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出一颗女儿心--序卜献华诗集《青草的背面》
来源:作者:许桂林时间:2012-02-01热度:0次
初冬的阳光温馨而且柔和。我的眼前是一片碧绿的芳草地。这是卜献华用真情耕耘,用爱心浇灌,用痴迷修剪出来的伊甸园。这片伊甸园给我的感觉每一处都是柔和的,每一处都是细微的。柔和处似水,细微处动人。她和着北方的雨露和阳光、月色还有瑟瑟的秋风,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以爱的熏陶,并为我们展现了一颗晶莹剔透的女儿之心.
卜献华是灵璧的女儿。而灵璧这块土地除了甲天下的灵璧奇石外,几千年来几乎都是处在战火硝烟之中。这里不出文豪,却不乏将军。尤其是垓下古战场的四面楚歌和一曲霸王别姬,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哀怨惨烈的虞美人的故事。多少年的日月精华孕育着这片土地,血与泪,苦与乐却照样浇灌出了四季不败的鲜花。隔着青草的背面,我依然嗅着了那些诗句如鲜花般的芳香。
好的诗,令人咀嚼,回味无穷;令人感怀,潸然泪下;令人警醒,振聋发聩;令人启迪,拍案叫绝。而读卜献华的诗,就好像看见卜献华在这里倾听梨花的大笑;感受露珠的颤动;抚摸小草的柔嫩;萌动春天的情爱。事实上,在我的印象里,卜献华是很青春,很阳光,很爽朗的。但在她的诗里,我却意外的,不止一次地读到了她的忧伤和感叹。她写那株叫不出名字的植物,竟觉得那是“最孤独的坟头”,“生怕一个美丽的女孩,被贪婪的人拐走了!”她会“细听潇潇春雨,草叶上的水珠,和那一碰就响的故乡”。她爱那奔走的玫瑰,不怕那玫瑰的尖刺痛着手指,在梦境里也注定要为她“醒九十九回”。而最伤痛的,莫过于她怀念父亲的心情:“冷风吹过石碑,把一个人的平生,简化成一杯土和一缕上升的青烟”。青烟往上去,“天空孤独,深刻而隽永。”“爱,没能挽住,一把握不满的光阴。分秒之间,变成了皈依的泥土。直到这时,我才明白,这个世上,孝,已找不到依托,顺,已找不到附着。”“父亲啊,大寒来临,我到哪里才能找到你!”她写大哥,写二哥,写四哥,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都是一些隔世的缘。每每读到这些伤感的诗句,我都会觉得卜献华就在身边述说着,述说着,使人跟着她一起,情不自禁的潸然泪下。
但卜献华绝不会仅仅限于忧伤,她毕竟是个热力四射的细腻的女诗人。在这本诗集中,她倘佯在大自然里,写细细的青草,写黑压压的蚂蚁,写一波一波的海浪,写漫天的星子,写风雨雷电,写月光流星,写露水春雨,写暮色夕阳,等等等等,笔下的一切无不体现了女诗人幻梦和想象,无不体现了女诗人的温情和柔美。跟着她的感觉,你也会走进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里了。在这些诗句里,卜献华写的母爱尤其具有特色,她回忆儿时母亲包的粽子,说“母亲把歌谣包进多角形的粽子,用文火焖出了一屋子清香”,字里行间溢满了对母亲的深深眷念,感人至深。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大自然四季变换最准确、最精炼的总结。我曾尝试着把二十四节气歌背下来,却总也背不全。现在恐怕能够完全背下它的人并不多了。而卜献华却用诗的语言为它作了最优美的诠释。那春雨春风,那夏荷夏夜,那秋露秋霜,那冬云冬雪,从她的心灵里流出来,在我们的面前幻化成了最美丽的四季田园牧歌。
读卜献华的诗,很难找出哪首是最好的。我觉得,都好。我觉得,她的诗是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之上的。她将传统的手法和现代的手段融为了一体,最终形成了她既清新明快又质朴厚重的复合型的创作风格。她的诗就像排成战阵的武士,一样的雄壮威武;她的诗就像四季园野的鲜花,一样的婀娜多姿;她的诗就像高低起伏的山峰,一样的错落有致。毋庸讳言,卜献华的诗歌之路还很长,还有一些值得商榷和改进的地方,但不必苛求。她能够在这里,用真诚的女儿之心,向我们捧出她最美的心灵的结晶也就够了。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