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温江区与崇州市的交界处,有一个极具成都平原田园风光的乡村桥场——连二里市。桥场不大,只有0.3平方公里,一座古老的崇江桥将场子一分为二。公元555年西魏恭帝二年,崇州和温江从江源郡分出后,以崇江桥两头划界置县,桥东是温江区永盛镇尚合古村,桥西为崇州市羊马镇伏虎村。后虽经历朝历代变迁,但两县两镇共用一桥场至今未变。“一足踏二县,一市连二乡”,当地人就叫它连二里市。
连二里市古名叫“崇江场”,是以温江与崇州两县名中各取一字而得名,崇江场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7年),当地人在石鱼河上建起一座桥,命名为“崇江桥”。建桥之后,当地生意人在桥的两端逐渐扩街建房,形成集市,人们称之为“崇江场”。该场是崇州运往成都销售竹木器具的必经之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场上生意兴隆,众商云集,各类客栈酒家茶铺就达40余家。对这个川西平原上良田环绕修竹成林,小桥小溪相伴的场子,古人曾赞曰“渔火受控连市,村扉半掩柴。夜来溪上宿,梦已在高斋”。
初冬的早晨,当阳光从厚厚的云层里钻出来,洒在川西平原上,我们走进了连二里市袖珍小场。
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场子的确太小,一条200米长的主街贯通全场,旁边伸出几个如石鼓巷、石鱼巷的小巷。石鱼巷的尽头,是一条蜿蜒的绿道,直通几公里外的永盛镇。场中古老的崇江桥把场子分为两半,崇江桥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时被毁,后由镇政府重建。沿街的仿古建筑倒是令人有些注目,主街的上空悬挂着各种彩色油伞,为街道增添了一些喜庆色彩。一座高大的仿古牌坊屹立在场口,上面的“连二里市”让游人记住了它现在的名字。几家农家乐散布在场子周围,最有名的是一家规模较大名为“严氏拌鸡”的农家乐,此刻正在接待一场生日宴。院内不时传出一阵阵悠扬的琴声,一群老年人正在忘情地演奏着,琴声悠悠穿过田园绿竹小桥流水,不断飞向远方。
几栋刚修建好的民居坐落在场口边,特别耀眼。这些民居白墙黑瓦窗明几净,漂亮大气,较之别墅豪不逊色。好奇的询问这家老人,知道是她的儿女们所建。身旁的另外二个游客感慨之余兴奋地举起手机,对院内的陈设、花坛一阵猛拍。像这样的川西乡村人家陈设布局现代洋气、干净整洁,置身其中几乎感觉不到身在农村,变化不可谓不大。
漫步在这绿树成荫,流水潺潺的乡村里,眼里尽是红和绿。红是村民们的幸福生活,绿是迷人的田园风光。其实,在川西平原上,像这样的小场、小村还有很多,如战旗村、青杠树村、农科村、东岳村、宝山村数不胜数。它们已是城市的后花园,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的地方。鸟语花香,花园绿道,这就是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不在大小,在于她是否有活力,吸引力。连二里市,这个川西平原上的袖珍小场,确实令游人感到新奇。那场中的崇江桥望着我们微笑,仿佛向我们讲述着它那悠远曲折的历史。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南宋诗人范成大唱出了自己对锦绣田园的深情赞美。我想,待到明年花开时,再到连二里市走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