,原嘉禾路29、31号的铁路宿舍改成了海岸路16号18号,现在海岸路已经打通了国棉二厂的厂区,和兴隆一路相连,并通辽公交车,这都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了。
  至于海岸路铁路宿舍为什么叫“西公司”,已经无可考究了,但是在杭州路上有一片四机宿舍叫“南公司”,是和“西公司”有渊源的。西公司是德国人留下的建筑,红瓦砖墙,圆顶窄长的窗户,高而陡的房脊,厚重的大门镶嵌着粗壮的铜把手,地基用的是石灰石,而不是用青岛地产的花岗岩,说明当时德国人图了方便,用修建铁路的石灰石做了建房基石。据说当时是住铁路工人的,时间长了逐渐变成了职工家属宿舍。南北两个大院一共住了六七十户人家,基本全是铁路职工,建国前还住有部分四机的职工,到了五十年代,铁路和四机分家,司机职工家属全部搬到了原小阳路(今人民路)四机宿舍,西公司成了地道的铁路宿舍。
  四方站两头的铁路桥,南桥是四方北岭沿杭州路捻转而下的四方河入海口,其中的两个桥洞,一个用于河道(北孔),一个用于走人和走车。河道穿越海岸路顺国棉一厂墙外进入胶州湾。四方站北头的铁路桥就没有南头的桥高大,因北桥下的小溪水流不大,有时常年干枯,桥下也不能通车,只是有些图近道的地排车夫或行人从桥下通过,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小溪穿越海岸路的桥面则是一段水泥路面,当时能有一块平整的水泥场子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夏日会有孩子拿着鱼竿坐在桥边上钓鱼,顺水而上的逛鱼,一个大涨潮足可以让孩子解馋。冬天则成了打懒老婆(陀螺)的好地方,一鞭子甩下去,懒老婆会几分钟旋转不停。
  现在海岸路铁路宿舍的两院,北院居民已经于修建前全部搬迁,整个北院已建成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成为青岛唯一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南院仍然属于铁路系统,但随着几辈人的传代,真正铁路职工居住的已经不多了,环境也相当破烂不堪,与北院的新颖极不相称。
  海岸路18号据四方机场只有一步之遥,据青岛一、二、三棉纺织厂也很近,对领导四机和日系纱厂的工人运动很是方便。对铁路东侧的四方机厂厂长院也仅仅是几条铁路,厂长院是一个满园桃树的静谧的院落,两层别墅式小楼也是德式建筑,有栅栏有院门,大概足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
  四方是青岛革命运动的摇篮。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坐落于四方区海岸路18号,是青岛市第一面党旗升起的地方,见证了青岛党组织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在纪念馆,我们看到老一辈革命家邓恩铭、王尽美、刘少奇、李慰农等先后在此工作过,领导了四方机厂、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推动形成了青岛历史上反帝爱国运动的一次又一次高潮,是值得我们子孙后代参观接受教育的红色基地!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