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我采写了多篇反映地质找矿一线职工的通讯稿件,反响均较好。通过沉到找矿一线职工中去采访,我发现基层找矿一线职工中有这么多、这么深、这么突出的感人事迹,从他们身上我采到了众多“金子”。
其一、我采访过一名地质项目队长,他的家离矿区120公里。他家有患癌症的母亲、有正读小学的儿子,可他并不能在家侍候母亲。母亲去世前还在喊他的名字,可他正带领着项目队员在山上搞普查,当听到母亲去世的噩耗后,他安排好小队工作才驾车回家,看到已开人间的母亲,他只能长跪在冰冷的母亲遗体前作最后的道别。
其二、我采访一位地质老高工,他在野外一线工作了30多年,因长年在野外一线工作,他年过80的老母根本无法照顾。更让他愧疚的是他的妻子患了癌症,经过手术后需进行多个阶段的放疗,可妻子每次做放疗他都不在身边,只能一个人去做。因疾病和寂寞妻子常常在家气得大哭,可他又能怎么样?他一去野外就是大半年,家中的事根管不上。后来女儿要生孩子了,也想得到他和母亲的照顾,可他妻子身体不好根本照顾不过来,女儿只到外地的婆家去生产。
其三、有一位地质项目队长他长年在野外从事地质找矿,爱人和孩子随他迁到了赣州后,爱人要在赣州买房子叫他前去参谋,他说没有时间,爱人把房子买下来后才告诉他,他都不知道房子在那个位置,房子装修他没有过问过。女儿要他去学校参加家长会,他还不知道女儿在市里的那所学校、什么位置读书。
其四、有一个项目队长他带着十几个人,在远离赣南4000多公里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宜里矿区工作,他带领项目队员克服重重困难,仅用三年时间,一年跨越一大步,完成了一个矿区从普查、详查到勘探的全部工作,在那个曾经被誉为“呆矿”的地方,取得了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提交了一个大型钼矿的报告,还找出了那个矿区的成矿规律,完成了过去至少需40人、6到8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更可喜的是在那个地方,创下了江西地矿人的地质找矿信誉、品牌和实力。
这四个人都是地质找矿的项目队长,说起来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人物,连队里的中层干部都算不上(有一人去年提为副总工程师)。可通过沉到他们中间去采访,我才在他们身上发现了“金子”,甚至为他们动人的事迹所感动,在一线从事地质找矿的队员中,他们真正太无私、太执着、太敬业、太默默无闻地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了,他们的心犹如“金子”般闪光,这个光就是对地质事业执着热爱,对做好本职工作赤诚敬业,对为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有着崇高追求。
自古有“百善孝为先”。上述几名项目队长难道说他们都是铁石心肠,是不孝、不善、不爱、不仁、不义、不食人间烟火的圣徒?其实在地质队员心中他们的爱都是大爱,都是对祖国、对地矿事业、对工作无私的爱,他们的爱最神圣、最崇高,因为他们在用创造一流的佳绩回报对亲人的爱……我是地质队土生土长的第二代地矿人,从小就看见我的父亲和父辈那代人拼命一般工作,今天又看到了比我小一代人的地质人依旧在拼搏工作,依旧在献身地矿事业,依旧在用行动坚守“三光荣”精神高地,还创造出许多不朽业绩。我在想我们地勘单位有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地质人前仆后继的敬业工作,祖国的地下又有什么样矿藏不能寻找出来?又有什么的艰难险阻能阻挡地质队员去实现“三五八”目标和实现新突破的脚步、新腾飞的翅膀?
江西地矿局赣南队宣传部袁赣湘
地址:江西赣州红旗大道25号
电话:0797——8208912
上一篇: 关于诗人关于诗(二十九)
下一篇: 把浮土攥出浪花——读贾平凹的《定西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