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小说

金顶3

来源:作者:孙成中时间:2017-02-12热度:0

  第三章:家产


  回到母亲生前的住处,也就是植树的家,大家挤在母亲的房间,孩子们互相谈论着。

    李植树说:“大家难得聚一次。大哥,这样吧,咱们姊妹们,多年也没能一起吃顿团圆饭。今天,咱们聚一次。妯娌们,能下橱的下橱,不能下橱的,打打下手,大伙一起做顿饭。饭前,有两件事要一起议议。”

    “大哥,你看?”李植树在征求冯唐的意见。

    “还是由你来说吧。”冯唐信任地说。

    “商量好了?”冯元媳妇插话说,“一个老大,一个老小,就商量着定了。我们,还有老二,就这样?那冯元咋不掺乎?有人总盯着我们家那辆车,说我们有钱。钱是我们挣的,有本事,自己挣去!”

    “你,你这娘们!”冯元拽了一把妻子。

    “妈?!你少说点。”儿子大声说。

    “咋不能说?谁养老谁不养老,说个清楚。不行,就上法庭。说我不养老,他奶奶的钱都到哪去了?”

   “你再胡说?”冯元急了,要动手。

    “好了!”冯唐大喊一声,“这成何体统,母亲刚走,就开始闹?”

    李植树接过话,说道:“说吧,大家有什么话,尽管讲出来。”

    “说就说。”冯元媳妇继续说,“说老小困难,那老二不困难,大嫂子容易?!”

     看看没有别人帮腔,再瞅瞅冯元虎着个脸,她不敢再吱声。



     看到静了下来,李植树说道:

    “大哥、二哥、三哥,诸位嫂子,侄子侄女们:这话本不该我说,我毕竟是冯家的女婿。但是,在冯家怎么多年,看看母亲一生对我们对孩子们的份上,我想了再三,我觉得,我说比较好。我和大哥商量过,也和妻子谈过,说孬说好暂且不论。母亲一生不易,把我们姊妹拉扯大,吃多少苦?我们为父母的已经有体会。小时候,再苦再难大家都能团结。现在,各家的日子好过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说什么打官司的话?当然,打官司也是正常的,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然而,我们就非要闹到法庭上,挣个你死我活?

    “我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但我们没少受到老人的照顾。这是我们的荣幸。我在家的时间不太长,但每次见面,老人都向我唠叨哥嫂、孩子们的事,她老人家心里装着的是大家庭的每个人。

    “思考再三,我觉得,原因是大家交流的少,彼此了解的少。老人不在了,我们姊妹更应该团结。这是大家发自内心的愿望。

    “现在的事情,要算算账,算算支出,再算算老人的收入,另外,房子问题,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几位妯娌们没有想到妹夫会这样一针见血,又不知咋算法,都把眼睛睁大了。

    植树接着说:“钱,妈妈生前说过,共有五万元。除去治病的外,人手一份。妈妈当时考虑想照顾有困难的几个。但最终,妈妈说,日子要靠自己过。

    “另外,这些年,在使用***退休金上,冯杭建了一个账本,每年结一次,账本,大家可以去查。这三年中,又省下了2万元。除去这次花销,也剩不了几个。就是说,老人的丧事没有花大家的一分钱。”

    听到这里,大家的疑虑消失了。

    李植树又说:“现在剩下的,就是房子问题。1997年房改,房子在母亲的名下,就是说,所有权在母亲。和大家商量一下,我们每个人先说说自己的观点,不要牵扯别人,就是只谈自己要还是不要。当然,也包括几位嫂子。”

  大嫂先是叹了一口气。

    冯杭的泪水已经在眼里打转。

    “哥哥嫂子们也不要考虑太多了。”冯杭说,“我们是住了母亲的房子,但我们没有独占的意思。我先申明。”

    “妈,我们搬哪?”冯岩的眼圈有点红了,“不是说好了吗!”

      房间里,出奇的静,只有冯岩的声音在回荡。

    冯元的妻子此刻心情最复杂。她的脸一阵白,一阵红。

    李植树轻声“咳”了一声,打破了平静:“大家说吧,先从大哥大嫂谈吧!你们是冯家的老大。”。

    冯唐清了清嗓子,说道:“我有房子,再说,我对母亲的照顾也不周到,我不要这房子。”

    冯刚妈推辞了一下:“让老二先说吧,我往后靠靠,他们兄弟们在前。”

    冯宋也不推辞,说:“来时,我想过,咋也得要房子,哪怕一件也行。这两天,我看了城里的情况,也感受到了兄弟们的亲情,我感到,这是最值钱的。母亲的房子,我不要了。对了,超他妈来时告诉我,让她的嫂子、弟媳还有小姑子有时间到乡下转转。房子的事,她更不会要。”

    冯元说:“按理,该着我要,18岁我去当兵,没让爸妈操心。娶媳妇,没花爸妈的一分钱。其实,爸妈也没有钱。儿子,是她姥姥带大的。”

    听到这里,李植树心里有点担心,如果在这里出了叉子,就不好解决了。冯唐心里也有些着急,冯元的媳妇从丈夫嘴里第一次听到夸自己娘家的人,脸上现出喜色。

    冯元接着说:“原来,孩她妈要打官司,就是想争口气,我压着。我说不缺吃不缺穿的,打官司让人家笑话。刚才,听了妹夫的话,我认为有道理。有道理的事,我们就要干。所以,房子的事,我不要,孩她妈也不要。”

    李植树感到一块石头从心里落了下来。冯元媳妇的脸一阵红,不久又恢复了平静。

    冯唐妻子接过话题,说:“按理,冯刚年龄也大了,快结婚了,原来我考虑,房子的事,她是长孙,她奶奶也疼他,现在,我如果张口要,连他也不会答应。我也不要。”

    “妈,您!”冯刚支持***话。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是老大,力没有少出,没有功劳还有苦劳。现在看来,对母亲最孝顺的是他小姑,端屎把尿。在这里,我向他小姑赔个不是,是我小肚鸡肠了。。”冯刚妈后悔地说。

    “冯杭,你表态吧。”李植树告诉妻子。

    “我?”冯杭说,“刚才我不是说了吗?我不要,也没有想要的意思。昨夜,植树和我商量了,我们出去租房子住。”

    “那咋成。”冯刚妈说,“那样,人家不是笑话咱。”

    “好了。大家的意见都挺明确的,都不要。”李植树说,“这说明我们大家是团结的,是让妈妈放心的。按理,大家都缺房,谁不希望自家的房子大一点?然而,这是母亲留给我们姊妹的家产,是遗产。它不能归于某一个人,而是我们大家的。

    “基于此,我因为,这房子,我们大家人人有份,不能随意出售。”

    “对,对!”大家一致赞成。

    “这样吧,”冯唐说话道,“我也提个建议,房子继续由他小姑住,等以后他小姑有了房子再搬出来。当然,也别说什么租不租的。”

    “我赞成,妹妹住着,再收房租,好说不好听。”冯宋说。

    “妹妹,你就先照料着老屋吧。”冯元没有意见。

    “我们会尽早租到房子的!”李植树诚恳地说。



    “是冯杭家吗?”一声询问伴着脚步声传来。

    “您是?”见进来一位中年人,冯元的妻子问道。

    “我是律师,姓陈。听说你们的老人去世了,我来宣读遗嘱的。”律师回答。

    妈妈留下过遗嘱?大家的目光集中在冯杭身上。

    “我妈留过遗嘱?”冯杭问。

    “是的!”陈律师说,“老太太有远见,五年前找我留下的。告诉让我一定保密,一个月前,她打电话告诉我自己感觉不好,让我关注一点。”

    陈律师看了一眼大家,把遗书交给冯唐,“你应该是老大,你看看笔迹。”

    “是母亲的!”冯唐一看就确定了。

     陈律师说道:“遗嘱有两条:一是房子由冯杭继承。原因是别的孩子有房子,希望做哥哥嫂子的赞成;二是存款用来治病,剩余部分冯杭不再拥有,由兄弟三人平分。”

    冯唐接过遗书,问冯杭:“妹妹,你也不知道?”

    “是啊,只是母亲生前说过,不让我搬走。”

    “既然如此,我们大家就不用说了,按母亲的意见办。”冯宋说得十分干脆。

    “母亲的心意,我领了,我赞成刚才大家的决定。”冯杭说。

    “这样,就委屈你们了!”冯唐说,“这样吧,以后,你们买房,我们大家要支援一点。”

    “谢谢!”冯杭发自内心地说道。

    “不是还有一件事吗?”冯超问。

    “是这样,”李植树说道,“考虑二哥住在农村,来一趟不容易,明天,我们大家一起将母亲的五日和五七坟一起上了。”

    “这个办法,有点创新。”不知谁说了一句。


    李植树接到欧阳守仁的电话,要求他立即赶回省城,先不要返回新疆。

     “租房的事没有确定,冯岩她姥姥刚去世,你能不能晚两天再走!”冯杭试探着。

    “肯定是大事,否则,院长也不会让我马上赶回局里。”李植树解释说。

     “妈!让爸爸走吧,家里的事有我!”儿子李冯岩说。

    “孩子,你才十六岁,租房的事,不是你能办到的。唉!咱们家的事,别指望你爸。你去找你三叔吧,他认识人多。”冯岩告诉儿子。

    “我先向老三交代一下。”李植树说道。

    “租房,你放心。不是说好,你们先住吗!干吗着急?”冯元对李植树说。

    “辛苦您。早晚都的租,还是早一点好。我要马上返回单位,有急事要办。”李植树回答。

    “妹夫,你一个月挣多少钱?”冯元问。

    “二千多,在新疆其他待遇多一些。问这干啥?”

    “妹夫,我看你回县城算了,挣钱多少不说,别让我妹妹独守空房;再不行,和我一起干。”

    “不行!那里需要我,再说,我也离不开大伙儿。”李植树回答。

    “也好!人各有志。我是为妹妹挂心。不说了,你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对了,抽空多回来几趟,你嫂子做好吃的,我们喝酒。这次,你嫂子彻底服你了,他说,看人家妹夫,话说得那个在理。原来听说他会说,这次是见识了。”

    “你带我向嫂子问好!嫂子的话,过奖了!”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往事,1972

下一篇:往事,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