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乡村教育断崖的人
——访志愿支教者张夏铭老师
2018年11月8日,恰逢第十九个中国记者节。
因参加所在党支部《树立责任意识 助力脱贫攻坚》主题活动来到扶贫点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的月照社区独山村,事前曾将行程告知贵州省地矿局《杜鹃花》主编陈跃康先生,先生便安排了我一项特别的任务,让我一定要代表他看望一下在独山村小学校志愿支教者张夏铭老师,便欣然受命并及时与张老师取得了联系。
在完成支部安排的入村走访慰问、与村支两委座谈、扶贫捐款等各项任务后,电话约定了小张老师在独山村两委办公楼的四楼平台见面。
小张老师,一位祖籍山西运城、生长于长治的1992年出生的小伙子。俊瘦的脸显得有些稚嫩,双腮和下颚处略带一抹胡须,一部索尼相机挂在肩上。他是骑单车由双洞村匆忙赶至独山村的,急促的呼吸尚未平息,额头上浸出了些许汗珠。
小张老师介绍,他在英国读完大学本科金融学进而深造艺术系摄影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18年暑期完成在上海某传媒公司的毕业实习后,便独自一人来到独山村,进行小学英语和数学课程的义务教课。
对话中,了解到小张老师在读期间的每个假期都回到国内深入部分省份的乡村学校,尤其是较为注重对偏远贫困山区的学校进行义务支教。
问及他的支教缘起,那是在一次偶而阅读到解海龙先生所拍摄的原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小学生苏明娟的照片所引发的起意。
这张标题为《大眼睛》的摄影作品,已作为希望工程的宣传照,广为人知、家喻户晓。正是这张黑白片给了他视觉及心理上的强烈冲击:
一双大眼睛女孩,冻得肿涨而又略带皴裂的小手紧攥着铅笔,凝望着前方的黑板。那是一种对知识如饥渴望的眼神、是一种呐喊于心中的最底层、最平民、最幼小的人们对亟待接受教育的呼唤。
有感必须去探究、凡事皆需要躬行,为了寻找那双眼睛背后的故事、为了解偏远贫困山区的教育现状,他义无反顾地背上了相机、走入山区乡村学校。
在国外曾多少次看到许多反映中国偏远贫困山区孩子教育境况的纪录片和资料照片,条件极其艰苦:断木为椅、乱石为桌、几近一阵风即可吹倒的破陋教室。对于国外不甚了解中国的视听者而言,仿佛步入了非洲荒漠地带。偶听外人议论,他甚感愧疚、也深感迷惑。建国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如何还有这般的教育环境?这正是他想深入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详尽了解的动因。
初次来到独山村,他感觉实际情况比他在媒介上看到的情况要好得多,似乎觉得他所到达之处并非是他所追寻的最终目标:这里不够十分艰苦、这里不算十分贫穷,教育状况依然光鲜地展现在他的面前。于是他极想确定另选目的地,要去最最艰苦的地方,用自己的所学所识、尽倾其微薄之力;通过相机还原与本色、并曝光与社会,以求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进而获得全社会的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和老师们的多次交谈中获知,他所想去寻觅的地方在中国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国家的大力扶贫和教育上的多渠道投入并举,学校的硬件得到了质量上的飞跃和数量上的增加。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实践和体味观察,发现了一个软件上的较为致命问题:
尽管中国西部农村教育基础硬件上在国家大扶贫战略中,已经得到充分投入、补充和完善;尽管政府始终在努力均衡着教学力量、优化着教育资源配置;但师资力量极度薄弱匮乏、支教老师参差不齐、教育方式的迫于勉强以及频繁更换;孩子们的学习方法、自习条件和自控能力以及努力程度;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对待教育的态度仍然处于落后和被动的景状,以上这些软件方面,直接影响了学生受教育的优劣程度,依然与城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知识改变命运”这一口号,他已经不太相信。但他尤为相信的是:人们必须是要接受教育的,不仅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或掌握一门足以安身立命的技能。重要的是为了培养正确的三观、如何做人;更重要的是要在每代人之间树立一种人人必须接受教育的思想并且得以传承。只有这样,把必要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升到整个国民层面,国家的层面也就会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
小张老师谈到之所以选择深入偏远贫困乡村支教:
一来是深入了解贫困乡村教育现状,彻底熟悉教育面临的缺项和短板。他准备拟定出版一本有关偏远贫困山区教育的摄影专集(暂定名为《独山下的孩子们》)通过相机这一有力有形的触角,以中国最基层的教育为题材,完成一部反映孩子们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点滴内容的纪实摄影作品,如实地影照出中国的教育现况,去扩大影响,以便让更多的人们有所了解,并借以发声、解惑释疑,号召人们加强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和深一步对软硬件兼有的资助,尤其是软件部分。扶贫不能仅以扶资来得到彻底解决,关键在于扶智。二来是通过他深入到最基层,以求得有个锻炼自己能力与开发自己的能量空间,努力做到使自己有一种在意识和行为上的突破,让自己人生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我们的乡村教育正如这身后的断崖,绝壁山崖固然峻峭美丽,但也会产生崩塌的危险。断崖崩塌的隐患只要存在,就会始终潜伏在开发者、游览者和记载者人们的心中,亦就成为了心头之大患。不能够彻底地得到根治,美景便成为了潜在的危险。若想保持其百年、千年巍然屹立,必须从基础上加以治理,不能只顾表面的峻峭陡耸的惊骇之美,而无问其肌理和筋骨之脆弱。必须采用治理地质灾害的科学方法、通过充分地论证,找出能够使它较长时间稳固的处理方案并加以处置,便是事半功倍的好办法,也就找到了中国乡村教育断崖的症结所在。
当问及他餐食起居以及平时活动安排的细节时,他便显出年轻人那种身为苦行僧人、乐以浪迹天涯的气质。
平时上课,学校有午餐,虽习惯了国外的西食洋餐,但从不挑剔伙食的好坏,与学生、老师们一起进餐。早餐随意煮两个鸡蛋,晚餐采取打游击的形式,或买几个馒头加一包榨菜或随意去一家小餐馆、叫上一盘小菜即可果腹一顿。
周末时光,便是做了“游方和尚”,带着干粮,肩携相机,翻山越岭走遍月照养生谷的峰顶沟涧、屋舍村址、田间地头。写照民情,深入民间问衣食;支架调焦,遍寻景致最佳处。能得到一张较为满意的作品,便是最大的安慰和精神食粮的补充。
采访小张老师时,他谈到,通过贵州省旅游地学分会陈跃康老师的介绍,方知这里创建了全国首家旅游地学文化村,由贵州省地质学会授牌,是贵州省地矿局在六盘水市钟山实施精准扶贫、拓贫攻坚的重要成果,在当地影响很大。
小张老师参观了旅游地学文化村陈列馆,感到将地学、旅游、文化与精准扶贫四方面结合起来,不失为一个创举。他站在摄影专业的角度,也提出了一些建议:馆内反映地学景观、民俗文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精准扶贫的成果等类的照片和资料的陈列尚不充实;整个馆占面积较为狭小,若想充分展示这些内容,应按照现有占地面积设为二层楼的规模,即底层作为影视及图片资料的陈列,上层为地学实物及民俗标本的展示;应设置免费入村门票,将陈列馆作为浏览项目列入其中。只有这样,旅游地学文化村才能够让更多的游客了解知晓并宣传推广出去。
送别小张老师前,他提出对他的专题摄影集的命题、题字以及撰写序跋等事宜,基于平时对出版物的装帧内容的个人爱好,由衷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一来是本就应感激和鼓励年轻人这种忘我地深入贫困山村支教和采风精神;二来是对自己所掌握所熟悉的的善于命题、题字以及题序作跋的最佳人选也有些了解,便提出了一些设计和人选上的建议,借以鼓励小张老师的致诚之心;三来也迫切希望见到小张老师的摄影作品集早日出版,能产生和引起一定效应和轰动。
听完小张老师的介绍,便想起刚刚走访贫困户一事。入户走访了一位双目失明的五十余岁老者,自幼因基因显性遗传双目失明,这是独山村尚未脱贫的其中一户,破烂不堪的老式屋舍,原本可以在政府免费帮建住房、拆旧建新工作中得到落实,因他尚未与政府达成一致意见,致使旧屋重建一事耽搁至今,失明造成的无力生存、严重致贫的客观存在总是摆在独山村村支两委的心上。我们一行带去的慰问金发至他的手中,签字画押便成了问题。只有让其四十来岁的弟弟代为签字,谁想一个尚处于壮年阶段的弟弟同样不识字,平日里只有靠在外做泥瓦匠及木工手艺来养家糊口,无可奈何只得由失明老者本人按手印画押作为领取慰问金的依据。目睹此境况,心境惨然、痛然!这位弟弟的年龄当与改革开放年代同龄无差,至今也大字不识、无能握笔,实是不可想象,这便是一个乡村教育所留下来的断崖。
扶贫不仅在于扶资,更在乎于扶智。资金的满足只是一时一事;智力的支援与扶持在于恒久。是关乎于几代人之间的一种灵魂与精神上的萌发启迪和继承延续,是借智生财的有力途径。
资金可以让你衣显华丽、屋现堂皇,那只是一种表象,更是浸染于等、靠、要思想之人所依赖的“毒瘾”。给其与智慧、给其与方法,使其得道得法,便是解决偏远贫困乡村教育断崖的根本大法。
地灾应科学治理,扶贫需资智并投,支教要软硬兼施,否则断崖依然存在,治标而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