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小说

缘分的奇遇

来源:作者:于向阳时间:2013-07-15热度:0

    2011年在中国散文家网通过发贴认识了北京的作家赵春华老师,他是中国散文家网原创文学的版主,他的作品很多,大约有几百万字吧,其中诗歌、散文、评论写的都很精彩,在2012年夏天,他说要到青岛来度年假,因为他的女儿给他找了一个青岛的女婿,他要来青岛认亲家顺便休年假,在他来青岛的期间,我们为他举行了两次聚会。他也因此成了我们蓝月亮文学社的好朋友!由于他经常在我们散文随笔论坛发贴,也就成了青岛蓝月亮文学社北京籍的成员。
    2013年5月1日,我去北京看望儿子,顺便去赵春华老师的老家——北京的西山参观了一下,那是一个拥有10间房子的四合院,院子里可以停车,房子已经装修好,可就是没有人去住。我与赵春华老师谈起:“西山的新房子完全可以举办我们中国散文家协会的创作学习班,” 赵春华老师很同意这个观点。我们把这个想法和中国散文家网的赵天鹏老师讲过,可惜没有得到响应,也许我们蓝月亮文学社举办学习班的时候会住在这里。
    2013年夏天来了,我代表我们蓝月亮文学社再次向赵春华老师发出让他来青岛避暑的邀请,他答应我们在2013年7月6日到达青岛,住8天,7月13日返回北京。他在电话上突然告诉我:“我们青岛的女亲家认识您,您们在一起在李沧工作过,7月6 日在青岛火车站您们会见面的!”
    一句话激起千重浪,岁月沉香,无论日子过得怎样平淡,总会有一些生活的细节漾起涟漪,总有一些记忆馨香满怀,我在追溯着四十年前的往事和朋友。
    我在李沧工作的日子是1973年,那是我刚刚从农村插队返回青岛的日子,那年我才23岁,是青岛商业局从农村召回第一批400多名老知青安置在各个商业零售点工作。
    我喜欢文学是60年代的事情,从农村插队到回城,我的诗歌,小说、散文创作始终没有中断,在70年代,四流中路有一个沧口文化馆,白云翔老师在那里主持文化创作工作,在文化馆的对面,有一个展示业余诗人作品的玻璃长廊,里面有纪宇、刘辉考、歌星、锦河,王兆青、蓝晓强的诗歌。我也把我在农村创作的诗歌投稿给白云翔老师,谁知,白云翔老师选了几首连续刊载,并让我随时投稿,记得我还有几首诗歌被谱上曲子由文化馆演出队演唱,其中还有一首《四届人大放光芒》由孙恩正老师的谱曲。我们还在沧口文化馆出版了青岛市最早的一期铅印的诗歌集《祖国颂》,是1973年出版,是我去找高小岩老师提的封面字,在青岛印刷厂印刷的,那本书、我至今珍藏。
      我在想:赵春华老师的亲家,肯定是爱好文学的朋友?70年代的沧口文学创作班有许多朋友和我都认识:韩丛文,国红卫,刘文滨、聂川,孙洪礼、刘大克还是袁晓华、秦爱青等等许多朋友?他们现在都在哪里啊!都应该是六十岁以上的朋友了。
    北京的动车缩短了青岛与北京的距离,仅仅5个半小时,从北京南站开来的动车就到达了青岛火车站,我与蓝文学社的陈怡霖老师前去火车站接站,在约好的见面地点广西路的新华书店门前,终于见到了北京的作家赵春华老师,在他是身边,有一个身材高大装束文明的男士和一个身材娇小美丽的女士,也许这就是他的亲家,看这二位的年纪却不象六十岁左右的老人,也许是工作的环境舒适和注意营养和美容原因,怎么瞧也要比我年轻十岁。
   “向阳,您还认识我吗?”那娇小美丽的女士的问话是我大吃一惊:声音是那样的熟悉,就好象在眼前,但是,她是谁呢?我惊异的猜想!
    我常暗自叹息,人生如茶,浓了,淡了。生活的沉重,使我们没有了当初的激情,也少了很多浪漫的情趣,眼前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度过40多年的朋友,是那种静静的,淡淡的,涩涩的,又温柔的感觉在耳边唤醒着我。
   “您原来在哪里工作?”我问,“我在沧口商业局保健站,”她回答。
   “您是翟玉慧,”“是的!”我们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原来,我们都是插队潍坊的老知青,在1972年12月10日一起被青岛商业局招工回到青岛,我分在沧口饮食服务公司,她分到沧口商业局保健站。在沧口商业局保健站不远处,就是沧口文化馆的诗画廊橱窗,每当新的一期诗歌稿件更新,我总是在诗画廊橱窗前认真品读那些朋友们的作品,也为我的作品在诗画廊橱窗展示而高兴,欣赏完毕就溜达到商业局保健站去找一同插队回青岛的朋友聊天,喝水。在1974年春天,我调动工作到了市南区的饮食服务公司,由于工作原因,就很少去沧口文化馆和找沧口的老乡聊天了。转眼间四十年过去了,翟玉慧同学还能记得我、认出我来,也真让我感到愧疚,我想起了潍坊回来的在沧口就业的许多知青朋友:“张建华,张开亮、丁立照,王秉永等,还有临朐的刘宗国,成根荣,招远的许国卫,温胜利,都是社会活动力非常强的人,可是现在王秉永、成根荣、温胜利都已经离开了人世,去了天国。”可见人生如梦,转眼百年。
  我相信命运,也相信缘分,也许:北京的作家赵春华老师命中注定是我们前世今生的朋友,也许,我们蓝月亮文学社的朋友是我们命中注定要经常在一起的朋友——
    今天7月13日,北京的作家赵春华老师结束了他的青岛之行回北京了,我没有去车站送他,我知道,他的亲家一定会去车站,他们有许多许多的话要说,孩子,孙子,还有许多的嘱托。而赵春华老师、我们每天都会在网络论坛见面,把时间让给他们的亲人吧!
    岁月象把无形的刀,把我们从同一个平面切割开来,分散到不同的平面里;而且,还把我们雕琢成不同的类型,让我们在各自的圈子里度过每一天。
  这次赵春华老师来青岛最高兴的一件事情是见到了他的亲家翟玉慧同学。我知道她生活得很美好,这就足够了,我在内心深处默默地真诚地祝福,祝福她们永远健康快乐。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金桂飘香(7)

下一篇: 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