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飞云楼

来源:作者:武斌时间:2018-06-12热度:0

偶然翻看原来的老照片,发现一张当年青涩的我在飞云楼前面照片。时光荏苒,照这张照片已经三十年了,后来我也几次来到飞云楼下,并有两次登临。登楼时脚踏在木楼梯上,发出厚重的“吱呀”声,直到现在还一直回荡在我的耳畔。

飞云楼,当地人俗称“解店楼”,位于万荣县城中心的东岳庙内。东岳庙,就是泰山神庙,祭祀东岳泰山之神的地方。据《封神演义·姜子牙归国封神》上说:“敕封黄飞虎为五岳之道”,同时又“特敕封他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所以这里供奉的就自然是东岳大帝“黄飞虎”了。飞云楼之名来源一方面与“黄飞虎”有关系,另一方面若是天公作美,再飘来几朵云彩,缠绕楼顶,有高耸人云、凌空欲飞之感。再就是飞云楼本身的建筑特点更能体现“飞云”,楼有四层屋檐、十二个歇山面、三十二个屋角,整座楼阁宛若万云簇拥,飞逸轻盈。当地人俗称“解店楼”,是因为万荣县城所在地称为解店,当然此处的解读“hai”,与运城的解州镇一样的道理,是河东地区的古老发音。飞云楼虽然处在东岳庙内,东岳大帝塑像虽然已经荡然无存,只有飞云楼以构筑精巧的木楼建筑闻名于世。

飞云楼南依峨嵋岭,岭上就是雄奇秀丽的孤峰山。《万泉县志》载:“飞云楼在解店镇,高十余丈,上干云霄,相传为鲁班所作。”我们小时候也这样被长辈灌输,其实飞云楼与鲁班挨不到边,斗拱藻井建筑特点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出现。据庙内乾隆年间《重修飞云楼碑记》载:“万邑治之北十五里许有镇,解店,镇之东隅,古有东岳神庙,不知创始何年,载入邑志,自唐贞观年间分邑置郡名为份阴,即有此庙。”说明庙最迟应在唐贞观年间建成。相传,此楼为唐太宗李世民所建,高祖武德二年,李世民曾率师平叛,逼近龙门关,途经万荣县(古称汾阴),曾在张瓮、解店、古城3地驻兵。平叛以后,就在3处驻地修建乐楼、庙宇,以炫耀他的武功。其他有庙楼早已毁于战火,惟解店楼至今还屹立在万荣县城。明嘉靖六年重修碑记载:“邑志不载创始之年,惟见大元大德重修之,景泰改元又重修之,天顺改元又重修之。”后经元、明、清和民国历代重修,对原貌已有改变,但保存着唐宋风格,而结构则全是清代造型。所以,飞云楼不仅具有唐宋风格,还融合进了金元明清许多许多特色。

飞云楼与万荣县黄河岸边秋风楼,以及永济的鹳雀楼、介休的袄神楼并称为“山西四大名楼”,与应县木塔并称为“南楼北塔”,这些足以说明飞云楼的文化底蕴。同样飞云楼的建筑价值、艺术价值是中华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所无法比拟的,是国内罕见的纯木结构建筑。她巍峨壮观,当地还有民谚“万荣有个飞云楼,半截插在天里头”。南宋的诗人王迈有一首诗《登飞云楼》,从描写的景物和意境应该不是故乡的飞云楼,更何况南宋的时候这里属于金朝政权,王迈即使来到这里恐怕也没有心情赞颂本属于宋朝的领土上的飞云楼吧。

飞云楼外观稳重端庄、古朴大方。楼层由纯木交织而成,楼体精巧、奇特,是国内纯木结构建筑中罕见的珍品。楼身每层为曲尺型结构重叠依次而上,顶部结成十字歇山式。该楼明三暗五层,高达23.19米,十字歇山顶,底层木柱林立。中央四根各高15.45米的通柱直达楼顶。四周32根木柱构成棋盘式。面宽进深各五间,面积570多平方米。三层四出檐,二、三层各出抱厦一间,均设平台勾栏,又用平柱分成三小间,上筑屋顶。山花向前,下用穿插枋和斜材挑承。全楼共有斗拱345组。真可谓斗拱密布,而且形状极富变化,犹如云风族拥,鲜花盛开。各檐上翼角起翘,势欲腾飞;清风徐来,风铎均匀作响,清脆悦耳,楼顶覆盖黄、绿各色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更显得华美壮观、富丽堂皇。其结构之巧妙,技艺之高超,造型之精美,外观之壮丽,堪称中国楼阁式建筑之杰作。每当阳光普照,碧空如洗之日,十余里外也能遥见其倩影。楼有四层屋檐、十二个歇山面、三十二个屋角,整座楼阁宛若万云簇拥,飞逸轻盈。

飞云楼的平面为方形,特别是从第一层看,每面五间,构成正方形。为了加强坚固性,在东、西、北三面砌60厘米厚的砖墙,把三面檐柱包于墙中,使飞云楼性能更加坚固,一直保存到今天。我估计飞云楼最初建成的时候,是没有这三面墙的,那几根包再墙里的檐柱当然是有的。楼在建设过程中,第二层以上各层每面多建一个三间的批檐,每层又伸出一个三间庇檐,使飞云楼显得格外复杂,这样构造在转角部位的平座、檐顶部位均形成高层桃檐角,构成多角形结构,达到美观的效果。在第一层面阁中,每面做五间,每间的“间”部位都立木构圆柱。柱头安设额枋、平板枋、上承斗拱。斗拱分布在转角一垛,各补间一垛,在明间用斗拱二垛,每垛斗拱伸出双下昂,昂嘴做倦头式,到当中补间这一垛,由两层承担,做得双倦头式,相当复杂,用斗拱支撑老担凛,再承担圆椽及方形飞椽。第一层楼做四坡承转角部位翘起,上排显出这个木结构的柔软。第二层平座施斗拱,每面补间二垛,转角各一垛,斗拱均坐在平板枋之上,因为额枋与平板枋,呈现“T”字形,这样用材有力量。补间斗拱出两跳,转角各一垛,也出两跳,并在转角处增加擎檐柱支顶,平座也做小檐子。在各个廓柱之间安装木栏杆、栏板。第二层由于间数尺度缩小,在檐部斗拱只在明间用一垛,补间不做斗拱式样。第二层檐子,也是由斗拱支顶,四面均做歇山式顶,第三层做方形平座,因为没有折角庇檐层,比第二层简化。面阔只有五间。在斗拱方面也进行简化,各式做一垛,只做单下昂,其他与第二层相仿。檐顶已与第二层相仿。因为第三层各做重檐,上枋之转角斗拱垛数增加了,远比下檐做得复杂。最上部楼顶做歇山式十字脊。从四面来观看,都是相同的。在三层楼批檐的两侧,都做出垂莲柱,全楼共八根。木质构建斗拱连接成的藻井特别漂亮,像一把绘画美丽图案的油纸伞,骨架是横着的几根木条,伞内面就是收放自如木条铺就,迥乎于鹳雀楼藻井。

可以说,家乡的飞云楼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件精品,纯木结构,使用大量斗拱,藻井花饰精妙绝伦。一千多年的风雨,多次维修,一直保持着它雄伟壮观的本色。她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美建筑艺术品,应该得到我们大家的保护。

2018年5月11日夜写于成都家中

2018年5月12日修改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