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墩实的塔——在“大野为证——黄世英地质文学创作50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
来源:作者:郭友钊时间:2012-05-21热度:0次
一座墩实的塔
——在“大野为证——黄世英地质文学创作50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
郭友钊
黄世英先生在1962年发表《钻塔》一诗,短短八句,表述耸立的钻塔、祖国的宝藏、美好的未来、勤劳的钻工,其意象伟岸。从此,黄先生用自己手中的笔,也架起了一座“钻塔”,勘探新中国百万地质工作者精神的宝藏,凡五十年,先以诗歌、散文,接着以话剧、影视剧本,再者以报告文学,这些丰富的文学样式,来再现地质工作的精神面貌、文化内涵。
黄先生的“钻塔”,总是架设在时代的前沿,总是破土在火热的生活,总是与地质工作者呼吸在一起。当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刚刚三年,地质大调查项目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他策划、组队创作出版《地质之歌》,为地质工作者歌唱、鼓劲、加油。当全国中比例区域地质填图工作完成之际,他又领导创作《青藏劲旅》。当地质大调查项目结束,他又精心策划《为祖国寻找宝藏》的创作与出版。他的文学活动与地质大调查同行。当“矿产保障工程”拉开序幕之际,他又提出了“微纪实”的文学样式,说长篇报告文学创作、出版的周期偏长,而“微纪实”能够“短、平、快”地及时反映国家地质工作中的新鲜事物。当然,这只是黄先生退休之后报告文学创作活动的一部分。
黄先生的文学创作已硕果累累。除报告文学外,他影响最大的是电影剧本的创作。他在当地质工程师找矿时,他写自己的队伍,《雪山深处》,让孙大光部长感动、激动。之后,他成了专业作家,还继续写地质生活。珠江口喷发工业油气流,点燃南海石油勘探的热潮,他创作《男儿要远行》。青藏高原的第一个地热电站送出第一股电流,照亮拉萨的夜晚,他创作《世界屋脊的太阳》。地质队找水突破,解决城市的水荒,他创作《中国人》。在有水快流的矿业开发存在乱象,社会呼唤矿业整顿、整合之际,他创作20集电视剧《呼啸的山野》。而电影《生死罗布泊》,则是用五年的时间研读资料、深入生活而完成。
黄先生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地质精神的一座富矿。勘探发现每一座富矿,均来之不易。《雪山深处》,他是躲在蚊帐中、打着手电筒,一笔一划地写成的。《中国人》,则是打着点滴,在病床上一页又一页地改成的。《生死罗布泊》的剧本,修改多稿,每改一稿,他的血管就多了一根支架。现在,他的血管里已有了八根支管。八根支架,构筑了他现在创作的钻塔。
黄先生创作、出版的著作,如果堆在一起,已有塔高。50年的地质文学创作,黄世英先生已成了一座墩实的塔——发现地质精神的钻塔,鼓励地质工作的灯塔。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