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田学国小小说集《失踪》(附《失踪》)
来源:作者:胡禮忠时间:2013-05-11热度:0次
浅读田学国小小说集《失踪 》 (附《失踪 》)
底层焦虑中的人性寻找
----浅读田学国小小说集《失踪 》
胡礼忠
笔下的人物总能引起人的同情、愤怒、或是叹惋;在充满智性、充满反省时又具有了描绘时间流逝的艺术才能及面对生存时沉静深思的性格。近年来田学国痛拾“冷门” 小小说创作并大见成效,有“换角度”、“上班”、“特权”、“失踪” 等上乘作品上了<<大河>><<贵州文艺>><<四川文艺>><<江西日报>>。其“失踪” 并受到编辑专评,我读了他的小小说集,他叙述的角度、技巧、结构,人物形象,作品内蕴的思想内容等让我耳目一新,让我倍感精短文学作品的精彩与亲切。
一
泰戈尔说“人类是冷酷的,而人却是善良的。”应该说他的生存处境平稳顺利,没有太多的故事性和曲折性,就是这种宁静和平淡提供了一个往平淡深处观察思索的巨大空间。他擅长心平气和地从生活常态平谈中看出其中的不平淡,解读这种平淡的内蕴的东西,也是他的艺术风格所在。他往往用平稳、波澜不惊的手法和视角来描述底层常态和被人容易漠然的部分,这种近乎平淡恬静的描写远超过那种词句上的雕琢,大起大落,惊心动魄的构造手法高明得多,体现一种平淡中的深刻;散漫中弥漫着批评的疼痛,精短的文字中体现到生存哲思反省时的智性光芒。底层是他熟悉,也是他最关注的层面,他一直就是生活在底层,使他有机会,使他更有耐心寻找这种熟悉环境中人与物事,倾注他的同情与理解、突出他内心的脆弱与焦虑,对纠缠不清的烦愁和矛盾自私的人性在熟悉中理解、同情中有更犀利的批判;总怀着对乡土伦理、道德溃败时的无奈或反思或对抗又并期望着,在二元文明的冲突中,试图突围自己的思考和饱经磨难的人性。可以看出他彷徨于认同的乡土、族群与不认同乡土族群、以及徘徊其间在这个乡土、族群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他用平淡而简捷有力的文字鞭苔着灵魂,剖析着人性的弱点和生存的迷茫。笔下的母亲、儿子、女儿,小姐、局长、教师、小公务员等等底层人物形象,在他笔下被推到了错综复杂的社会结构中,他们面临着这个物欲世界的隔阂和选择,面临功利、物欲、欲望泛滥中的世情、人情、亲情以及自我的矛盾时灵魂的自觉定位,或喜或悲;或讽刺戏谑……让笔下的人物在这系列矛盾和纠葛的缝隙里完成各自人生的行走,走出一个个令人捧腹的喜剧和令人心痛的悲剧。也许读过他这些小说,你会有短暂的快乐或是辛酸,在面对灿烂时或许是漂浮的世事悲苦;在岁月如歌,时间如炬的场域中,越来越多产生对自己人性的怀疑、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怀疑自己的命运归属,怀疑不间断的写作也许是在生存中对我究竟是谁的解答、去最终发现自我和接纳漂泊的自我。
二
他的小说中有种潜在的完美,我没有广告商人的蓄意和推拉,在每读一篇都会产生新的联想与意蕴,欣赏作品富有断片气质和语言生动的形象、而让心游离于小说的经络中,这可能是他小说魅力的所在,他的语言简洁优雅,节奏明畅,蕴含着智力和张力(品酒、特权、上班等),在阅览小说的氛围里,让人感到了小说真实的背后更深层次灵魂的坚挺。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我喜欢微短小说,并没有反对别人去啃又臭又长类型化生产的长篇。或肉欲、性事,暴力、肉刑渲染的巨制。经典在这个时代少了,譬如象《红楼梦》、《水浒传》、《静静的顿河》、《百年孤独》这样经典少了,倒是把《一件小事》、《河豚子》、《田寡妇看瓜》、《命门》、《陈小守》、《奇遇》等名短篇一读,感到了短的魅力、精彩。毕飞宇说“短篇小说的本质其实不在短,而在于它有味道,品尝味道需要时间,也许还需要智慧”,田学国的小小说值得一读,他小说里不乏对人的表象和人性的描写,似乎散淡而悠闲的笔墨减少了许多文化上的厚度与深度,但给予文字的力量诱惑,足让读者带来不期而遇的新奇与艺术魅力。我想说,他小说成功之处在于他有着精细构思与精细的描写,他塑造大多是底层生活、生存着的人们的镜像,他触及的人性高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狭隘的民族文化的局限,小说中人物形象、经历、情感甚至小小细节都会令人产生共鸣,因为这些抗争在底层生活生存中的人事和冲突在他们身上可以找到抗争的痕迹和欢乐苦痛的踪影。他所坚持的小小说创作,我想引用德谟克列特的话说“简约,对于一只蜗牛来说,是最优雅的风格。风格的价值就在于履行一种潜藏的原则,蜗牛正是因自身特点具有了其生活方式和认识的原则”。 我想这应该是类似于作家自己独特的、符合于想象力创造规律的特质。深入他小说的主题和剥离小说内核时,发现他的作品描写中有一个充满对立、冲突、溃败的体系时,充满了具象与隐喻之间存在明显张力的语境”。用心读他作品,他的生活与写作表达了他的细致、忠诚、耐心、谦逊、独立自主的品格。这在他作品“局长和酒”“大年夜”“ 失踪”“上班”“ 厨艺” “谢谢小姐” 等篇什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余世存说“我们社会最近一轮启动的现代化,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我们换笔都已经换了几代人,几代人见证了发展的浮躁、异化、创伤和罪恶,却少有作者做“灵魂的工程师”,少有作者视读者为朋友,少有作者提携读者成为审断或亲密接触这个世界的主义、爱人”。也许在这个时代,要求作家从人性、生命、爱情等一类角度去审视自己手中的笔和真诚的内心。我不必为他的风格和写作找到什么名家大牌的血缘,我倒喜欢他小说中有他独立的结构,叙述的线条色彩、气味等。
我喜欢他那种简洁独立的描绘状态,让我感到了描绘状态时充斥灵性时可感可触的视角与动感时撕裂与重组的意识。让每个情景和细节在人的阅读中留下痕迹接近于内心的活动本质。找到真正自我,完成现代性创伤的自我疗救,重拾社会的生活意义下的生存信心,守住道德标准,维护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一个作家应该做到真诚地写作,向下向后沉潜,发现底层强悍的生命力,向后温故来处,实现内外伸展,发现人心的柔弱与微妙,自然和人和谐生存的美妙。集体无意识的施虐状态下恶的可怕力量,伦理美德的坚守的悲惧和痛苦在平淡的语调下遮掩世俗的反讽,世俗被颠覆的力量打击我们的自信心,(对人格精神的巨大伤害,人的心理病态和社会病态,沆瀣一气,形成一般庞大的社会心理氛围。)这是可怕的摧毁力量。特别是“上班” 作品所蕴含的乡村伦理道德的溃散、村民集体无意识之于乡村传统美德的对抗和消解;一个女村民化身传统伦理持守对抗的寓意,让我灵魂震撼于人性原初的纯敦与美好。俄罗斯著名作家扎米亚金曾经论述“……真正的文字不是由那些忠于职守、政治上可靠的官员创造的,而是由狂忘分子、隐士、异教徒、幻想家、叛逆者,怀疑论者创造的” 。读维•叶罗菲拜夫《和白痴一起生活》(一九八九) 等作品,就会相信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可怕力量(挣脱传统美德监控)。
三
讽刺性小说叙事往往没有最终的解决,小人物们的烦恼无穷无尽、又代代相传,发迹变态者会随时跌回到起点,追求实现了却发现甚至比当初更空泛。在他作品集中,这类作品表现人的低层次欲望,描写琐屑的生存,使这些灰色的题材叙述引人入胜;对生命的困惑、生命的匮泛、生存的尴尬又是小说叙事的原动力,而产生强大的动力需寻求叙事的解决。从田学国身上我们可以寻找到底层人一种自由的劳动,自尊人格时焦虑矛盾时产生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追求时的魅力。在他反腐的小说中“换角度”“特权”“ 大伟升迁记”“ 不再加班”“我不怕她”能做到故事精彩、情节完整巧妙、人物形象生动,写法平淡中显出精到,有种自然而成熟的艺术表现功力。把底层官员的生活写得生动,轻松、幽默、诙谐,官场人际关系的黑洞,官员生活的堕落与心理变态,可谓精妙有趣。他的小说题材涉及人生、社会、爱情等方面问题,无论对社会还是婚姻家庭的审视,总在主动把握男女情感欲望与人性道德的冲突。作者撕下现代文明虚伪的外衣、露出人性赤裸裸的欲望与丑恶,对现代人进行着无情解剖和批判;并在描写人性情感欲望中有了自己的观照与评判,而自己是机智中庸地解决人性丑陋这一问题的,完成了真、善、美写作使命的探索。
在当今社会的小说,题材和主题处理方式趋同的情况下,要求作家要保持独立的思想品质,找到情节叙述的精妙,主题及故事的新意。从他作品中,读到他的艺术追求与努力,对艺术的尊重,对细节的追求,巧妙叙述,故事取舍,情感操纵及平实的语言风格下作品寓意及内涵,通过他对现实的人的异化,人性的分裂与流动的描绘,管窥到社会问题的折射和对命运的思考,欣赏到他的人文情怀。评论家雷达说“我一向认为,短篇小说最能见出一个小说家的语感、才思、情调、气质、想象力的水准。有些硬伤和缺陷,在长篇写作中或可遮盖过去,一到短篇,更裸露无遗。”我想,不必讨论短篇小说短到何种程度,关心的是小说不能只对生活如实的描述与呈现,而应是深入体验生活。深刻挖掘人物内心,发现人表象背后更隐蔽的人性真实,揭示社会、人物命运、性格与心理等因素之间的必然与偶然。如在他作品“化验”“ 共伞”“ 小镇茶香”“ 生命”从他选择的画面、细节、对话、动作却能很好突出主题,点出了人物性格特征。寻找一种精神的出路,善恶、乡村伦理道德的变迁与沦丧。小说虽短,确极富张力,张扬着人文的力量和悲悯情怀,达到小中见大的目的。
汪曾祺曾讲“小说最重要的是思想。思想就是作家对生活的看法、感受和对生活的思索。”在作家作品里,应拒绝作品的粗鄙化倾向和类型化生产,不能动不动就是性与暴力的描写。摒弃笔下只有动物的本能,人间的冷漠和人性的粗糙。昆德拉说“现代小说是对人类存在的活性之思,是对人类的基本存在状况的探索与思考。”作家在追求客观真实再现,追寻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时候,寻找生命价值意义与幸福价值,这是当下社会状态中民众心理惯有的现象。写作是难度的挑战,田学国需要广汲短篇名家对生活的观察、写作手段、题材选择目光等营养;加强自身文化的素养,写出题材出新、内容出新的好作品,我期待着,也是读者所期待的。
2013年5月2日于雅风斋
失 踪
田学国
农历腊月十九这天下午,张三从红十字医院回到家,看见客厅的茶几上放着一盒录象带,录像带侧面的兰色标签上印着两个字:失踪。
张三不知道是谁借回来的录像带。张三打开电视,把录像带推进放像机。是电影。片子没放完,张三已经泪如雨下了。是一部日本片。讲述名古屋的一个摄影师由于久病不死,倍受家人的嫌弃和冷落,在一次圣诞晚会上摄影师意外失踪,失去亲人的家属才知道摄影师对他们多么重要,他们经历艰辛终于找到了摄影师。
这个摄影师的遭遇和张三惊人的相似,只不过张三没有失踪而已。跟片中的摄影师一样,张三曾经是家庭的顶梁柱,它的喜怒哀乐就是家人的喜怒哀乐,他一次小小的感冒都会惊动全家。在他生病的最初岁月里,家人给了他足够的温暖和关怀。但他的病一发不可收,他患上了十一种慢性病,他因此失去了工作,地位和收入,无边无际的医药费使家庭陷入贫困的边缘,他永无止境的咳嗽和间歇性的大小便失禁,把家庭搞得像病房和公共厕所,家人终于开始表现出厌烦,嫌弃和冷落。
张三无法让家人像当初那样爱他,他知道他连累了他们。也许正如这部片子讲述的那样,只有失去张三,他们才会发现张三对他们有多么重要,才会像当初那样对他关怀备至。
晚上全家人围着饭桌吃饭。张三打开电视,把那盘录像带推进放像机。张三捧着饭碗坐在沙发上,观察家人的表情,他预感将会出现感人的场面。可是家人无动于衷,他们一边看片子一边谈笑风生。张三担心他们听不清那些感人的台词,把电视机的声音调得很大很大。但是家人说笑的声音更大了,哥哥和嫂子甚至他踏着片中感人至深的背景音乐跳起了四步。
张三十分震惊。他想用片子教育家人,唤醒他们的良知,哪知道他们跟摄影师的家属一样,不见棺材不掉泪,只有不幸真的降临,他们才会如梦初醒。想象自己失踪后,全家人四处寻找,痛不欲生的情景,张三不禁黯然泪下。他不愿意让家人经受这样的打击。
第二天中午,全家人一起吃中饭,,张三再次播放那部片子,全家人依然无动于衷嘻嘻哈哈时,张三决定失踪了。他要让他们尝尝真的失去他是什么滋味,他要唤醒他们的良知,是他们逼他这么干的,他不是没有给他们机会。
农历腊月二十这天下午将要过去,傍晚就要来临的时候,张三神秘的失踪了。其实张三没有走远,他对自己的失踪的日程作了十分周密的安排。他带了一身换洗的衣服和足够一周吃用的药片,干粮和钞票,来到郊外护城河边的茅屋。那是祖父生前买下来钓鱼用的。家人都知道这个地方,特别是家里的女人,受了气就喜欢到这个小屋睡两三天。张三知道要不了三四天,家里人就会在小屋找到他。他不想让他们找不到他,他的失踪是手段,不是目的。他不想在春节即将来临的时候,让全家人哭得死去活来。他只是想让他们知道,他们不能失去他,他们不应该冷落他,仅此而已。
农历腊月二十六,张三失踪后的第七天,邻居马良找张三借止痛片,张三的家人才发现张三失踪了。大家仔细一回忆,张三失踪已经七天了。其实张三失踪的当天晚上大家就发现张三不见了,只不过没人点破罢了。当马良来找张三的时候,最初惊呼张三失踪的是张三的嫂子。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左邻右舍。她对邻居们说:“我们家张三失踪了。说他神经有问题吧,这回真的出问题了。”张三失踪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张三的家人张罗着找张三。第一个嚷着找张三的是他的嫂子。她根本没去找,她去美容院做了一次面膜。她回到家已经是深夜了。她说:“我鞋都跑破了,我找遍了车站,码头,医院,茅房等一切可能去的地方,没有发现他。”第二天去找张三的是他的大哥。他没去找张三,他利用这个美丽的借口到郊区的宾馆开了一个房间,不慌不忙地跟情人干了四次。大哥回家往床上一仰说:“我累死了,我跑遍了大街小巷。”张三的弟弟跟父亲要的打的费,他说要浏览全城张三可能去的所有地方。他用这笔钱钻进一家网吧,跟一个不知是男是女的网友聊了十个小时。张三的父亲说是去派出所报案的,他在派出所详细咨询了一个人失踪后什么时候生效怎样注销,然后去蒸了个桑拿。只有母亲是真的想去找张三的。她走出城门,看见护城河边的哪个茅屋,想到张三回来后全家又被搅得不得安宁,转身又回了家。一家人找了几天没找到,大家证实了张三真的失踪了。
农历腊月三十晚上,大雪纷飞。张三终于走出小屋,他想回家。实际上,他失踪后的第三天,家人没有到小屋来找他,他就知道他们根本没找他,他就是知道他们实际上希望他失踪了,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过度的悲愤使他的病情雪上加霜。想象自己回家后将会遭遇家人更大的冷遇,想到自己在也不愿意跟这样的家人共同生活,他忍着病痛卷缩在小屋里。他所有的病都发作了,他的药和干粮已经吃光,钞票也用完了。在离家仅几百米的桥头,张三看见全家人正欢天喜地地在挂着小灯的屋檐下放爆竹,放烟火。在烟火的照应下,张三看见自己那张旧式板床被搁在东山墙上,他一眼就能认出那张床。那张床的床柱上系着根红绸子----今年是他的本命年。
张三泪流满面。想到自己突然出现后全家人可能出现的场面,张三没有勇气往前走,不忍心往前走,他拖着沉重的身体,消失在漫天大雪中。
著名评论家杨宁:
读完这篇小小说,人们大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感觉作品晦涩朦胧,很难一下子读明白,所以也就不能一读就被吸引。的确,这篇小说的创作特色在总体上是充满戏剧性、夸张性甚至是略带荒诞性的叙述与细腻的心理和细节描写相结合,这就要求具有区别于阅读一般现实主义作品不同的审美意识。读者只有耐着性子仔细读完有时细腻到使人感到厌烦、单调、滞重和臃肿的叙述。如《克尔萨斯的下半夜》 ,并反复地思考、联想、咀嚼回味,才能体悟出平时不很明确,而现在确切感悟到的东西。这种感悟少了会心的微笑、温馨的浪漫,更多的是一种黑色的幽默和沉重的辛酸。
《失踪》即是一篇读后令人沉重压抑、有颇多深思的作品。小说情节很简单,主要写受到家人冷落的张三为了重得家人的关怀,在录像带的启发下,离家失踪,以期唤醒家人的良知,最终却未能如愿的故事。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将张三在这样的处境中的孤寂无助、孤立无援,以及内心的痛苦和精神所受的种种创伤淋漓尽致地写出来了。
作家笔下的这个社会,是一个充满功利色彩的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缺乏同情心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张三可以说是这个人性异化的社会的边缘人和牺牲品。正如卡夫卡《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的遭遇一样,“张三曾经是家庭的顶梁柱,他的喜怒哀乐就是全家人的喜怒哀乐,他一次小小的感冒都会惊动全家”,然而当“张三患上一种慢性病以后,他因此失去工作、地位和收入,昂贵的医药费使全家陷入贫困的边缘……,家人终于表现出厌恶、嫌弃和冷落的心态。”原本应是充满关怀、爱心和真情的正常人性下的家庭关系转变为一种绝对的利用关系,张三一旦失去利用价值,成为家庭包袱后便被无情抛弃。
作家对张三这个小人物塑造是充满同情的,同时也是充满敬意的。因为张三虽然遭受不公正待遇,但在德行上,他远比周围的功利主义者高尚,可以说是一个崇高的不幸者。张三面对家人的冷落时,还能站在谅解的立场上,认为“他连累了他们”。当张三受录像带启发,决定重唤家人的关爱时,他也并没有一开始就采取极端的“失踪”,因为他“想象自己失踪后,全家人四处寻找,痛不欲生的情景,不禁黯然泪下。他不愿意家人经受这样的打击。”在张三用录象带再三暗示下,家人仍然无动于衷。张三这才失踪“其实他不想这么干,是他们逼他这么干的” 。张三失踪时还在为家人考虑,他不想让他们找不到他,他的失踪是手段,不是目的。他不想在春节即将来临的时候,让家人急得死去活来。然而张三的家人,面对张三的失踪始终无动于衷。“其实张三失踪的当天晚上,大家就发现张三不见了,只是没有人点破罢了。”只有在第七天,马良来找张三时,家人才假惺惺地惊呼张三失踪了,并假惺惺地去寻找张三,其实各自却是去干各自的私事。在张三与家人情感、态度、行为的巨大对比和反差中,作家完成了对人性的失落的悲剧性的辛酸而辛辣的表达。
《失踪》无疑是一曲人性悲歌。但在笔者看来,作品的写作价值,不仅仅在于描写、展示、批判了这个功利社会的荒诞性和残酷性,作品更是对爱和真情的完满人性的热切呼唤。这也许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所采取的写作立场——为了使生活更加美好而提供反面例子以资提醒。
当然,《失踪》的写作价值远不止在其认识价值。在创作的手法上,小说的对比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也很具借鉴价值。通过张三的遭遇与录像带中日本摄影师的遭遇相对比,张三的善良、幻想与家人的冷酷无情的对比,张三住的茅屋的寒酸冷清与张三家里的热闹喜庆的对比,以及张三床柱上那根红绸子提醒今年是张三的本命年的细节描写,极力渲染了张三遭遇的不幸,在巨大的反差中凸现了悲剧性,因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