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小说

老宁

来源:作者:闲坐清溪时间:2014-03-22热度:0


   “老宁提了”!“真得么?”“那还假,当领导了,还是县局一把手呢。”不知道老宁听到同事们的议论后,会作何感想。下面,我就跟大家说说老宁的事。
   老宁不姓宁,名字也不带宁。他待人谦和,说话不紧不慢。只所以同事们称其为老宁,用他爱人的话讲,“合洲做人做事太认真,不圆滑,光知道加班干活,家里的事啥也不问不管”。
   这个“只问政事、不问家事”的老宁,就是我们办公室以前的主任科员李合洲,山东利津人,今年42岁。老宁虽长相普通,但有一手绝活,材料写得好、字也写得漂亮,尤其擅长给领导写讲话。老宁的材料,领导们的评价是“写谁像谁,写啥象啥”;业务科室的同志形容,“想写个什么样,就写个什么样”;从办公室的角度看,“既有文学的味道,也有哲学的味道”;用老宁自己的话讲,“过奖了,差远了”;最后,还是老宁家嫂子说的鞭擗直白,“屁,没用”。
   为啥?搞材料这么多年,老宁职务上既不比别人快,也没得到啥额外实惠,看得见的回报是与同龄人相比,他显得老成。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四十岁的人,五十岁的脸,六十岁的腿”。从事文字工作所付出的艰辛,他爱人再清楚不过了。老宁每天的状态是“看材料、写材料、准备写材料”。一年365天,他要比别人多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工作,基本上天天加班,从没在晚上11点钟之前睡过觉。发白背驼、眼花尿黄、人老谢顶等词用来形容他也不为过。就连送孩子去幼儿园和学校的路上,老宁也考虑写材料的事。曾经有一回,老宁带孩子正要出小区大门,遇到熟人聊了几句,等到了幼儿园,回头才发现孩子不在自行车上。急急忙忙往回找,结果孩子还在小区大门口。仅这一次,嫂子就再也不让老宁送孩子了。老宁家的床头柜上除了台灯,就是纸笔。他爱人讲,“合洲经常是晚上睡着觉,突然一下子坐起来,啥话不说,打开灯就在纸上划拉,冷不丁真吓人一跳。”
   大冬天,别人一般在家哄孩子、看电视,老宁则是到办公室加班。先烧一壶开水,整一脸盆,把脚往盆里一放,双手捧书,烫脚烫得额头冒汗,看书看得心里开花,寒来暑往,披星戴月,乐此不疲。同事间偶有酒局饭场,呼朋唤友,邀老宁参加,老宁总是婉言谢绝,理由往往千篇一律,“今晚有个材料,得加班”。对此,经常有同事调侃他,“写东西有啥难的,天下文章一大抄,百度一下,要嘛有嘛,费那功夫”。闻此,老宁经常以“多谢啊,真不好意思,等有空再聚”致歉。长此以往,大家也就不再难为他了。但老宁却时不时地为难大家一下。有一次,单位组织听讲座,对“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等,有同事说讲得好、有气势。老宁就问,三杯酒是哪三杯,一壶茶是什么样的茶,令大家一时语塞。往上报送的材料,只要经他过目修改,同如被美容整形,和材料原创判若两人。开始,起草初稿的同事还能理解,次数多了就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嫌他多事。考虑到毕竟为了工作,大家只好变压力为动力,加强学习、认真琢磨、反复修改。不知不觉中,办公室材料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工作也多次受到省市领导表扬,给单位挣了不少分。
   老宁乐天知命,工作压力再大、任务再多,也少有愁事。平日里大家闲聊,多把话题聚焦在房子、车子、票子上面,唯独老宁偏安一隅,看书学习,很少凑合。为此,就有朋友劝他,“别这么傻卖命,有那功夫想方设法多挣点钱,买个大房子让嫂子和大侄子住住多好”,“休息休息,这么累干嘛,干多干少还不是拿一样的工资”。闻此,老宁多以正面回敬:“人有百年,文章千古”;“官大官小没完没了,钱多钱少都是烦恼,唯有学有所成、身心健康、家庭幸福才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时,大家便不再言语,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如果让他老婆听了,老宁定会招致一通猛批。人各有志,对老宁的人品和才华,大家还是非常认可的。
   据说有一回,老宁还真犯了愁。那天,他老父亲生病住院,老婆在省里参加业务培训,孩子上学中午晚上需要接送。忙得团团转的老宁忽然接到单位通知,说领导要到省里开会,需要加班准备材料。老宁只好把孩子托付给邻居,在单位加班,一连两天,既没给孩子做饭,也没去医院看看。结果是老婆不满、家人埋怨。等忙完了到医院时,在一旁陪床的妹妹说:“哥,你说你天天写东西,我上网搜了搜,也没发现你的文章;你说你天天忙开会,我在电视上也没看到你的影子;咱爹生病,你也不来看看,你整天瞎忙活啥啊”。老宁顿时默然,好久没回过神来。于是,一连请了三天假,在医院陪老父亲。听护士说,陪床期间,老宁比父亲睡得还多。看来,他是真累了。
   啥人有啥福。一个月之后,老宁的工作有了调整。又过了一些日子,在一次领导干部竞争上岗中,老宁因踏实肯干,力拔头筹,如愿以偿得到提升,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后来在一次聚会上,问及老宁成功的秘诀,他低声对我说:“老弟,给领导写讲话,就是零距离感悟、心贴心倾听领导的思想和智慧,既长见识,还学会了如何当领导,靠悟。”如此看来,我们不应再叫他“老宁”了,改称“有智兄”得了。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