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生活的那一方天地

来源:作者:王明旭时间:2017-11-08热度:0

时间过得很快,在平静的工作中,满满的一个月时间已经过去了。新的工作单位是自己未来为之努力奋斗的地方,说实话来日方长,可自己还是觉得在一个月工作结束的末尾,应该通过作为和干货展现对自己有所交代。于是给自己订立了几个小目标,现在看来,目标在有些懈怠的跟进中,进展没有达到预期,不过也依然在向前推进。

记得刚开始来的时候,虽然有一年工作经历的我,依然对新的地方和新的工作单位有些懵懂和茫然。当从学校的生活学习节奏来到规律性的工作节奏时,多少还有些不适应,比如说下班回到住宿地之后的犯困,就想早早的睡去,比如没有精力完成自己一天按照计划和安排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比如想到这座城市中多走走看看,甚或到下面的县市区看看,把这个地方深深的感知,却很多时候未能成行。太多这样的比如,因为小小的不适,未能及时完成。我知道,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离开原来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多少有些不适是正常的,可如果不能尽快适应新的地方,新的工作节奏,显然不应该是自己应有的状态。于是自己学着调试,也逼着自己按照工作节奏和自己的节奏的双结合进行生活工作安排。是的,生活就这样继续着,自己刚过来负责的工作也这样推动着。

现在看来,现在的状态还算令自己满意。工作单位年轻人较多,一个月的时间,我参加了两次由年轻人组成的聚会,一次算是大家约在一起,大中午的到饺子馆改善伙食去。在这个氛围中,大家在年轻人的话题与笑谈中感受工作劳累之余的乐趣。昨天大家再次相约聚会,依然只是感受这座城市好吃的茶点,只是感受美食,担心喝酒的我算是放心了。也许经过近一个月的接触和感知,原先顾虑的鄂粤文化差异、饮食差异等不再存在问题,这算是对自己的宽慰,也坚定自己在这里长久工作的决心。

经过了一个月的感知和思考,我觉得自己开始慢慢步入正轨,当然也伴随要对自己提出要求。人生的一些经历告诉我,人不可给自己长时间的提出太高的要求,否则长时期目标未达成的失落感和挫败感,会严重影响一人奋斗的激情和动力,可也不能不给自己提要求,没有要求和目标的生活,容易走向慵懒的平庸。作为年轻人,是应该有所追求的,也是应该有所作为的,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一种社会担当。此刻,我望向窗外的那一片住宅楼,就在单位办公楼不远处,早上近十点的时光,依然看到的只是一种安静。可我早上从住宿地来单位的路上,周末马路上车流量之大超过了我的想象。正纳闷之余,我才想起这几天是学校开学的时期,在这样的时刻家长们送小孩上学报到,也就成了周末路上车流的一大主力。开着窗,通过窗外传来的汽车碾压大地的声音,还有偶尔的汽笛声,让我感知着这座城市此时的车流量之大。可自己双眼望向的这片住宅楼给予我感知的静,让我在这种对比中有着一丝慌乱。

每天熟悉的眼前这片景,每天熟悉的走向单位的道路车流量,却在不同的时刻给了我不同的内心感知。工作日的上班时间,看着办公室的小伙伴们和自己一样的忙碌,大家都在各司其职的忙着自己的事情,也许也同样在周末如我一样,在稍显安静的内心中,感知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只是感知的内容和方式不同罢了。

望久了窗外,天空透着阳关照射的亮,却没有看见太阳的影子,许是云笼罩了一切。这又让我想起了周末即将到来的台风。曾经生活的城市,更多的是担心每年夏季的洪水,对于台风的影响也最多是下下雨,降降温的事情,且只是少量台风会影响到哪里,所以多少让我对台风没有多大的深刻印象。可来到了这座城市,接连几天,“天鸽”肆虐而过,“帕卡”马上接踵而至,当自己感受这里的大雨磅礴,还不时听到的临近城市因台风而发生的各种惊险甚或伤亡时,我似乎有点一时缓不过神。可没过几天,“玛娃”台风又将来临,让我彻底知道了这座城市就是与台风相伴,可能只是台风对处在市区的我们没有靠海地方的影响大而已。

也许住地和单位相距只是十分钟的走路行程,我也就不太担心台风太大延误出行,这么近的路多少也能克服困难,可多少人生活在离单位较远的地方,无论开车还是坐公交,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这样也触发我思考,当自己未来从现在的租住地,到自己有积蓄可以买房的时候,我想自己应该会选择离上班近的地方。尽管这样生活的便利性没有生活在老城区方便,可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生活因为一时的交通不便可以将就,可工作是需要每天认真对待的事情。

当然一个月的生活工作感受毕竟是短暂,真正要了解一个地方,没有几年的生活经历和工作感受,是很难较全面感知的。而一个月的印迹也是长久印迹的一部分,多少有点像分形理论中的分形特征,一个月是长久的缩影,化整为零和一叶知秋都是从完全相反方向把长久中的一个月的价值体现着。

其实人的一生,只要怀有对生活的希望,就会在生活与工作的思考与感悟中,把生活的哲学尽情演绎。同一方天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处境和状态,也就有不同的感知和感悟,可每个人却有享受这一番天地的权利,只是享受的方式受到自身条件的影响,却不影响我们看待这一番天地选取的视角和态度。每个人的生活在继续,社会大家庭的生活洪流在滚滚向前,要想不被生活所抛弃,就得有紧跟生活洪流的脚步,用每人可以自己把握的方式和作为予以诠释,才不枉我们可以感知的这一番天地。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