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山林雪意》(组诗)解读(一)
来源:作者:赵春华时间:2013-05-03热度:0次
《山林雪意》(组诗)左岸
雪中行
天穹像炉膛熄灭的火焰
倾倒出来的灰烬,在空中逐渐转世
炉灰越来越白,新鲜的小伞兵
它们自由自在地往下滑落
山岗,河面,树桠,鸟禽,枯草
最早落下的,融化了
这些苍白的蚂蚁,天空的孩子
一个挨着一个,躺在大地上
轻轻地睡去。当然它们没有忘记
钻进我的衣领里,让我足足打了一个激灵
这时的我成了一列小火车
嘴里不断冒出团团白烟
忘怀的我决定丢掉过去甚至诗歌
我想像我的身上
落满温暖的乳粉,而当我
与父亲留下的脚印重叠的时候
大雪已没到我的膝盖。回头望去
由我双脚踩出的一个个雪窟窿
已被更大的寂静填平
解读:这是诗人雪中行之感受,诗人的感受是独特的,想象力丰富,语言洋洋洒洒,把雪天的天穹比喻成炉膛熄灭的火焰,把天空飘下的雪花比喻成越来越白的炉灰、苍白的蚂蚁,这是极富创造性的比喻。雪中行走的我此时此刻“成了一列小火车,嘴里不断冒出团团白烟,”这也是很生动形象的。诗的落脚点在我“与父亲留下的脚印重叠的时候”,大雪已没到我的膝盖,回望是我“双脚踩出的一个个雪窟窿 已被更大的寂静填平”——这是一幅茫茫雪野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读来意犹未尽。
2013-1-5小寒
雪地野鸡
没有风,大雪片片直线往下掉
眼睛里的景物都在白色斑点中变形
河流一再后退,直到分不清哪是河哪是岸
岩石的白发向南飘散,找不到终端
这不影响它的沉思
仿佛是上帝安排的信使,一只野鸡
在它的面前不断梳理自己
火红的羽毛,强烈的反差
使落日有了被什么咬了一口的印象
它更像陪衬,更像错误的红色
在世界仿佛就剩下我的的刹那
我确信我抓住了风
2013-1-5小寒
解读:红与白巨大的反差,又多么像是飞雪迎春中的点点梅花,是中国画写意。那火红的羽毛虽说是陪衬,但就是在这一瞬间,作者确信自己抓住了风,抓住了所要表达的突破口,抓住了关键的意象,这正是写诗所需要的。
冬日朝阳
天空像巨大的蓝色瓷瓶
耸立在山之巅
越到边缘越显得虚无
朝阳从冰雪中抽出双脚
在包裹白雪的树枝上行走
跳跃、驻足、躺卧,金粉一般
闪烁耀眼的黄斑,重量使它
纷纷坠落,经过还挂在枝头的榛子
掉进松鼠们张开的嘴里
一切都是如此遵循自然法则
没有半点做作。我突然有了忏悔
我希望我戴的皮帽
还原出一只从前的狐狸
从我头上逃亡
2013-1-6
解读:诗的开头是景色的描写,而后以相当的篇幅写冬日朝阳,细腻而有趣。记得四十年前我也这样的境遇,置身这样的氛围,但那时我还没有与诗歌结缘,所以感受停留在这一阶段,没有产生忏悔的可能,也不会想象出皮帽还原一只从前的狐狸。作者想到了,这是诗人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成就诗人的关键,而这种奇特的想象不是任何人能够发现的。这就是诗人的成功,是走向诗的桥梁。
林中的雾凇
雪花停止了怒放
冷丁一看,世界少了数不清的东西
快乐的山路,也没了踪影
到处都是冰雪散发的鲜香
我品尝着空气最原始的滋味
感觉身体纯洁起来
近前的一些年轻树木
它们扬起毛绒绒的鹿茸角
小一点的灌木,让我想起白色的珊瑚岛
远处高大的蒙古柞林、椴树林
变成巨大的象牙,一株孤独的雪松
像是跃出悬崖的弯月
这时,我从一只花田鸡的眼睛里
偶然看到了我:一个雪人
一个思想复杂的歌者,如何不动声地
一点点被大自然吸收掉的快感
2013-1-8三九第一天
解读:虽然写的有些散文化,但不乏诗意,林中的景色栩栩如生收入眼底,诗人的感受也很细腻真实,作者的想象力还是可圈可点的。林中的景色是秀色可餐的,诗人给予我们这样的感觉,身临其境,景与神的融合,心与景的统一,读来令人如醉如痴,似乎自己也有些快感。
亲近白桦林
柱着一根枯树枝
我步入白桦林地带,大雪刚停
冷风还没有形成,朝阳像未成形的果冻
初生的光芒穿过纵横交错的枝杈
形成千万条日光灯管
斜躺在雪地上,自由闪亮
白桦树一棵挨着一棵
士兵一样笔直地站着
我潜意识地听见旧军号摄魂的声音
穿越时空带来的怀想
桦树皮凸凹起伏
想起家乡大连龟裂石的摸样
树干黑白相间,多像白昼与夜晚
不可分割。它们是时光的父亲与母亲
我的心突然打开了一扇门扉
悟出唯有“善者生存”
才能真正享受到
“悲心觉醒的黎明时刻”
2013-1-9三九第二天上午11点
解读:在朝阳还未升起的时刻亲近白桦林,所见所描述的情景是真实可信的,这种感受也很形象真实。随着诗人一起走向白桦林,白桦树的枝杈的确像是千万条日光灯管,白桦树一棵挨着一棵,也的确像“士兵一样笔直地站着”,此时此刻诗人的想象力进一步推进:“我潜意识地听见旧军号摄魂的声音”, “穿越时空带来的怀想”,“ 想起家乡大连龟裂石的摸样”,使诗的空间十分辽阔,增加了诗的张力。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