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回家的路
来源:作者:方鸿惟时间:2013-10-15热度:0次
寻找回家的路
——读高洪雷《另一半中国史》有感
如果有一条路,可以走进历史,那么这条路的名字应该叫做:史书!
纵观我国的历史,大开大阖、低吟浅唱的,无非是以汉室江山唱主角戏的中原史。但对于中华大家族来说,同样拥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少数民族,本应该占据半壁江山,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史学家们尘封太久。少数民族史要想回归祖国发展史的怀抱,用文字、音像的形式体现在教材中、落实在科普读物上、根植于国人的传统思维里,就像一个迷路在外、漂泊久远的游子想回家一样。
迷路的人想回家,必须找到一条回家的路。
山东作家高洪雷所著的《另一半中国史》,为少数民族史走进中华史的大宅院,开辟了一条回家的路。在书中,那些洋溢着野性、力量、凶悍、豪迈的一个个名字,如匈奴、戎狄、突厥、蒙古、契丹,还有些稍显诗意的名字,如楼兰、柔然、月氏、康居、黠戛斯等,这些或影响、或融合、或改变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草原帝国名字,在现代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及历史文献中,鲜有所见。但在《另一半中国史》中,这些曾经辉煌无比的名字却是主角,而且独立成章节、前后相呼应。那些遥远得像浩瀚星辰中的颗颗明星,在作家自认为是“历史纪实散文”的书中,闪烁着熠熠的光芒,供我们去欣赏、去思考、去追问!
从2012年龙年伊始,到2013年蛇年国庆,我跟随着作家的笔触,穿越“秦时明月汉时关”,进入了一个镶嵌着穹庐、翱翔着雄鹰、奔驰着骏马、摇曳着驼铃的茫茫大漠,打开了一个个尘封的民族宫殿,探寻着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古国。
翻开《另一半中国史》,金戈铁马便扑面而来。那些在草原上任意驰骋的英勇骑兵,在马背上打着呼哨,马鞭扬起,马蹄声中,“卷起千堆雪”的草原帝国匈奴,昙花一现的游牧帝国柔然,踏平拜占庭的突厥帝国,柯尔克孜雄鹰黠戛斯,逐水草而居的契丹,席卷欧亚大陆的黄色狂飙蒙古,沉静千年的绿洲神话楼兰,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走入了我的精神家园。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和荒芜人烟的茫茫戈壁上,英雄横空出世,帝国此起彼伏,他们以马蹄为笔,前赴后继地书写着一页页波澜壮阔的民族发展史诗。
跟普通史书不一样的是,《另一半中国史》摒弃了史书中的刻板和教条,揉进了相对轻松的写作手法,这就让这部55万字的“大块头”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吃力。
纵观全书,作家不单单为了记述而记述,对历史的反思、叩问,一直贯穿于各个章节。
拜占庭是中世纪文明的一颗明珠,面对拜占庭的灭亡,作家深刻地指出:如果一味躺在光辉灿烂的遗产上,无力冲破阻碍发展的桎梏,就会成为一个陈旧的、萎落的历史文物,灭亡的命运也就难以避免。而对于曾经驰骋无敌的女真人的覆灭,作家认为,对于任何民族来说,倘若不能冲破传统的羁绊,一味地沿袭旧制,妄自尊大,看不到外来文明之优长,不懂得取长补短,那么这个民族注定是短命的。而冲破传统、革新时弊的前提是思想解放,个人的思想解放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群体的思想解放才是整个民族昌盛的希望。
这是多么振聋发聩的深刻反思!
鲜卑、匈奴、羯、氐、羌“五胡”内迁,后人认为这一事件改变了古老汉族血统的纯正,于是被史学家恶意冠名为“五胡乱华”。作家不禁叩问:这个世界上最有用的东西都是杂糅而成,最睿智的思想都是碰撞结合的产物,最丰收的庄稼都具有杂交优势,最聪明的民族都是融合的结果。提出“五胡乱华”的史学家们,你们的目光该是多么地肤浅?
徜徉在《另一半中国史》中,我经常被作家自然流露的情感所打动。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民族的狭隘性,在我国民族史的浩渺烟云中,许多古老民族被残忍地永久灭失。“突厥在中国版图上的消失,连同业已远去和消失的匈奴、柔然……不然,中华民族大家庭何止56朵鲜花?”作家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看来,学会吸收,学会包容,学会合作,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仍将是决定每一个民族生命走向的命题!”
对于拥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北洋舰队的大清,居然遭致甲午惨败,书中写道:难道这就是闪着丝绸之光、敦煌之光,修筑起长城,开凿出运河,创造了儒教、道教,融合了佛教、回教,同化了一支支异族入侵者的中国?为什么如今连小小的倭寇都能骑到我们的头上?作家愤怒地指出:是大清成就了日本的帝国梦!
除了这些沉重的笔调,书中更多的是流淌着智慧火花的短句。“道路往往在最直的地方拐弯。”“只有让你迷路的地方,才是你新的出路。”“有理想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当一个人脸向着太阳的时候,就看不见自己的影子了。”“小草虽然柔弱,连起来就能成为一片草原”……正是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句子,给本书增加了更多让人深思的地方。当你在书中随处都能读到如此精妙绝伦的句子时,你会认为这只是一部简单记述民族史的作品?
更为重要的是,作家还使用了大量比喻和拟人化的写法,这让整部作品在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寂寞沙洲冷”中顿时充满了诗意。“一个新王朝的影子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披着曙光,带着血与火蹒跚走来。”“暮色如铁锤般落下,锻打着满天苦涩的乌古斯人。”“在土库曼人丰衣足食的时候,身边的一个强盗正垂涎欲滴。”“羌和氐是两朵唇齿相依的姊妹花。”
《另一半中国史》还向我们描绘了一幕幕如诗如画的生动画面。“残阳如血,羌笛声咽,荒漠古道上,一支马队蜿蜒西去,凄迷不知所踪。”“一轮澄明的圆月孤悬在辽阔的西域,把一连串的绿洲城邦罩上了宝石般的荧光。”“羌历年的清晨,正值而立之年的元昊身穿白色帝袍,在阳光的沐浴下走上帝座。”“苻坚被流箭射中,撇下军队单骑逃回淮北,一路上,黄叶纷飞,惊鸿声声,坐在马背上的他须发飘零,瘦若秋风。”书中还不乏幽默诙谐的句子,“阿斗的裤裆再松,也不至于漏出这么一位雄才大略的英雄。”“一会儿你打过来,一会儿我又打回去,两国的边界线恰如一个傻子追完狗后呼呼喘气的肚子。”
其实,真正的历史,本身就充满了暴力、情色、铁血、柔情。“一代天骄”铁木真的纵横四海,“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壮志未酬的铁血男儿岳飞、“飞将军”李广的悲催孙子李陵,“胡笳十八拍”蔡文姬的婉转柔情,天高云淡的出塞昭君,是否真的像传说中那样自大的夜郎?……读读这本书吧,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民族史“回家”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在当下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在“快餐文化”充斥各个网站、报刊、街头巷尾的年代里,高洪雷没有盲目随从和跟风,促使他下决心创作这部明显吃力不讨巧的历史题材作品,是出于作家的良知,更是作家对历史的高度责任感逼就。
高洪雷说,创作《另一半中国史》的冲动来自于一次偶然,在一次演讲中,一位从事民族研究工作的专家认为,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汉满蒙藏回“五族共和”的口号,其中的“回”是指回族。而实际上,这里的“回”,应该指的是维吾尔族。民族研究工作者都出现如此的常识性错误,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高洪雷在参观内蒙古历史博物馆时,居然找不到有关草原帝国“柔然”的任何文字。“于是,我决定创作一部中国少数民族史话……串联出泱泱中华56个民族交往进而融合的瑰丽画卷。”“从此,岁月为我打开了一扇悠远而深邃的窗户。”
决定虽然做出了,期间的艰辛和困苦,却让高洪雷刻骨铭心。
写一本书,需要花多少时间?
这个问题有n多的答案。但在高洪雷那儿,为了《另一半中国史》,他从2001年开始,便“抛下繁杂的尘世喧嚣,避开正常的人际交往,远离诱人的灯红酒绿,一头扎进寂寥而幽深的中国少数民族历史园林。”为经得起岁月的检验,作者还一遍又一遍地翻阅历史典籍,中国的、外国的……为增加作品的现场感,他还走进了历史的山山水水,从蒙哥折戟沉沙的钓鱼城,到赫连勃勃威震四方的白城子;从文成公主远嫁的日光城,到乙弗氏自尽的麦积山;从细君垂泪的昭苏草原,到女真驰骋的林海雪原;从草木青青的昭君墓,到绿柳依依的姑苏城;从巍峨俊俏的天山,到风花雪月的大理……对于历史上鲜有记载的少数民族史,要想从一团迷雾中找到线索,并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顺序,这就像一个迷路的孩子,在苦苦地寻找着回家的路。
就这样,十年磨一剑,《另一半中国史》终于新鲜出炉了。虽然已经成稿,但书的出版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少数民族史是一个创作禁区,其中涉及许多敏感而纷繁的民族与宗教问题。历经艰辛,当高洪雷接到散发着草木气息的样书,“感觉就像当年接过经剖腹产而诞生的女儿。那一刻,望眼欲穿的我潸然泪下。”
写一本书,花了十年,那么,少数民族史,回归中华史的大怀抱,该用多少年?
这个问题,作家没有设问,更没有给出答案,但在书中,作家留下了一句供大家想象的话语,“锡伯人的经历告诉我们,奔腾而出的小溪固然是一道风景,但坚守深山的湖泊其实也是一种美丽。”相信读过此书的人都会掩卷沉思。
中华民族的历史,决不能只是一部中原史。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发出同样的声音。这从《另一半中国史》的一版再版,乃至多次占据书榜榜首的不争事实可以看出。
而让我们感觉欣慰的是,以此书为蓝本的电影《冒顿》已经进入后期杀青、大型电视记录片正在拍摄阶段,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将该书作为“好书”向社会推荐……
这样的一系列正能量,预示着民族史已经成功找到了回到祖国史怀抱的路,我们相信,民族史加入中华史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尽管归期还不确定,但是:
“只要心有脚,回家的路就不会太漫长!”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