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的破茧之“蝶”
——长篇小说《蝶舞青山》读后
□ 李子红
能抓住读者眼球并能打动心弦的,我认为就是一本好书的最基本要素。
田世荣的长篇小说《蝶舞青山》就像一块磁石一样,牢牢吸引住了我,渴望一直读下去,不受任何影响地读下去。我觉得,这确实是一部好书。
这是一部以农村计划生育为题材的现实主义作品。写得纵横捭阖,波澜壮阔,可谓浓墨重彩,读后印象深刻。
作者对这个平常而又不平静的村庄倾注了大量的笔墨。一开头就不同凡响,就让人觉得后头有大故事,想不停地探究下去。照小说中村主任王玉保的话说,这个“臭不可闻”的村庄,到底放了多少响屁。
这个名叫杨树坪的小村发生的故事,有说不清的五味杂陈,连同灵魂深处都潜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伴随冬至后的一场大雪,鸡跳狗叫兔子蹦动,一浪高过一浪,在我面前蜂拥翻滚,撞击得我的胸口一惊一乍的。
作者以幽默辛辣的笔调,把这些泛着泥腥味的原始粗狂的乡村人物,把偏僻的角落里这些人“多子多福”的梦惊醒了,轰轰烈烈演绎着一个村庄的艰难变迁,矛盾与冲突,一个普通家庭跨越大半个世纪的传宗接代,乡俗的坚守与思想的嬗变。从这方面讲,《蝶舞青山》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令人深思。
这部小说的语言很有特点。作者的笔像艺术体操运动员手中的长条布,旋转起来,流动着美感。无论是场景描述,还是人物心理描述,都活灵活现,让人赏心悦目。这些人物栩栩如生,与众不同,丰满充实。
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国情。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思想,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观念的长久影响,养儿为防老,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破解透悟的。小说里的个别人物令人心酸,惨烈,沉痛。《蝶舞青山》让生活在农村的人倍感震撼和忏悔。小说里的林水蝶、王玉保、刘山菊、千秋霜等这些有代表性的人物,在杨树坪的村庄里风生水起,演出了一出又一出生动的戏。
林水蝶的人格充满了魅力,她的美,美得水性,美得骨气,美得像大海岸边的灯塔富有主导性,她对于理想的那份执着,那份人性的道德操守,还有女人特有的善良,对所有人的信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左邻右舍婶子大娘老少爷们儿。对林水蝶这个乡村女人,作者没有过多地描写她的强势,而是用林水蝶固有的情感丝丝入扣地打动人,从中传递出包容、诚信、耐性等品质。
小说里的诸多人物性格鲜明,有棱有角,有爱有恨,有血有肉,该爆发时爆发,该安静时安静。这个杨树坪的村庄蕴藏着旺盛的生命力。
林水蝶不仅自家致富,也带动乡亲致富,在她的发动下,杨家坪从愚昧中复苏,这是小说最鲜明的立意主线,有了这些,行文就宽广了。富裕,是每个人所渴望的,我们的感知是一致的。作者力图把林水蝶点化成完美的“圣母”型人物,作为村民的定心力,成为整个村民的救星。林水蝶的励志,对心存的理想锲而不舍,给当今青年以启迪。她的爱心,深深打动了我,相信也会打动每一位读者。
小说可以超乎寻常地想象,《蝶舞青山》写得细腻而大气,富有张力,让你感觉作者笔下的世界无限延伸,不受任何压抑。一个情节一个情节环环相扣,一个人物一个人物有着清晰的脉络。农村人重男轻女,如果生出一个女孩,就要继续生,有的见是女孩就藏着掖着,女孩贱命,送人或扔掉或者说是死婴,为的是遮人眼目,企图再生,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当然,她们除了孩子,就什么也没有了。《蝶舞青山》让我回顾起自己生活过的村庄,那种残酷,那种真实,让人热泪盈眶,都历历在目。我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一个小村里度过的,亲眼目睹过计划生育的事情……
家事,国事,天下事。作者以“村”论“天”,影射着一个国度关于计划生育的这个敏感话题,把刘山菊、千秋霜等先驱角色推到明处,让人们评头论足,或顽固不化,或唾骂,或感化,或龌龊地暗暗攻击。在当下,农民心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或大或轻的扭转,作者尽量地避开隐晦的一面,无论有多么不齿,不回避也不逃避,庆幸的是他们后来都是好的,没有走向极端。因为受林水蝶的影响,个个都有了该有的归宿。其实,杨树坪的鬼愁坡,才是小说的希望所在,是村民生活的希望,是文中发家致富的黄金之地。
莫言获茅盾文学大奖的小说《蛙》,也是一部有关生与死的书。在计划生育的大背景下,一个乡村医生,一边接生,一边人流,一只手是天使,一只手是魔鬼。《蝶舞青山》与《蛙》有异曲同工之妙。
窃以为,《蝶舞青山》是一部具有文学性和思想性的当代农村题材的成功之作。作者极力表达少生孩子的益处,渴求家庭的和谐圆满,希望每个人活得有尊严,活出光彩。“蝶”,破茧而出,翩翩起舞,象征着生命的美,自由的美,还有艺术的美。作者的骨子里有着崇尚那种高尚美的因子,诉诸文字,也就涉及到人的生存价值,人与自然,人权问题,民生问题……
美中不足的是林水蝶在承包鬼愁坡成功之前,她除了力气,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掐指算来,她抚养自己的女儿,照顾郑四的两个,还要照顾二顺子家四个,帮助陈氏那个神秘的女人,还有公公婆婆,村里的十几个光棍,以及左邻右舍等,光说她会过日子,这过日子的经济来源在哪里?在这方面,作者显然有些理想化,情节也就显得不那么真实可信。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现实主义文学,就应力求真实地塑造人物,注重事实或现实。作者为了力图完美,局限于自己所营造的世界,呈现出一个相对封闭的思想空间。
但我相信,《蝶舞青山》是一个时代的标记符号,它将会被读者津津乐道。
2012年8月19日
上一篇: 绿野品茗:读胡红拴老师近期地质组诗
下一篇: 温暖人心的亮光——读《为了共同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