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小说

成长的印迹

来源:作者:金航时间:2013-06-05热度:0

成 长 的 印 迹 


     六十多年的历史风云和亿万人的命运坎坷,大处可揽国家民族之命运,小可见社会民生之心态,一个人的成长本身就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同样承载了人生的痛苦与欢乐,但在这痛楚与快乐中品味出的是成熟。每个人都在共和国历史成长的酸楚与艰辛中品味着千千万万与自己一起经历的那段岁月与生命历程。
    一九七0年,九岁的我便随着父亲加入了地质队的行列,新的生活、新的环境,一切都显得那样的新奇和神秘,出队的第一年,随着父亲的分队来到了一个叫闹枝沟的小村(那年代叫生产小队),那时出队都在三月份左右,天寒地冻,更没有像样的公路,闹枝沟离大队本部并不远,大约也就三十多公里的路程,然而我随着地质队的叔叔阿姨们在卡车上足足颠簸了半天,到住地时脚都冻的不能走路了,好在热心的房东早已把炕烧的热热的,父亲把家里仅有的两床很薄的被子铺在了坑上,我把脚伸到被子里,很久才感受到了周身的温暧。晚饭前第一件事就是去分队管理员那领内部粮票,内部粮票分细粮和粗粮,记得好像分不同工作每人每月也只有五斤细粮,另有分配不等的粗粮,加起来也就三十多斤,我的父亲因为带着孩子,所以分队领导给予特别照顾,每月多给我们三斤细粮,我的地质队生活就从这里开始了。那时的地质队工作比较艰苦,队里的叔叔阿姨们每天都要穿着笨重的“登山鞋”每天走上几十里山路,跑路线、采集样品,回来时整个裤腿和鞋子是冻在一起的,要在炉子前烤上一段时间才能化开、烘干第二天再穿上,不过这样的装备在当地乡亲们眼里也是很羡慕的,乡亲们当时穿的都是自己用“乌拉草”编制的草鞋,偶尔也能见到一两双日伪和国民党时期留下的“大头”棉鞋。
    那个年月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我看到地质队的叔叔阿姨们都很乐观,每天傍晚他们都会聚在一起拿出分队仅有的一只破二胡和手风琴唱上几段“革命样板戏”,感觉他们的生活也很充实。每逢节日他们回不了家,队长就命令管理员不惜代价去“抠门挖窗”搞回来几斤猪肉,饮事员挑了又挑,选出稍肥一点的肉放在酱油罐里,淹渍起来留着以后炒菜用,剩下点肉就多放些菜,大家一起包上一顿饺子,在一起喝点小酒乐呵一番,多少个亲情假日都是这样渡过的。由于当时工资比较少,生活过的也比较清贫,既使每年每人发给二十几尺布票,因生活困难一年也舍不得去买几尺布做件新衣服,那时最盛行的一句话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件衣服兄弟姊妹相传,有时要穿上十几年,好在地质队每年都发给冬夏工作服,当时的工作服在外界看来就是时装了。
    父亲所在的分队是一个地质综合分队,内有物探组、地质组,还有钻探机台,一个队伍有一百多人,这么多人来到一个小村上,为村里增添了不少的生气。当时的野外装备都比较简陋,地质组主要的装备就是罗盘、锤子、放大镜,每天叔叔阿姨们从山上回来后要进行手工制图,手工计算,一直要到深夜;物探测量组每天上山前准备好的第一件工具就是斧子、锯子,另外还要带上苏联产笨重的电、磁法仪器,叔叔阿姨们说:每天他们都要在原始森林中砍倒很多树才能进行正常的测量和物探工作(那时地质队伍是尖兵,一切都为地质工作服务,所以也不涉及森林补偿等问题)。老式的钻机,落后的钢沙钻进工艺,每天钻探进尺也不过几米。若大个综合分队当时也只有一台老式苏联嘎斯车,而且大队还随时调用。为了搬运设备只能临时借用老乡家的牛、马车或发动全体职工人拉肩扛,将仪器设备运到指定地点。分队的通讯更是十分落后,野外生产每周都要向大队报告情况,所以每周都要派人去十几里外的农村生产大队打电话报告情况,由于叔叔阿姨们工作都比较忙,所以还在上小学的我,每逢星期天就成为了分队的义务通讯员,队长把写好的报告稿交给我,我再跑上十几里山路去生产大队找大队长用大队仅有的一台手摇电话机通过公社交换机、县里交换机、地区交换机接到地质大队总机再接到在队领导办公室,一个电话要几个小时才能打通,有时由于线路有问题,一等就是一天。
时光似电波,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七十年代未,自己借地质子女招工的机会,成了地质队的真正一员。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由于我们所在的班组工作效率高,成果突出,分队领导特为我们每人发了七十元的奖金(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拿着这七十元钱自己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我交给了父亲五十元钱后,长这么大第一次买了一件T恤衫(当时叫港衫)和一件的确良军裤,穿在身上了着实威风和得意了一番。后期由于工作取得了一点小成绩,便被调到大队机关工作。二十多年的机关工作,更是目睹和感受到了地质队和新一代地质人崎岖坎坷经历和通过地质人的努力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感受到了地质人所经受的磨难与欢笑,还有他们印记在山川河流中不灭的足迹,聆听着令地质人引以为自豪的《地质队员之歌》在山谷中久久回响-------
    三十年后的今天,单色调已成为历史,服装的缝缝补补成为一种时尚,野外队的饮事员不是因为没有肉而发愁,而是因为队员们吃不进去肉到处去采山野菜怕吃坏了肚子而担忧。队上的小青年们聚到一起更是“三天一只鸡,五天一只羊,喝青岛啤酒要成箱,春夏秋冬比时尚”。广播电视村村通,更不用为看不上电视而寂寞,想看大片还可以拿出下载在MP4.MP5里的中外电影大饱一下眼福。
新的时代不仅找矿理论有了更大的创新,分队的装备更是向着现代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分队都配备了野外专用车、手持电脑、照相机、GPS;电子成图、高速计算、样品照相为地质队员们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光电经纬仪,便携式、站式GPS定位仪不仅免去了砍伐林木之苦,加强了环境保护,也提高了精度、深度和灵敏度,减少了繁重的体力支出;钻探工艺日新月异,由大口径到小口径,又到绳索取芯,钻机也由SY2—300、XU—600、XY—4等发展到今天的全液压自动行走钻机,无不显示出科技魅力所在。通讯手段更是发达,由八十年代的电台,到九十年代的手持对讲机、BB机,二十一世纪不断更新的手机电话,卫星电话,一秒钟就可以传递很多信息。
    几十年的办公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记得八十年代初刚调入机关时,两个单位在一座破旧的小红楼内办公,我们两个部门六个人挤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简陋的办公桌,每天上班要集中排队打开水,两个楼层共用一个侧所。而今的地质大厦曾经为多少地质人而感到骄傲,地质人不管走到哪里,只在说我们是地质大厦的,都会投来一片羡慕的目光。办公设备不断更新,由手工打字变电脑打字,由信件传送到电子传真、网络信息传送,老板桌椅、电脑、打印机、传真机、饮水机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为地质人增添了几分神气。
    60多年的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我所在的地质队也已走过了50年的艰苦历程,我虽然没有经历过地质队50年的风云变幻,但地质队30多年的发展和变化却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打下了深刻的印迹。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乡韵二题

下一篇: 绒绒和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