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锐】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妻子总会在家中做一种老家桐城的特色美食——蒿子粑(又称蒿粑),我们结婚二十年来从未间断。我与蒿子粑的情缘,也随着这二十年的生活逐渐深化沉淀。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桃李吐艳,百花盛开的季节,蒿子粑绵软脆嫩和浓郁醇香总会在我的脑际回旋、飘荡。此时,做蒿子粑的日程也在妻子心中安排酝酿。
蒿子粑是安徽桐城、霍山等江淮之间及江南一带民间传统美食,因蒿子生于春天,又是一种时令性很强的地方风味小吃,主要以蒿子、米粉、腊肉等为原料精制而成。蒿子,又称青蒿、香蒿、粑蒿等,属菊科草本植物,叶面呈绿色,叶底显微白带绒毛。入春后,常生于旷野、坡地、河岸、宅旁,采撷后洗净、揉搓、去汁,再加入米粉、腊肉与水拌和,亦可放入少许辣椒、蒜末等佐料,做成圆饼。上蒸笼蒸或用平锅油煎烤炕,热吃冷食均可。蒿子粑口感香脆,味鲜色美,香醇可口。
妻子从小在老家长大,十五六岁时随父亲工作变动举家迁来这座城市。她自儿时起,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妈妈都会做上一大盘清香可口、脆软相宜的蒿子粑,在那物质生活还丰富的年代,满足孩子们久违的期待。受到家庭耳濡墨染和妈妈言传身教,妻子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勤快、聪明和懂事的孩子,经常帮妈妈料理家务,是妈妈最贴心、最能干的小助手。做蒿子粑的活儿在细心的妻子眼里,已不是什么难事。通过默默观察和亲手制作,她已将这门传统技艺熟记于心,以至于结婚后,我年年都有口福享受这一地方特色美味。
妻子做蒿子粑的食材一般会提前准备。每年一进腊月,她亲手腌制腊肉,除日常食用外,还专门收藏一些留在清明前做蒿子粑备用。米粉是传统手工制作,将精制大米洗净晾干,再用家中的小石磨将米磨成粉。这样的米粉,吃到口中绵软、香甜、有韧劲,而不用糯米,怕粘性太强、消化不畅。只有蒿子,要等到来年春天才能采到。农历三月三,或者清明前一周左右,地里的青蒿开始萌发,新生的嫩芽发疯野似的猛长,山坡上、田埂边、河岸旁、家前屋后的草丛中到处都是,一丛丛、一簇簇,挤在一起比个儿似的,两天不见,嫩叶就会长大变老,难以食用。我常陪同妻子去郊外采蒿子,新鲜嫩芽长出三四片叶子最好,根部泛青并带浅红色的蒿子最香。用手掐或剪刀剪,不一会儿,大把大把的蒿子便装满了塑料口袋。待起身站立、挺腰捶背,再瞧一眼双手,那十个指头已呈墨绿色,满手青蒿浓香,嵌入肌肤。虽略感疲惫,但内心欢愉,似已闻到蒿子粑的美味绵香。
采蒿归来,还要再挑拣一番。去除杂草,摘掉败叶和枝茎,留下柔嫩的蒿叶。用水反复清洗,再揉搓去除涩味,而后切成碎末,或者把叶子切断加少量水,用榨汁机打去菜汁,留下蒿叶碎末,拧干汁液。将事先切好的腊肉末在锅中小火翻炒,待出油后,将蒿叶入锅与肉末充分拌合、大火煸炒,再倒入少量开水,放入米粉、蒜末,像和面一样把它们揉透拌和均匀。然后,拽出乒乓球般大的面团,用手按压成圆粑粑,放入锅里小火慢慢煎烤,同时上下翻动,直至两面微微鼓起,像烤箱里的蛋糕一样焦黄。每次看妻子制作蒿子粑的过程,就像是在观摩一场隆重的节日盛典,紧张而又惊喜。青蒿和着米粉、腊肉在高温的煎烤下,香气弥漫,使人味觉洞开,心中抑制不住美味的诱惑,大有迫不及待、先尝为快之感觉。
蒿子粑不仅味道甜美、老少皆宜,而且还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流传久远。据说农历“三月三”是一切亡灵的节日,俗称“鬼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吃蒿子粑,一是为了纪念死者,缅怀亲人;二是为了祛病消灾,免遭祸害,吃蒿子粑可以“巴魂”,使人平安度过鬼节,能够健康长寿。这些虽难以令人信服,但是,蒿子粑中的青蒿确实对人类的健康有独特功效。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科学家屠呦呦,在多年的研究中,创制了一种新型抗疟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月三,人们在尽情享受蒿子粑美味的同时,已在不自觉中成为传承民间传统习俗的一种形式,成为传播中华民间民俗文化的一种具体行动。
2018.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