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思辩:《从旅游的必然王国,走向旅游地质的自由王国》

来源:作者:绿野来客时间:2011-12-10热度:0

    
    小注:2011年12月9日,是贵州地质界、贵州旅游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贵州省地矿局与贵州省旅游局共同举办了“贵州省地质旅游发展座谈会”,这其实也是一个论坛,甚至可称为贵州省地质旅游发展大会!
    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王富玉为这次会议发来了贺信;贵州省地矿局局长李在文、贵州省旅游局局长迎春作了重要的讲话,并签定了《贵州省地质旅游合作发展备忘录》,将“科学与文化的融合,地质与旅游的互动”的最新理念协议化、工作化、常态化,这在全国当属首次,具有标志性!
    在这个会上,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中国旅游地学创始人陈安泽先生;贵州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贵州省政府参事张晓松教授;贵州省地矿局总工程师、地质学理学博士周琦;贵州大学资环学院副教授、贵州古生物专家喻羑艺作了精彩纷呈的报告、演讲和发言,增添了会议的学术氛围。
    绿野作为这次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具体执行人,也有幸登台,作了题为《从旅游的必然王国,走向旅游地质的自由王国》的专题发言。
    绿野在这里转发一下,与大家分享旅游地质的乐趣,希望大家从文化的、文学的角度,为推进中国旅游地质学科建设与中国地质旅游产业化作出一份努力!

  
                      《从旅游的必然王国,走向旅游地质的自由王国》
                        ——《贵州省地质旅游发展座谈会》专题发言

                         贵州山水 国 际 旅 行 社  总  经 理
                                                               陈 跃 康
                         贵州山水旅游资源勘察开发设计院院长

    地球科学是世界公认的六大基础科学之一,现代旅游业是世界最大的朝阳产业。从哲学本体论来定义,地质学是整个地球科学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其本质是科学。旅游产业是现代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和灵魂。旅游地质是地质科学与旅游文化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这种渗透与融合,将是对传统地质学和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和超越,将是对固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积极创新,将是增强贵州旅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将使贵州从旅游的必然王国走向旅游地质的自由王国。
    旅游地质,也称旅游地质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现代地质学与现代旅游学研究的范畴,也是构成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科学理论基础。
    地质旅游,是传统的观光旅游与休闲旅游的升级换代产品,是科学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旅游方式,是促进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新兴、大有可为的旅游业态。
    从旅游哲学来说,旅游地质是理论,是认识论,是学科体系,是形而上的道;地质旅游是手段,是方法论,是实践活动,是形而下的器。
    本文将从旅游地质与地质旅游的结合上,对贵州的旅游潜力作初步的分析与评估。
    贵州是一块极富地质魅力和旅游魅力的土地,享有沉积岩王国、古生物王国、喀斯特王国的美誉,也是闻名遐迩的民族风情王国。
    贵州的地质旅游条件得天独厚、举世瞩目;
    贵州的地质旅游风光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但是,贵州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认识和发掘,我们身边尚有许许多多的未识之物和未解之迷,我们却似乎已经司空见惯。
    下面对贵州具有独特性、唯一性的“四大王国”的资源,进行旅游地质与地质旅游优势的简略判读。

一、关于贵州沉积岩王国
    贵州的沉积岩地层,是一部巨厚的无字天书,其累计沉积厚度达数万米,完整地记载了从八亿多年前的新元古代以来地壳沉积的演化史、生物的进化史,蕴藏着无数重大的地质历史事件和地质遗迹,是人们了解自己地球家园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
    中国现代地质学,就是在研究沉积地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贵州有许多国际知名的典型剖面,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一些地层单位划分、对比的标准。不少沉积地层的标准剖面名称,都是以贵州地名命名的。在贵州建立和命名的年代地层单位(阶)有十三个,占全国已建海相阶的五分之一左右,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近年的工作,绝大部分学者认为,贵州黔东南及邻近地区是中国南方新元古界下江系、南华系发育最完整、出露最好的地区;是系的层型剖面最有潜力的地区。
    此外,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石炭系/二叠系等,地层连续、化石丰富,研究程度高,都是全球范围内,界线层型剖面的有力竞争地区。目前,以贵州地名命名的岩石地层单位,如梵净山群、娄山关组、关岭组、茅口组等达数十个之多。这些地质学上的术语和专有名词,都是有利于提高贵州旅游科学文化内涵的重要地质旅游资源。
    岩石是构成地层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在组成贵州沉积岩地层的岩石中,古生界、中生界的石灰岩、白云岩分布最广。它们是形成贵州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地层岩石成份。
    在贵州北部的习水、赤水一带,由于紧邻四川红层盆地,白垩系紫红色砂砾岩构成了贵州别具一格的丹霞地貌。
在黔东,尤其是黔东南地区,广泛出露的新元古界海相沉积的浅变质碎屑岩地层,在数亿年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经过构造变动、风化剥蚀、流水侵蚀及冰川作用等诸多内、外地质营力的塑造,形成了国内少见的、独具地质特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浅变质岩地貌—苗岭地貌。 
    对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大家已很熟悉,对面积约占贵州国土总面积20%的苗岭地貌,我们过去却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而邻省的湖南张家界地貌、北方的河南省云台山地貌,如今已在国际地学界闹得沸沸扬扬。
    在中国地质科学院陈安泽教授的关心下,在贵州省地矿局的支持下,贵州山水旅游资源勘察开发设计院,近年已开始着手进行苗岭地貌的研究,黔东南州有关部门也表示了极大兴趣。
    我们相信,这将是一个可以在地学界和旅游界产生轰动效应的区域,也将形成具有独特性、唯一性的重要地质旅游资源。

二、关于贵州古生物王国
    众所周知,贵州是国际地学界研究古生物起源、演化、灭绝、复苏的科学圣地,从6.2亿年前寒武瓮安生物群,到5.4亿年寒武纪的台江生物群以及2.2亿年前的三叠纪关岭生物群等等,无不揭示了贵州古生物生命世界的繁盛和奇妙。   
    目前世界上在三叠纪发现的主要海生爬行动物类型,在贵州都有发现。已发现的一些重要化石,如半甲齿龟、中华龙龟、东方恐头龙等,对研究海生爬行动物的起源、演化、古脊椎动物的古地理区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化石分布集中、保存完好、数量众多,科研价值、观赏价值极大,是很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贵州罗甸二叠纪至三叠纪时期,次深海碳酸盐孤岛——“大贵州滩”所保留下来的古生代晚期生物大灭绝和中生代早期生物大复苏的地质遗迹,写下了让全世界为之惊叹的伟大传奇。贵州省地矿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贵州山水旅游资源勘察开发设计院总地质师、国际知名地层古生物专家魏家庸先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居世界领先水平。
数年前,在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的亲自关怀、支持下,贵州山水旅游资源勘察开发设计院进行的《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可行性项目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高度关注,贵州省人民政府还正式立项申报。
我们可以预见,一旦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成功,贵州中西部市、州、地的旅游产业将直接受益,贵州也将成为名符其实的三叠纪世界品牌公园省。

三、关于贵州喀斯特王国
    贵州位于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区—华南喀斯特区的核心地带,有资料表明,中国南方地区有50多万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地貌分布,贵州就集中了十余万平方公里。贵州奇山异水的自然美景,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区,其地貌类型包括:喀斯特高原、峡谷、峰林、峰丛、瀑布、溶洞、洼地、盆地、天坑、石林、天生桥及地下河等众多景观类型,这正是地质旅游能够大有作为的天地。
    近年来,贵州山水旅游资源勘察开发设计院在中国地质科学员、旅游地学创始人陈安泽研究员的主持下,完成了中国喀斯特石林景观对比综合研究“贵州子课题”。通过具体深入的基础地质研究,进行了先进的测试分析,揭示了贵州喀斯特石林景观成因机理和发育规律,首次提出了石林景观的成生模式,对一些传统的石林成因认识和观点提出了挑战,获得国内学术界高度评价,这项成果现已正式出版。
    继后,在贵州省地矿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又进行了思南—乌江国家地质公园长坝石林园区的专题研究,取得了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对贵州晚新生代喀斯特地文期的划分、剥夷面形成,提出了地质年代量化的依据;对喀斯特地貌发育演化与第四纪地质环境变迁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认识。这项研究成果已经省地矿局验收,专家组评价颇高,并建议将贵州喀斯特石林景观旅游地质研究成果和经典图片整理出版,扩大贵州石林地质旅游的社会影响和市场价值。
贵州喀斯特石林景观旅游地质研究成果,主要由贵州省地矿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贵州省旅游局世行旅游贷款项目专家组成员、贵州山水旅游资源勘察开发设计院总工程师李兴中、副总工程师王立亭完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四、关于贵州民族风情王国
    贵州是多民族的省份,一般认为旅游地质与自然风光有关,与民族文化风情无关。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贵州少数民族的分布和文化风情很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地质环境条件决定的。
    在黔东南地区的清水江、都柳江流域,主要分布着元古代浅变质岩地层,华夏系、新华夏系构造交汇一起,岩层破碎,风化严重,森林茂密、构壑纵横,形成了以木、水文化为特色的苗、侗民族风情。在居住上以吊脚楼、风雨桥等木质建筑为特征,在食物蛋白质的获取上,主要来源于水稻、香糯和鱼类,产生了苗族酸汤鱼、侗族俺鱼等水生生物的地方特色美食。
    在黔西南地区的南、北盘江流域,主要分布着古生代和中生代的碳酸盐岩地层,喀斯特地貌发育,石山裸露,河谷切割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以溶蚀盆地、溶蚀洼地为聚居环境,以石文化为特色的布依民族风情。在居住上,以石板房、石头寨为其特征,由包谷、小麦、油菜等旱地作物和小型哺乳动物构成主要的食物链,也就形成了闻名于世的花江狗肉等美食。
    由此可以看出,地质环境条件决定民族的生活环境,民族的生活环境决定民族的文化特色,民族的文化特色又展现不同的民族风情。这也正是旅游地质融于旅游文化的特殊意义所在。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的系统认知以外,旅游地质还可在贵州旅游的科学解谜上大有作为,如:黄果树大瀑布成因之谜、梵净山蘑菇石地标之谜、务川仡佬族大草原和九天母石之谜、从江都柳江江水倒流之谜、贵州石林景观之谜、苗岭地貌之谜等等。
    从我们掌握的资料看,贵州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有不少高品位的旅游地质资源“藏在深闺人未识”,加强地质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深化地质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化品位评价,必将对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之,当现代社会的发展,已被绑架在市场竞争的战车之上,旅游产业首当其中,只有让游客在“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旅游审美过程中,不但能知其然,而且能够知其所以然!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和提升自己的旅游文化的核心竞争力!这样,贵州就能从旅游的必然王国,走向旅游地质的自由王国。
    老天爷对贵州似乎不公,使贵州长期处于欠开发、欠发达的境地!
    老天爷对贵州也似乎不薄,使贵州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宝藏!
    今天,也许正是我们用旅游地质这把金钥匙,打开贵州地质旅游这座储量丰富、禀赋极高的宝库的时候了!

 
                                                                                2011年12月9日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