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感觉不错!
来源:作者:邓小辉时间:2013-01-13热度:0次
实话实说,感觉不错
——读《星火中短篇小说》2012年第6期
年底了,时间上有点紧。我断断续续看完了《星火中短篇小说》2012年第6期,总的最直接印象是很有看头、很接地气、很有质量。
《开始找妈妈》的语言风格让我感觉到好玩、有意思。作者以成人的视角、用孩子的语言来表述。之所以这么说,而不是用“孩子视觉”,是因为我觉得一个成年人要完全回到孩子时代、以孩子的视角看事情几乎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事情,注意点和高度不一样嘛。孩子思维与记忆往往是片段式的而不是延续、成体系的,哪怕只是在思想上进入孩子的世界也只能是试图与揣摩。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难懂大人,同样大人要完全懂孩子也难,大人最好蹲着,保持孩子的那个高度。可作者蹲着蹲着就起来了,所以成人视角随处可见。但这并不影响行文进程和读者阅读的愉悦,我反倒觉得更有趣味性,语言与主人公(“我”,9岁小男孩)很吻合。
然而看着看着,我不禁眼含泪水,阵阵鼻酸,只是没让眼泪掉下来,只让它打转。孩子是天真无辜的,无论条件多么局限,他(她)们总是能找到自己的那点乐趣。但留守儿童失去父爱、失去母爱,后来连最疼爱他(她)们的奶奶、爷爷也失去了。作者将这种不幸越撕越大,加大了悲剧力度。小说里的我的奶奶和小始的爷爷也都是“可怜的人”,都是弱势群体。现实中的弱势群体,可能互相取暖,也可能互相倾轧,也可能兼而有之。这就是真实的人性,文学即人学。作者在创作谈中提到了,“我不想把人写得那么扭曲,孤苦中的人们还是有人性的光辉。”所以,我们没有在小说中看见弱势群体的互相攻击。
小说中的很多情节和细节,让人感觉很真实。艺术源于真实的生活,又高于生活。《开始找妈妈》作为“置顶”推出,我觉得当之无愧。
在《娇女》中,我看到了一个不“安分”的女人梅小桃(主人公),她母亲梅一枝也是一个不“安分”的女人。我也认真看了作者的创作谈《爱情的滋味》,但作为读者,我看到的更多的不是爱情,而是时间跨度、时代背景、红颜薄命,看到了梅小桃行为上的反叛与内心的自我追求。敢爱敢恨的梅小桃活得很真实、很自我,甚至有男人的霸气和义气。这种阳刚之气与率性,似乎正是很多人所普遍缺乏的,却在私生女梅小桃身上显现。如今的人们是不是都更多的在乎票子、位置、面子?在乎领导、老板的看法?在乎朋友、圈子的看法?是不是都活在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呢?
《惊慌失措》涉及到家长子女教育的问题、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如何与时俱进、有所作为的问题。社会的一些不良习气,已然蔓延到了学校这片净土。个人觉得,源头来自社会,治理也在社会;短期有效举措可以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建设并让教育跟上时代和实践。
和本期其他作品一样,《回家》也通过小人物折射了时代背景。只是《回家》更为明显和突出。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平民孙一民和李丽芳一手带大的儿子成了身为老总亲家的倒插门女婿,宝贝孙女也乐不思蜀。老两口子心中的这点痛,只能彼此抚慰。
人越是成熟,越显得理性,对感情的反应也就越发迟钝了。《悲伤》比较散文化的语言,显得波澜不惊,试图表达生与死的自然轮回。依我看,当奶奶去世这种事情来得太突然,你可能会漠然不知所措,但是,时间,有时候就会像病毒一样慢慢侵蚀你的亲情细胞,让你阵阵作痛。完全理性了,也就不是人了。
《王光荣手里有七张选票》是乡村题材,也算是乡村“官场”小说了。当“政治”这位先生遭遇“经济”这位小姐的时候,这小姐又非常惹火带劲、不断挑逗,那这位先生要坐得四平八稳就非常吃力了。
从《童谣》中,我看到了乡村爱情,真正的爱,理想化的爱。如作者在创作谈中所言,“这正是人们内心渴望的真正的爱情。”
《柔桑的错误》和《开始找妈妈》一样,也都是乡村题材,也都涉及留守儿童,也都是底层人物、弱势群体的故事。但《柔桑的错误》更多的是写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和情感纠葛,参插着对生活的无奈。爱情是自私的,然而两个女人虽是亲戚却同爱一夫,关系有点乱哦。
《市长和牛》也是乡村题材,是我的进贤老乡文非写的,我第一个看的就是这篇了。写得很好,作者身在闹市却对家乡故事的细节如此清晰,刻画的主人公炳爷也很成功、生动、富有个性。市长和炳爷到底说了什么?或许人家只是说了一句套话、废话而已。可在小地方,或许就是这样,有时候什么也没说,却能被演绎出多个版本的内容。
本期作品,乡村题材多、底层人物多、有看头、有深度、不老套,都很好,我都喜欢,值得我好好学习。相对来说,我更喜欢的是《开始找妈妈》、《娇女》、《惊慌失措》、《回家》、《王光荣手里有七张选票》、《童谣》。
以上是我对《星火中短篇小说》2012年第6期作品不成熟的解读、启发和个人评鉴,写得匆忙、杂乱,不当之处望海涵!
(匆于2012年1月8日 夜)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