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秋梦
——金秋十月游南京、扬州随笔
一、美食篇
由于经历过很多原本计划好的行程,由于各种原因而改变,甚至取消。所以,我喜欢一个人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十天前,毫无准备的我,一时兴起,向单位领导递了请假条,休假一周去向往已久的六朝古都,南京。
高铁站就在家门口,四小时之后便到了南京南站。下榻的酒店在夫子庙附近,稍作休息便先开始一趟舌尖之旅,慰劳一下疲惫的身躯。早已做过功课,在导航软件上找到声名远播的“鸭血粉丝汤”和“蟹黄汤包”。
可能是希望太高,或是饭店做的还不是很地道。“鸭血粉丝汤”腥味重,“蟹黄汤包”馅掺杂着猪肉,蟹肉几近于无,所谓的汤汁似乎也就是少许的油脂吧。总之,与我想象中金陵美食的差距甚远。
到各地旅行,享受与日常完全不同的“舌尖之福”,是我行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往往受限与一人独行,未能充分享受当地美食。而第二天来的两位朋友,为我暂时解决这个难题。我们一同在“南京大排档”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长队,一起点了大闸蟹、盐水鸭还有鸡汤混沌等好几道传统美味。盐水鸭在南京是必吃的,就好比去广东清远要吃白斩鸡一样,肉质细腻,滋味丰富。接下来的舌尖之旅,我们一起在“狮子楼”吃了清炖狮子头,出乎意料的大,一人一个吃得撑不下别的点心了。对于美其名为“活珠子”的小鸡胚胎,我们也只能是敬而远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古鸡鸣寺吃的一碗“煮干丝”,后来在其它地方吃到都不如它汤汁清爽,豆腐干丝柔韧且有嚼劲。
行程中的下一张是扬州,淮扬菜的发源地。淮扬菜的特点是讲究刀工,这次在一家扬州百年老店吃到了正宗的淮扬名菜“文思豆腐”。水豆腐切成丝,细如头发,鸡汤煨煮加水淀粉薄芡,入口即化,汤汁十分美味可口。当然,炒饭的不能少的,在扬州吃的炒饭,那必定是正宗的‘扬州炒饭’了,裹着蛋液的米饭粒粒金黄饱满,香喷喷的味道扑鼻而来,让人食欲大增。还有就是货真价实的“蟹黄汤包”,这可是用吸管喝的汤包。服务员用小蝶盛着一个包子,用筷子一动颤巍巍的,拿起吸管轻轻一嘬,满嘴的鲜味,比之在南京吃的汤包,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扬州人有吃早茶的习惯,到了这里也不妨入乡随俗,早起去一家餐馆,点上一壶茶,要几样点心,比如五丁包,烫干丝,虾子混沌还有蟹黄煎饺,悠哉游哉地开始一天的慢生活。
我在南京呆了三天,在扬州呆了两天,真有“良辰美景自在天,赏心乐事我家院”的感觉。有朋友来了,二三人结伴同登紫金山,逛夫子庙,参观江南贡院,泛舟秦淮河,欣赏《春江花月夜》——唯美扬州的户外演出;也有一人独行,参观南京博物院,拜访古鸡鸣寺,探幽瞻园、个园、何园等私家园林。
本来是一个人的旅行,旅途中又增加了两位朋友。后来,朋友先走了,又只剩下只身一人。这好比是人的一生,几十年的人生旅途,分分合合,或许一些人陪着你走一段路,半途中参与了你人生的一段经历,给你留下或甜蜜或痛苦的体验和感受。这些都是不能回避或错过的,那是一段缘,它或许是前世业力的显现,或许为你的来生埋下更为精彩的伏笔。
二、园林篇
南京和扬州有着众多的私家园林,其中最为有名的要数南京的“瞻园”,扬州的“个园”和“何园”。南京之行的第二天,我便参观了在下榻酒店不远的瞻园,号称“金陵第一园”。下午三点多,已经过了游客的高峰期,售票处门口稀稀拉拉的排着几个人。我取了门票一看,却是南京市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进了大门,迎面就是太平天国几位天王的介绍。我对太平天国极为反感,便绕道而过,径直去了另一旁的私家园林。
这才是真正的精彩所在,园内有奇石所造的假山,怪石嶙峋,正是秋叶红时,点缀着其间,颇有几分诗意。底下是曲水涟涟,两只黑天鹅,几对鸳鸯鸟悠游在水中,引得众多游客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手机拍照。水面上还有朵朵睡莲,慵懒舒展,十分写意。这里有后花园,戏台等,我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参观瞻园前最好先了解些园林假山方面的知识,这样进入园区后不要再去听导游的解说,找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放下手中的相机、手机,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用身体去感受。你可以坐在水池边,与水池里悠游的水鸟,太湖石叠层的假山,草地上生长的一棵树,来一场心灵的对话,或倾听它们的物语,或诉说自己心中遐思。徜徉在亭台楼阁中,漫步在水榭石径间,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在金陵秋日午后温暖和煦的阳光中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扬州有我国园林建筑中以叠石艺术而闻名的“个园”。这独特的名字,取自主人格外喜欢“竹“字。该私家园林历经数代名人富商,传到清代红顶商人黄至筠手上时盛极一时。形状各异的奇石用各种累叠技法,堆砌不同的假山,分布在亭台楼阁和水池之间,移步换景,妙趣横生。花园中按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呈示,特别是秋山,尤为奇特,导游解释为主人对其殷富家财的珍视。另一侧是住宅区,泾渭分明的布局划分出完全不同主人房和佣人住所,体现当时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在主要活动区如豪华的饭厅、全楠木构建的会客厅,还有书房等建筑格局卓尔不凡,用料考究,更显现出主人豪华的大手笔,和不俗的生活品味。
参观扬州“个园”让我感兴趣的还有主人黄至筠传奇和跌宕起伏的一生,这让我想起不久前读作家王安忆的小说《天香》,里面描述的明朝上海名士申家所造私家园林“天香园”。作家清雅而富情趣的细腻文字描绘出一个美妙绝伦的江南园林私邸,与眼前的这“个园”相互印证,这里有东西两侧楠木大厅,东侧是主人会客之用,西侧是宴请宾客的所在,而作品中申家“天香园”也先后造有两座楠木楼,还有“个园”的“春、夏、秋、冬”四季花园,也与“天香园”里桃园等相仿。似乎作者就是仿着这里的一切所写的,所以看到的一切都极为亲切。
参观了“个园”,接着去“何园”。这座私家园林原名是“寄啸山庄”,因主人姓何而得名。整个庄园分作东西两园,有骑马楼、玉秀楼、赏月楼、蝴蝶厅、船厅、牡丹厅,以及水心亭、同心馆等。其最独特之处是在于与众不同的回廊,被导游戏称为“现代高架立交桥的鼻祖”。高低错落、迂回曲折的二层回廊,长达1500米,将园内的各个房间都连接在一起,而且每个厅都有楼梯步道通往下一层。我站在回廊上,看着楼下的假山、院落,想象着一个大家族的孩子们在其中嬉戏玩闹,捉迷藏的有趣情形。庄园的布局和建筑给我的印象是文人气十足,很能够体现古代中国文人的审美品味。其借窗取景的技法给我印象深刻,特别是“片石山房”内的琴、棋、书、画四景,还有“水中月”的奇巧之处,更是让人拍案叫绝。经过导游讲解,引来游客纷纷驻足合影留念。
三、民国篇
中华民国在大陆那一段短暂的历史,在我心目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当时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有的至今兼在。当然,它留给我更多的是遗憾,曾经无数次地设想,如果当时没有内战,如果当时划江而治,如果......可是,没有如果。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剖析许多人这种“如果”的心态,责问自己,如今不还有个中华民国在台湾么?这么多的“如果”怎么不发生在那里。
历史是在娑婆世界造下百千万亿业力的人创造的,有善也有恶,如今这一切全是业力所致。有如是因,必受如是果,这是一个人的“个业”,也是你我共同的“共业”,没有“如果”,有的只是“当下”。
南京是中华民国在大陆的首都,1927~1937年在这里留下最辉煌的一笔,至今尚存许许多多的印迹让你凭吊怀古。其中,南京博物院负三层的“民国馆”,用模拟的实景还原了当时首都街头一角,让来此参观的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一杆路灯下,在南京一个虚构的路段,一辆老福特车停在街边。仿佛是在等候某位在附近办事的高官要人,或者要从车里下来白先勇或张爱玲小说里的某位男主。附近有交通银行、邮政局等,这些全都是按当时实际的状况复原的,你甚至可以在邮局里给自己寄一张明信片。不远处陈列着一个老旧的蒸汽火车头,可想而知这里是当时的火车站。对面是一家中药铺,还有售卖金银珠宝的银楼、首饰店。十字街头矗立着大华戏院,这俨然是南京的新街口了,如今的大华戏院还在,只是旧貌换新颜成了一家现代化的电影院了。茶馆里有不少人坐着、站着,伙计们跑前跑后,台上还有戏曲演出。
上了二楼,你可以倚在栏杆上俯视一层繁华街景,也可以在咖啡馆里要上一杯浓香的咖啡小憩片刻。而另一处的老照片展览室,是你不能错过的。那一张张民国时期留下来的黑白照片,真实地记录当时南京街头巷尾的民俗风情。不禁让人想起,曾经读过的周作人或汪曾祺等作家笔下的描写的场景,书中一处处与眼前照片的内容相互印证着,仿佛是时光倒流,回到了那动荡岁月里的南京。
如果说,南京博物院的“民国馆”模拟仿真了当时街头一景的话,那么位于的长江路292号的“总统府”,则是给你一个真实民国政界要人办公的场所。
这个曾经是两江总督府和江宁织造府的地方,这里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时期的建筑遗存。在太平天国期间曾经是“天王府”,幼天王的居所。在这里,我们可看到,在历史书里被塑造英雄形象的太平天国将领们,如何过着奢靡腐败的生活。也可以看到历史书里,被包装成贪污堕落、铺张浪费,控制着整个旧中国的人民公敌——“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和民国要员们,如何在简朴的办公场所里办公,开会、接待客人。
只有三十平方米的119号房间,是蒋介石办公室,靠墙的几个书柜,一张办公桌,几把椅子,简单朴素,毫无奢华之气。与此相邻的是118号房,是副总统(后来的代总统李宗仁)的办公室,里面的陈设也大体如此。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