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长篇小说《古镇迷云》创作经过与花絮

来源:作者:王孝荣时间:2018-03-12热度:0

长篇小说《古镇迷云》创作经过与花絮

王孝荣

长篇小说《古镇迷云》(民国时期)又名《还阳记》。即将出版发

行了。但愿这部小说能够获得社会各界读者的青睐与关爱。

这部小说所讲述的故事,既令人惊怵,又令人喜欢。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还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1963年夏季,我们参加大学在四川江油马角坝举行的“普通地质学”的第一次野外实习。眼看天黑了还迷失于深山老林中。带队女老师为了安抚学生们的情绪,给我们讲述了民国时期江西大余南安府悬案,却反而激起了众学生的惊恐。

此后我时不时在空闲之际向周围的亲友和同事也讲述了这个故事,他们一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就激起我将它写成惊怵小说的冲动。我于是暗暗地搜集资料,并开始汇集、整理与编录,形成了小说松散的大致轮廊。在出版发行长篇小说《情乱永宁河》(抗日战争时期)之后,我有时间和精力思考写作这部小说的相关问题。鉴于我胆小,怕进入恐怖情节引起心情不畅快,迟迟没有正式投入写作。

直到2017年7月14日夜间,我梦游桃花岛,竟然看到了悬案中的那二男一女三个学生。梦醒时分清理思绪,不禁筑成惊怵故事《古镇迷云》。我即开始了写作,但松松垮垮犹如“马拉松”运动。

在宜春温汤疗养期间正逢党的十九大胜利开幕,听了习总书记的气势磅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作报告,振奋不已,在中国高级发展全方位发展的新时代到来之际,我想尽其在我,发挥余热余光,不仅要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还应做到“老有所作为”。我要以“运用文字写作”的特长,“生命不息,笔耕不止”。坚定文化自信、创作自信,一举加快了创作步伐。在经了近一个月对本市、区、县及镇民国及清末历史资料的调查,对本小说进行了全面修订,终于至12月底胜利完成了本小说的初稿。

据民国简史记载,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

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躯。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正式成立。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政体,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

    自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起,至1949年10月1日止,中华民国历时37年。在这37年中,经历了北洋时代、北伐与统一、抗日卫国战争、戡乱护国等时期。民国领袖几经更迭。自孙中山出任大总统之后,还有袁世凯、黎元洪、张勋、冯国璋、徐世昌、曹琨、蒋介石相继出任大总统。首都自南京至北京、重庆再至南京的多次迁移,国旗国歌几番变易。经历了共和、帝制、清室复辟、第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等多次波折。整个民国处于派系纷争、政局不稳、军伐割据、动荡不安的态势之中。蒋介石就任大总统期间,重用嫡系,排斥异己,实施铁腕政策,以致更动荡不堪。

    民国时期的大气候决定了各个地方的小背景。频繁更迭的政权与腐败的政局,导致那官场内充满内讧倾轧、尔虞我诈、血腥杀戮,还把触角伸向社会,铸成为权势之争、为钱财之争、为地盘之争、为艳色之争等等纷至踏来,致使中国东西南北中的大片土地上,疑案、悬案与血案丛生,民不聊生,人民大众累遭欺凌与残害,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动荡局势波及到江南古镇。演释出了一桩血雨腥风的疑案、悬案与血案。激起了人民与腐朽政权、黑暗势力、内外勾结上下抱团的颓废力量,做英勇抗争。更激起了人民寻找南湖红船,寻找共产党,追求光明,追求真理,跟随伟大、英明、正确的共产党,坚持不懈地开展革命斗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民主、自由、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古镇迷云》就是诸多疑案、悬案与血案中的一个。

长篇小说《古镇迷去》(《还阳记》)主要描写了古镇书馆张生、李小姐和殷生三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桩惨不忍睹的血腥疑案。张生与殷生爱上了李小姐,李小姐却只钟情于张生。殷生生忌,在县衙为官的父亲唆使下与被收买了的道长勾结,在“苑中轩”设生日宴毒死张生侈尸他处。为掩盖真相,在密封设坛救治第三天,责令道长徒弟尹柯冒充张生投河自尽。又强令溺死尹柯充作三日后的浮尸。殷府将参与制造烟火风砂的侍女及家丁计60人以图新发展为名,运往武汉沉船溺亡。相继杀害尹柯妻、道长妻、道长、沉船漏网之鱼殷献以及知情太多的莽汉。此时殷生自以为铲除了外敌与内患,实现了古镇太平、殷府安宁。便大张旗鼓娶李小姐进殷府,企图拥入红罗帐占有她。谁料到,小妹张欣和私人侦探雷扬设计,洞房内由李倩与雷扬演绎了“审判与笔录”双黄,掌控了殷生全部罪孹,致使殷生畏惧、痛苦、绝望致极,加之酒性发作,在迷离中追逐新娘撞倒多处红烛铸成火灾,他陷入火海自焚。

小妹张欣和雷扬原想整理案件上报南京政府司法机构。却信不过腐败政局。转而东行寻找南湖红船,寻找共产党,投身革命,最终和劳苦大众一道迎来了新中国,自己翻身做了主人。

本小说主题突出,爱憎分明。无情揭露与批判了民国政府的腐败、内讧、倾轧、暗杀、刺杀以及血腥杀戮的黑暗内幕,以及与社会黑势力勾结残害民众的滔天罪行;颂扬了当地人民向腐败当局和黑暗势力抗争到底的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与大智大勇;展现了人民大众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真英雄;揭示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国家和人民美好的今天,就没有国家和人民光辉灿烂的未来“。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再现了“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夺取革命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至胜法宝。

在翻阅市、区、县、镇的历史档案资料过程中,发现现在保存的民国文字史料,大多是民国35年修改的。也就是公元1947年修改的。文中对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进行着歪曲、诽谤与指责,对国民政府的黑暗内幕只字未提。可见修志者持有与民国政府当局完全一致的立场观点。缺乏客观与公正。很显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史学家们重新修改民国历史,已成为当务之急与必然。

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得将所能搜集到的散落民间的轶事和广为传播且影响深广的民间传说,作为小说的历史背景及人物活动场景,是理所当然的。

记得我用了22年时间搜集了永宁河护国镇抗日时期的民间传说和散落于民间的轶事,写成了长篇小说《情乱永宁河》(抗日战争时期),被当地政府、文学界和民众定位为“历史长篇小说”。

由此可见,反映当地历史的民间传说和散落民间的轶事,应当成为当地地方志修改与补充的重要依据。

根据读者的习俗,希望故事都以大团圆结局为妙。同时也是由于小说有生命力所决定,随着故事情节的演绎,张生必然还阳与家人、未婚妻和亲朋好友幸福团聚。我便对原来无尾的悬疑案故事做了如此的修改。由此,本小说又获《还阳记》的名称。这与明末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有些仿佛。但《还魂记》是依赖鬼神的力量得以还魂的,而我的《还阳记》则是凭借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得以还阳的。二者又有本质的区别。

原故事将道长做为反派人物处理。我感到有些不合适。众所周知,道教是本土历史悠久的大教、正教。道教与民众的关系向来十分密切。民间有人成疾或遭灾,总是由道士没坛“躯邪降魔”“化符救人”;有人离世,总是拜请道士做几日道场,很少有人请和尚念经作法。由此,我将道长描写为,正教有志门徒受金钱诱惑误入岐途成为官府及黑暗势力的帮凶,后经爱妻归劝,更是他自己良心发现,才番然悔恨反正。这种“正——反——正”的经历,不仅更能暴露民国政局的腐败与黑暗,更能维护道教的尊严,也让道长的经历更为可信,尤其让张生还阳与亲友幸福团聚成为可能与可信。

创作恐怖题材的作品,对于我来说尚属首次,我常常被恐怖惊怵情节所震慑,导致夜间做恶梦,或白天也备觉心情压抑。但愿创作这类题材的作品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这部仅只16万字的长篇小说,搜集资料难,写作过程也难。全靠老师、同事、诸多朋友的支持与帮助。在此,我谨向老师、同事、朋友,向赣州市委宣传部、文教科、作家协会,向赣州市档案馆、章贡区档案馆、赣县档案馆、大余县档案馆,向大余县党史研究办公室。特别向大余县委宣传部、文联、作协,一并表示由衷的谢意,并致以崇高的敬礼!

我以为,长篇小说是电影、电视剧、话剧、歌剧、舞剧的母体。由长篇小说改编的其它艺术,情节更丰富,技艺更充实,人物更形象,整个艺术体更富立体感。今年上半年我与一位导演朋友交流时,他说他近期最喜欢两类题材:一是“惊怵电影”,二是“爱情喜剧”,并向我预约了。我答应他把我熟习的“南安府疑案”编写成“惊怵电影”剧本。但我考虑,若直接写成剧本,会机械、生硬、人物形象不丰满,整个艺术体缺乏立体感,便采用了“先小说后剧本”的创作方式。

本小说是以大余南安府悬疑案为背景写成的。中国共产党大余县支部始建于1926年9月,10月初中共赣州特别支部指派广州农运讲习所第六期毕业回赣工作的陈泽浚担任中共大余支部书记。在这之前,大余县人民在国民党反动政权统治下陷于水深火热的苦海,民不聊生。正如故事中的张母在最痛苦时昂首振臂大声疾呼:“难道,这个世道就这样了吗?有谁能出来开天辟地,打出一片新天地,把我们穷苦人从水深火热的苦海中拯救出来,像人样平平等等活在世上,永不受人欺凌与残害啊!有谁能出来啊......”这位母亲呼唤的正是红船上的共产党人。故事主人翁查清疑案后本想呈报南京政府处治,因不信任腐败政府,转而东行,寻找南湖红船,寻找共产党,投身于革命。

创作、出版、发行这部长篇小说并将它改编成影、视剧播映,对于激励全党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率领人民群众英勇奋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地作出卓越贡献,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民国时期全国大气候下,江南长江上、中、下流域诸镇的背景也与这里类似。想必这些古镇民众看到这部小说时也会备感亲切的。

如果赣州市、赣州市大余县,或江南其它古镇,愿意寻找投资人和导演拍摄同名电影或电视连续剧,我愿提供电影、电视连续剧剧本和先期策划案。

              王孝荣  2018年3月12日  于赣州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野外情节

下一篇: 在父亲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