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浓郁的土家族风情画卷——读王图中短篇小说集《山在转》
来源:作者:谢开军时间:2014-06-01热度:0次
以清明无邪的眼,观察社会;以无渣滓的心,领会世界。若干年来,王图坚守着自己的特色:写来凤、写咸丰、写恩施,写土家族人民的生活。
中短篇小说集《山在转》如同一幅幅浓郁的土家族风情画卷,来凤的农事、医道、山歌、谜语、哲理、方言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来凤方言增添了小说的地域特色
王图为了表现地域特色,多次用到了来凤方言。在中篇小说《王药客》中用了三次,在中篇小说《山在转》、《寡妇与农电工》中各用了一次。
1、《王药客》:当母亲看到玉明走进屋里,好像是换了一个人,扶着床枋撑着站起来,自言自语地说,玉儿,饿了吧?
2、《王药客》:他从床上立起来,一拳打在床枋上,把酣睡的文焕儿惊醒了。
3、《王药客》:对于采回的药材,杨玲儿再累再忙,总要把药材分类整理得行行到、点点落。
4、《山在转》:农会主席万万没料到陈山会如此杵食他。
5、《寡妇与农电工》:细伢看从小,马儿看蹄爪,从小吮笔筒,长大气势宏。按迷信说法,小孩子周岁,看他先抓什么,可预测将来的发展。
“细伢”、“杵食”、“床枋”、“行行到”、“点点落”均属来凤方言。“细伢”即小孩;“杵食”指略带讥诮地反驳;“行行到、点点落”指办事细致,归类到位;“床枋”指旧时木床的一部分,受现代文明的冲击,来凤已很难再见到旧时的大木床。
二、哲理性的语言让人思索
在王图的小说中,总能发现一些充满哲理的语言,让人思索。
1、《师姐》:“眼睛放电,不能为伴。”这是老年人教给后人识人的一种方法。
2、《王药客》:蛇咬三代冤,狗咬畜牲人(指对头人)。
3、《王药客》:大写壹,下面为什么是个豆字呢?表明古人识字是从数豆子算账开始的。
4、《王药客》:年少时不能好吃懒做,年青时不能人穷志短,年老时不能攀龙附凤。
三、引用谜语,为主题服务
1、《王药客》:大哥在天上望月(天狗),二哥在游山捕猎(野狗、豺狗)、三哥在坎中戏水(土狗,一种头部似狗的小昆虫),四哥在家中待客(家狗)。
作者引用谜语,然后说出谜底,从中拈出“土狗”,为作品主题服务,土狗是治疗伤寒的药材,利尿、消肿、解毒。
2、《王药客》:笋子尖尖,南瓜圆圆,菌子打伞,蛾眉豆划船,辣子红艳艳,茄子艳艳红,苦瓜生疮,冬瓜长毛,豇豆成双。
一群小孩子来猜谜,全部答对的只有王伟一人,以此突出王伟聪明过人。
四、原创或引用山歌,增添作品的美感
1、《奔腾的葩坪溪》:
(女唱)
小小鸡公你莫雄,
一脚踢你进鸡笼,
两天三天不喂你,
看你采雄不采雄?
(男唱)
小小鸡公我要雄,
半月不喂踢鸡笼,
碰到鸡公要打架,
见了母鸡要采雄。
2、《青岩窝窝》:
(男唱)
不怕田里冷冰冰,
想着阿妹热腾腾,
盼着秋后数票子,
搂着阿妹进洞房。
(女唱)
高山修屋不怕风,
有心恋哥不怕穷,
只要哥妹情谊好,
冷水泡茶慢慢浓。
3、《山在转》:
情哥山上打响岩,
姐在屋里洗碗筷,
只因公婆看得紧,
借口担水会郎来。
五、对医道、农事的描述极见功力
观察,观察,再观察。作者对医道、农事的描述极见功力。
1、《王药客》:山里能救命的贵重药材是观音菩萨所赐,生长贵重药材的地方往往有毒蛇盘绕,心不好的人从药材边经过也不会发现。
2、《王药客》:散血草,春天时叶子表层绿茵茵的,而背面像血一样红。捣烂后有止血、散血、消肿之效。眼睛患了角膜炎,把散血草捣烂可当眼药。
3、《冬梅的心事》:挺拔高耸的密林里,无数枞树干上留下刀口,有的像一轮蛾眉月;有的像一轮上弦月;有的刀口雪白,下端凝固着米粒般大小的颗粒,树上流着鱼肝油一样的液体,像万能胶一样粘手。
4、《奔腾的葩坪溪》:上酉水边的葩坪山,要走几百米溜滑的黄泥巴路。雨天的黄泥巴又滑又硬,就像走进了溜冰场,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在这一幅幅浓郁的土家族风情画卷中,结尾最为精彩的作品,当属中篇小说《寡妇与农电工》,王图尝试着用了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充满了讽刺意味。男主人翁向新被评为全县综合治理先进个人。某领导给向新颁奖。领导说:“向新是好人,是一个合格的村主任。他的村干部我们是舍不得免职的。但国家电网看上了他,我们就毫不犹豫地放行,在这里我祝贺他!”事实上,这位领导就是打压向新的幕后指使者。
在这一幅幅浓郁的土家族风情画卷中,个人以为,最厚重、最成功的作品是中篇小说《王药客》,作者用诗人的热情、思想家的气质、宗教徒般的悲悯叙事,描述了王氏家族的奋斗历程。
(首发于2012年1月31日《湖北电力报》第3版文学副刊)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