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娟讲阿勒泰的事情

来源:作者:张立新时间:2012-11-13热度:0

                                                     ——读李娟《我的阿勒泰》有感
  
  我承认,最初拿到李娟的《我的阿勒泰》时,我对这本书并没抱过多的期望,甚至对这个叫李娟的人,也极为陌生。买这本书的缘由,仅仅是偶尔读了裘山山的博客,看她郑重推荐这书,才有些好奇,买来一阅。没料到,刚刚浏览了几页,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先来试想一下,假若你身处“泥土还不熟悉粮食,道路还不熟悉脚印,水不熟悉井,火不熟悉煤”(《我家过去年代的一只猫》)的地方。当“我”、母亲、八十八岁的外婆以及整车的食品、百货在转场子时被扔在夜幕中的荒野沼泽,而天又开始下雨的时候(《我们的家》)。当你在暴雨中“和十来个不认识的哈萨克老乡挤在一辆破得快散架的十座老吉普里,被颠得昏天暗地”(《喀吾图的永远之处》)的时候。在“寻常的冬天里,三九天降到零下四十度”,坐“开得死慢死慢”的破班车,或者在“滚烫的风像是固体一般用力地往脸上挤压,火烧火燎”的夏季,坐“慢得让人神经衰弱”的班车时(《坐班车到桥头去》)。甚至,居住的帐篷被牛顶得震动,不得已半夜赶牛。一批、两批、三批的酒鬼冲到家里,无法让人安睡。等等。当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坦白说,如果是我的话,也许会烦躁、孤独透顶,自怨自艾不止。想不到的是,面对这样既恶劣,又古朴的环境,曾经卖百货、当裁缝的李娟,却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寄予了深厚的情感,并且以乐观、幽默、唯美的口吻,给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生存态度。
  
                     乐观:“我这样的身体里面有舞蹈”
  不管如何艰辛甚至绝望,如何孤独而烦琐,《我的阿勒泰》通篇充满了乐观、积极的情感。我觉得,乐观也许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很多时候,它甚至比饥饿时的面包、严寒中的被褥更为重要,因为它始终和信念、和光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且看,过年了,原本“我”以为花钱买来烟花炮仗,只为了点燃后“砰砰”几声响,实在不划算,可这一次,因为“阿克哈拉第一次有人放烟花”,让附近所有人赞叹不已,让“我”兴奋起来,准备以后“一定要买好多好多,让所有人好好看个够”(《过年三记》)。读到这里,感动我们的,已经不仅仅是乐观,而且还包涵了更多的温暖和爱心。
  在《乡村舞会》中,作者集中释放了她的快乐,也让我们充分体味到了她火一样的热情。她写道,“当我平静地穿针引线时”、“当我不厌其烦地和顾客讨价还价,为一毛钱和对方争吵半天时”、“当我熬到深夜,活还远远没有干完,疲倦得手指头都不听使唤了,瞌睡得恨不得在上下眼皮之间撑一根火柴棍”时,都会惊觉“我这样的身体里是有舞蹈的。”是啊,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舞蹈”,“我”才能在旷野中安静,才能和语言不通的维族老乡叶肯别克等人交流,才能发现外婆吐舌头的小动作,才能在荒野中用小号“娃哈哈”塑料瓶为没油的摩托车借了几瓶汽油,以及酒鬼、补鞋、卖裤子、打电话、洗澡等等,这样的快乐俯拾即是,随处可见。读完全书,这种乐观、快乐的情感,深深感染了我。
  
                         幽默:“灯光很暗,所有的眼睛很亮”
  钱锺书说:“真有幽默的人能笑,我们跟着他笑;假充幽默的小花脸可笑,我们对着他笑。”(《说笑》)。李娟在《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中,说了一句“灯光很暗,所有的眼睛很亮。”虽然本意是家人们拿到礼物的惊喜,却让我恍然悟出,书中无处不在的幽默,何尝不是暗夜中明亮的眼睛,在熠熠发光呢。而且,李娟的幽默,很多时候,和夸张紧密相随。我喜欢真正的幽默,认为幽默是一抹会心的微笑,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大雅。快乐可以跟随,而幽默则是用来咀嚼的。
  李娟的幽默和夸张,在《坐班车到桥头去》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渲染。写那辆破败、蜗行的班车时,甚至这样讲:“坐在车上,数着路边的青草叶子,和路边行人长久地对视,剥一颗糖扔给路边的狗并看着它心满意足地嚼完……天啦,慢得让人神经衰弱。”既夸张又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在《摩托车穿过春天的荒野》中,幽默又被赋予了悬念,埋下了伏笔,“发现自己少了两颗门牙!”正诧异呢,笔锋又一转,“原来是门牙变成黑色的了”。先吓了一跳,又会心一笑。还有,买来的一只“袖珍兔”,吃得“贼肥贼肥的”,竟然“把我们家越吃越穷。”酒鬼们借钱时,“在心里发誓一定不还。”晾衣架不但成了拴马桩,还招揽来了更多买货的顾客。“我”体验醉酒时,“酒仍然在我的感觉之外醉我。”甚至,夏秋两季,小杂货店生意奇好,“积压了一百年的商品都有办法卖出去”等等。读了这些,对此情此景,你能不再三咀嚼,反复玩味,继而拍掌叫绝吗?
  
                          唯美:“前方的美景梦一般静呈”
  阿勒泰,既有泥泞的沼泽、苍茫的荒野,又有碧绿的草原、清澈的河流。在李娟笔下,阿勒泰的唯美、静谧,被描绘得如诗如幻。我觉得,秀美的山川,让旅人不辞劳苦,千里跋涉,只求一睹芳容。而读完此书,阿勒泰的千娇百媚已跃然纸上,尽收读者眼底。何况,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我们又欣赏了李娟的侃侃而谈,妙语连珠。
  快看,在《在河边》里,“森林下面,碧绿的缓坡斜下来与河边深绿的沼泽相连,如嘴唇的相连一般温柔。连接处长满黄色的晶莹的碎花,像吻。”“前方的美景梦一般静呈。”“我们走到坡顶,回头看见我们的家,我们彩色的塑料小棚,在河边无比美丽乖巧地等待着。”仅仅这么几句,就宛如在我们眼前铺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恬静、淡雅,无与伦比,美不胜收。还有,那些野生木耳,“是森林里最神秘最敏感的耳朵”。那些芦苇,“音乐一般分布在湖心,底端连着音乐一般的倒影”。那些泉水,“更像是一汪清澈的空气”。甚至,“骑马的人都有着深色的面孔和寂静美丽的眼睛”。甚至,“泪水一滴滴落下,瞬间冻结在冰面上”,连奇冷,竟然也是美的。
  我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读完了有趣的《我的阿勒泰》。在“自序”中,作者坦述了她随家辗转到阿尔泰深山中,与游牧的哈萨克人为邻,以及外出打工,在牧区经营小生意的经历,也映衬了这本书和她经历的联系。不过,在乐观、幽默、唯美的氛围下,在跳跃、直白、口语化的语言中,生活的艰辛、琐碎又算得了什么。在很多人眼里,李娟就是一只精灵,吟唱着她的阿勒泰。
  掩卷之后,我又想读一读作者的《阿勒泰的角落》、《冬牧场》等另外几部著作了。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