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鲜活起来的成功尝试

来源:作者:张金平时间:2012-11-23热度:0

                      让历史鲜活起来的成功尝试
                           ——《一本书读懂春秋战国》的启示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奠定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所谓春秋战国时期,史学界一般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分界线,春秋为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战国为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前后一共550年。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逐渐沦为一些强大诸侯手中的玩偶。这种情形确如孟子所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仅春秋时期,就“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这种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变革时代,也是民族大迁徙、大纷争、大融合的时代。一些与华夏族杂居的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通过融合与斗争逐渐华夏化,不但呈现出民族情感的融洽与和谐,而且出现了民族意识模糊和民族壁垒泯灭的倾向。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不同的地域如齐、鲁、三晋、秦、楚、吴、越,便出现了同宗共祖的五帝传说,彼此的祖先之根都可以追寻到遥远的三皇五帝,于是形成了文化上的同宗共源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与逐步深化,构成了中国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虽历经挫折,却顽强存续了两千多年的牢固的思想基础。
    思想领域内的百家争鸣不仅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础,而且也为中国此后两千多年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可以说,百家争鸣一方面建立了值得后世追寻和仰慕的优秀文化品质,另一方面也同时失落了其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即是说,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剧烈变化,“士”作为当时的知识阶层逐渐从贵族中分离出来,试图独立并努力承担着道统传承的责任。但当新型的政治社会形成以后,这个阶层又积极地投入到新政统的怀抱,于是迅速丧失了其原本就极为有限的独立地位,转而追求内心的道德完善,监督政统的责任也消失殆尽,客观上促使了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形成。
    比如,先秦诸子中法家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君主只能一不能二,并从君主有无限权势来进一步说明君主至尊;儒家对君主的批评最尖锐,但同时又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多则乱,从等级贵贱和伦理道德关系上论述了君主至尊;墨家的“尚同论”论述了天子的至尊;道家从君道相配的角度也在说明君主至尊。诸子各家虽然都承认道高于君,对君王有诤谏之责,但对君主专制制度却无人怀疑,在君主独一、至尊、决事、独断等方面,没有大的原则分歧。相反,诸子推崇的圣与王的结合作为对王的一种更高的要求,以及对君主的热切希望和激烈批评,却加强了君主专制理论。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的一套中央集权制度,对从封建割据走向封建大一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这种政治制度被一直沿用下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昌盛局面的不断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奠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展现出波澜壮阔的景观。可以这样说,要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就必须首先了解春秋战国动荡纷乱、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责任感促使一代又一代以天下为己任的学人,本着对历史和现实的终极关怀,前赴后继地从事着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总结,由此形成了汗牛充栋的关于中国通史方面的著述。且不说以司马迁《史记》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卷帙浩繁的通史撰述,仅就20世纪而言,自1900年章炳麟提出撰写新型中国通史的主张起,100年间就出版了130多部不同题材的中国通史著作,梁启超、周谷城、范文澜、翦伯赞、郭沫若、白寿彝等众多的史学家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可以说,撰写一部理想的中国通史著作,始终是20世纪中国史学家魂牵梦萦之事。
    进入21世纪,中华书局组织编写了“一本书读懂”中国历史系列丛书,再一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既注重历史知识的叙述,又注重中国历史体系的阐述,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图文并茂。李靖莉女士和陈虎先生编著的《一本书读懂春秋战国》,就是该丛书当中的一部。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对春秋战国时期550年的重要历史事件做了提纲挈领的介绍;下编为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专题,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制度、社会经济、社会思想、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描摹,能够给读者比较完整的印象。
    该书写法独特,对春秋战国的历史没有采取记账簿式的平铺直叙,而是以“故事”的写作方式入手,娴熟地驾驭不同史料,将它们融会到每个故事中,呈现当时的历史图景。每个故事构成春秋战国历史中的一个点,点与点连缀成“目”,“目”与“目”串连成“编”,最后汇总到春秋战国这个主题下。这样的写法使得全书的内容既有起伏感,又有系统性,别具一格。书中引用的大量历史资料,忠实地反映春秋战国的历史画面,但又并非生硬地堆砌史料,而是在细致地分析和解读中表达出作者的独立见解和认识,使普及性读物有了些许学术色彩。同时配有大量的地图、人物图、考古图片和系统的大事年表以及重要名词的知识链接,使得历史常识和背景知识的交代清晰而丰富,让读者可以减少阅读疲劳,既能体会春秋战国的发展大势,又能感悟当时的社会图景,在轻松阅读中获取知识。让历史“活”起来,让更多的读者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接受历史、感知历史,正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之所在。

《一本书读懂春秋战国》,李靖莉、陈虎编著,中华书局2011年9月版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