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绿洲的生态恋歌
来源:作者:夏国刚时间:2013-06-19热度:0次
近读石河子市散文作家全宪章散文集《岁月三重奏》第一辑“山水情缘”(作家出版社),则明显感受到作者在情系山水的写作情韵中,自觉或不自觉渗透着一种生态化的写作诉求,在一个更为泛意的时代背景下为读者营造一个生态化的诗意世界。
一
生态化写作是当前我国文坛日益显现的一种文学发展趋势。其要旨在于考察和表现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往往体现为作者对生态(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危机的焦灼心态,吁求和谐社会和保护自然万物、维护生态平衡之价值观。第一辑《山水情缘》收录了“敬畏山水”、“走过风城的风”、“白杨森森揽风烟”等14篇文章。他寄情于山水,在山水中流连忘返,以朴实、简约的文字记录所见所闻,其叙述的对象有河水、山脉、白杨、野柳、石头、沙漠等景物,几乎是零散甚至琐碎的。但正是这看似琐碎的叙述,经作者精心的编织与缝合,为读者展示着一幅幅诗意盎然的“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的生态图景,并由此散射出令人神往的深刻的生态内蕴。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14篇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诗意的美感,而且洋溢着深刻的理趣。比如:“敬畏山水”一文通过古人对大自然山水的礼赞,反观当今社会人的行为和面临的生态危机,真切地抒发自己的对自然的生命感受和人文情理,试图找回人类对自然缺失已久的生命意识、悲悯情怀和人文精神,从而推进人们对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历史反思。《敬畏山水》一文并非直露式地揭示这一题旨,而是通过一篇篇娓娓道来的文字为读者讲述欣赏古代山水画生发的感悟。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走进作者的视野中,尽是山水峥嵘奇观,云海苍茫意境,林木幽幽情怀。在宏大浩荡的山水云际之间,很难发现人,仔细端详,人却是笔墨一点,渺小如蚂蚁,点缀在渔舟孤帆下,山溪小桥间。他为古人们在作画中对人的定位而惊叹。他写道:“为了不是人在山水面前显得过分谦卑,古人们便在画之意境上把人与山水融为一体,让人在山水间,浑然忘却身在何处,达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境界,让人在大自然中安稳和谐地与周围山水相处,方能显出这锦绣河山的内涵,这大概是古人在山水画中的弦外之音吧。”一番见解道明了古人作此山水画的动机,其画之意境是对中国古代先辈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好的解读。进一步延伸说下去,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由北宋张载首先提出的。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表达了中国先辈“万物同源,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同时亦揭示了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包容宇宙、开拓进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古人认为,人与自然在同一个浑然和谐的整体系统中,自然不在人之外,人也不是自然的主宰,人与自然天生具有亲和性。自然的包容和承载以及“义”、“道”、“仁”等精神品行被古人所推崇和认识,天地自然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和亲朋好友,而非对立性。接着作者讲述了南山跶子庙断崖下避雨的一段经历。他说:“所有的山峰在人们找它庇护时,它不会有一点恶意产生。”山知道人是弱者,山不计较人站在它峰顶而得意忘形的表情,却像慈父一样去呵护人们。回顾大跃进时代,人们怀着“人定胜天”的雄心壮志,去改造自然,结果矿山过度开采,林木疯狂砍伐,大湖盲目围垦,给山水之表之源造成惨烈的伤害。反观现实,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日渐隔膜,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的精神状态也自然地受到了影响,生态危机已触目惊心。在此背景下,让我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光辉思想,敬畏自然,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想“敬畏山水”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就在于此。
又如“走过风城的风”作者从乌尔禾魔鬼城落笔,善于抓住风城景物的特征,绘态状物、描绘意境、细致入微,引人联想。作者首先用俯瞰的视角看风城,用白描的手法描述风城独具特色的雅丹地貌景观:“高傲耸立的城堡,巍然屹立的巨厦,连绵的城墙,威严的垛口,从东边望去是中国古式的重叠楼台,从西边望去是有欧式雄阔的皇宫剧院。在层层叠叠的楼台上,褐色、紫色、红色、橙色的岩层时而并行,时而交错,凝结着色彩斑斓的地貌纹理,其间挤压着灰绿色的砂岩层,如一条青蛇标本,游走在所有建筑的沉默中。”作者由此发出疑问:是谁,是谁给魔鬼城造就了这座气势磅礴的城?是风。接着作者将风拟人化了,“风是这座城的建筑师,风也是这座城的市民,魔鬼城的传说只不过是城里上演的幻想片。”接着,作者运用地学知识,以文学性的语言生动而形象地叙述雅丹地貌的由来和形成的过程,并深入阐述风与风城的关联和互动的关系。风有只神秘的手,它制造实景也制造幻觉。风是风城的工匠,风撕扯着风城,雕刻着风城,这种雕刻进行上千年的岁月。“如此一年接一年,风的刻刀不断地剥离剔除经不住考验的东西,看着眼前风城中大大小小的城堡、宫殿,我在想,能占到今天的阳光下,他们要经历多少回风刀霜剑严相逼!”作者托物言志,以物喻人,以独特发现和新奇的感受,从不同的侧面营造了一个风的世界,展开一重又一重的联想。月光下的风城,长调般的凄厉不绝入耳;夕阳余晖下的风城,晚霞披挂城堡,天上宫阙金碧辉煌、笙歌缭绕;西北风聚集时刻的风城,风用沙子吹动沙子,用石头敲动石头,顺着早已勾勒好的线条开始打磨石城。白雪下的风城,城堡、烽火台一片银装素裹;他在用心倾听天地间雄浑的大风歌,想象风城的巍峨顿时化作一亿年以前准噶尔盆地白浪滔天的气势。他用自己的切身体验道出对风城的感悟。风是自然的呼吸,风打造了风城,风刻画人生的蹉跎岁月,风勾勒人生的足迹,硬风雕刻岩石,软风雕刻每个人的面相。层层递进地深化了“风能把人雕刻成英雄,也能把人雕刻成魔鬼” 的主题,其寓意深刻,给人以人生的启迪。站在风城的风里,闭上眼睛,浸在风中,倾听着风之韵,感受着风之礼,远古的风涤荡着亘古的魂,穿透了骨髓,吹走了气馁,把生活的重担丢在风中,随风而逝;把生活的苦恼丢在风中,与风同舞……
再如“白杨森森揽风烟”,这是一篇值得称道的抒情散文。文章开头首先引出小白杨“陪我一起守边防”的故事,进而展开联想,采用象征的手法描写白杨树,给白杨树赋予生命的体验和感情。白杨树象征着固守边防线上哨兵,象征着固守西北田野上军垦人的形象。白杨树显示着生机勃勃、炽热生命的特征,体现出军垦本色,白杨树见证着兵团发展壮大的历史。“白杨树是一种气质威严的树,是一种不容亵渎的树”。在石河子市开发初期,白杨树列兵般站在马路旁,成为城市绿色生命的先锋。“如果把那时的白杨比作一支支擎天之笔,那漫天风沙的抒写,就在勾勒描绘着今天青翠叠嶂的城市风光。”“白杨在乡下,白杨在风口。一身戎装,一身征尘。自信而执著地白杨如今在农场的大路小路旁。这里有牛羊欢叫着走过它的身旁,还有轰鸣的拖拉机、播种机走过它的身旁。这里棉花在静静地开着,麦穗在悄悄地醉着。”白杨树在风中舞蹈,以强大的阵容摇晃着风雨中的快乐。“白杨之魂,永远不离泥土的芬芳。”字里行间浓郁的抒情意味,深沉的哲理思考,向我们呈现出一棵具有雄浑力量和迷人魅力的白杨,一个生动感人的军垦人形象。正如一首诗说得那样:“白杨举起繁茂的绿叶,深情地吐绿,摇曳在风中吟唱,我岁月的葱笼,舒展在白杨树的枝干上,风雨洗不掉我乡土的本色哟,我把纯朴与勤劳描绘在异乡,乡土在我心中,是一块永远迁不走的泥土,我年复一年感受这不绝的绿意,至到两鬓如霜。”我们可以从白杨身上领悟到一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奋进”的兵团精神。
二
全宪章散文散射出深刻的生态内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对军垦文明的彰显。军垦文明是贯穿《岁月三重奏》第一辑“山水情缘”的一条重要主线。在这部散文集中,几乎每一篇文章均无不烙上了军垦文明的印记。这种印记并非体现为对“刀耕火种”式场景的直接渲染,而是通过绿洲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的点滴描绘,深情烘托出现代农场田园牧歌式的军垦文明风光。这是对军垦文明最恰如其分的诠释。因为从某种意义来说,军垦文明从屯垦戍边演化而来。在那个屯垦戍边的年代,以老一辈为先驱的兵团人,一手拿镐,一手拿枪,在亘古荒原上燃起第一堆篝火,拉动第一道犁铧,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保卫边疆,开荒种田,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建起了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其一草一木都有血汗凝成。营造了一个友爱、互助的人文环境和和谐、平顺的自然环境,并承载着丰富的军垦文化的内涵,绿洲从此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今要倡导的军垦文明实质上一种生态文明,即人与自然关系处在一种和谐而友好的状态。而作者的笔下描绘的绿洲山水正是这样的一个祥和、安顺的乡村乐园。作者对军垦文明的彰显便是对生态文明的呼唤。在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今天,我们要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能够爱护和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而生态文明必然引领我们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二是对亲近自然意识的渲染。亲近自然是贯穿《岁月三重奏》第一辑“山水情缘”的另一条主线。这条主线更多的是以对山水的礼赞而衔接而成,如“玛河水”、“山间,那一抹青岚”、“敬畏山水”、“宁家河”等篇章,以其对山水景观的深情赞美而让读者深深沉浸在湖光山色的美感之中。在我们的身心中,留下了接受大自然洗礼的记忆,带走我们在尘世的污染和俗气。“抚摸水吧,手在水面上滑行,或者让水在手里蠕动,会有难以言喻的快感;倾听水吧,水在我们面前叮咚、或淙淙有声,我就找到了生命的知音,并且连呼吸也和水声共鸣了。” 他的笔墨饱含着深情,发出殷切的呼唤,“水把涵养给了人,情切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将被水的灵魂所吸引,依靠帆在风云间行走,从山脉到平原,从路途到心灵,去拥抱自然,体会“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
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是散文的最高追求。一种完美和谐的的形式往往可以给予文章题旨和内容最强有力的渲染和烘托。《岁月三重奏》第一辑“山水情缘”无论是叙事的言说方式,还是写作的风格手法,抑或是字里行间的意境氛围,都为展现这部散文集整体生态内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语言的支撑。第一辑“山水情缘”的语言可以用“三平”来概括,即“平缓、平和、平静”。在这部散文集中,既没有叱咤风云的高调呼号,亦没有锋芒毕露的犀利言说,有的只是作者娓娓道来的语重心长,一种类似于拉家常的喃喃细语。正是在这种“三平”式的喃喃细语不仅让人感觉到其语言本身的自然、和谐,亦为充分展示这部散文集那种自然、和谐的生态内蕴提供了最完美的支撑。读者通过这些语言的阅读,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每一篇文章中所蕴含的生态之美,以及字里行间中充满着的内在的安详和人生的智慧之美。语言的生态特色与其内容的生态意蕴相得益彰,和谐统一。
二是风格的支撑。拟人化的写作风格成为第一辑“山水情缘”最突出的闪亮之点。在这部散文集中,比喻、象征、拟人化的写作风格贯穿全书,无论是山水草木,还是石头风沙,都被赋予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动感。在作者笔下,一切自然的物都变成了有思想,有智慧的人,经过语言的编制,形成一幅幅“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的生态图景。如“宁家河贴山而行,半是山韵,半是水情。温柔在那边,水流款款而下,划出的波纹如少女的裙裾,贴着山跟跟,掩面疾走,好轻盈;粗犷在这边,几块青黑色的圆山石,硬要让水裙撩起半天珍珠,撒在它身上,然后顺着光洁的肌肤流下……”在这里,作者从人文关怀的维度入手,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宁家河流动的形态写得绘声绘色、独具风采。既具有气势恢弘、威严厚重的男性美,又具有风姿绰约、温柔淑静的女性美,生动地表现了宁家河的外在形貌和内在神韵。诸如此类的表现手法在文集中比比皆是,已成为充分展示全书整体生态内蕴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三是意境的支撑。全宪章这部散文集素以诗化意境见长,字里行间充盈着空灵、曼妙的诗意境界,这种诗意境界的形成来自于语言和风格的双重营造。品读其间的每一篇作品,读者可以真切地体会到文章中所弥漫的那种浓浓的自然、和谐的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境界的主要作用之一便是对文章内蕴适当的恰如其分的渲染和烘托,其诗化意境在神形表现上与文章内在的生态蕴涵高度统一。
言为心声。创作格调的形成往往是创作动因的一种延伸和弥漫。《岁月三重奏》第一辑“山水情缘”能够在日益喧嚣浮躁的当代社会背景下,以平和从容的笔调细致展现出一幅幅自然、和谐的生态图景,首先源于作者对绿洲这片沃土的眷恋,其次是源于作者的人文的意识、悲悯情怀和体恤心态。可以看出,作者因文学的熏陶和浸润的缘故,始终保持文心的纯洁,以平和淡然的态度去写作,真情地流露自己的心灵世界。正因如此,作者才能更易于在山水游记的叙事中展现自然的静美和生命的睿智。倘若能在“山水情缘”里更多地融入一些忧患意识,警醒意识,让读者在享受审美愉悦的同时多一点反思和自省,那么无疑地,这部散文集的思想内蕴将会更加深刻和厚实。然而,基于对绿洲沃土深深的爱热和眷恋,全宪章已经用文字尽情书写了一曲穿行绿洲的生态恋歌,并为散文的生态化写作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写作前景,这既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超越。我们有理由对作者有更高的期待。
人物链接:全宪章:现为兵团作家协会会员,石河子作家协会副主席。年轻时当过农工、矿工、教师,自幼爱好文学艺术,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酷爱文学写作,业余时间致力于文学创作,40多年来笔耕不辍,共创作出100多万字的散文、小说、诗歌作品。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