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与树叶的对话
“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著名诗作,仿佛穿透了千年时光,在客家深山里徐徐展开。
8月19日,记者在福建省上杭县庐丰畲族乡扶洋村的一片树林里,有幸聆听了被有关专家誉为“魔笛”的树叶吹奏。只见他们信手在阔叶林中摘下一片叶子放在唇上,一曲《阿妹等哥情谊长》的吹叶声从密密的树梢上窜跳而出,如听仙乐一般。
据了解,上杭县庐丰畲族乡扶洋村“树叶吹奏技艺”今年1月11日成功入围福建省政府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位于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东南部的扶洋村,四周山峦叠嶂,山青水秀、风景宜人。自古就有“扶洋八景”之说,村庄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五梅拳闽粤赣师祖之誉的一代宗师丘正元就出生在这里。
一次偶然的机会,曾出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世界华人吹叶第一人”之美誉的福建省歌舞剧院二胡演奏家、树叶吹奏家,扶洋村乡贤丘少春倾情献演的树叶吹奏《大地飞歌》、《玛依拉变奏曲》,让村民们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到了树叶吹奏所带来的魔力。
其实,树叶吹奏在扶洋、铁峰村已有230多年的历史。丘少春的父亲丘德三,早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是新中国培养的首批音乐教育专家。他教学之余,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潜心研究树叶演奏技法,尤其在提升和推动树叶演奏艺术事业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1964年10月,他首次将树叶吹奏登上了省城文艺舞台。他撰写的论文《怎样学吹树叶笛》刊登在1984年7月的《人民音乐》杂志上。
由于受父亲的影响,丘少春在学习二胡的同时也爱上了树叶吹奏。2005年,《土楼回响》在北京音乐厅再次录制发行,导演指名由丘少春担任树叶吹奏。之后,歌剧《土楼》、电视剧《碧血剑》中的树叶吹奏都出自丘少春之手。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歌舞剧院大型原创歌剧《土楼》大幕一拉开,“剧情就在清脆的吹叶中开始”。七段场景的转换均以树叶吹奏交代,甚至“最后合上大幕”,也仍是一声悠远的吹叶袅袅传来。
2014年4月,扶洋村村民树叶吹奏培训班顺利开班,丘少春担纲教学,当时曾有120多位村民前往学习。之后,经过挑选,有9位村民入选扶洋村树叶吹奏队。为了提高技艺,每逢农历三、六、九晚上,大家自发坚持集中训练。同年8月9日,扶洋村树叶吹奏队前往贵州参加“2014全国首届芦笙、葫芦丝、木叶邀请赛暨学术研讨会”,经过复赛、决赛,该村树叶吹奏队最终摘得“木叶组合组银奖”。
今年61岁的队长邱新发从12岁开始就喜欢树叶吹奏。刚开始吹奏时由于不识谱,每天练习时吹得整个人头痛不已。“后来慢慢掌握了一些吹奏方法,吹出的歌曲也有模有样。虽然我至今还不识谱,但只要反复翻听多次,也能很快跟着音乐节拍吹奏出来。”
“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学会了吹叶,既自娱自乐,又传递信息。”。“吹叶给我带来的欢乐远大于搓麻将打扑克。正是因为喜欢吹叶,平生才有机会去省城一次,演出前好紧张,尤其是普通话又讲不标准,难堪死了。”丘礼平说起2014年第一次去省城参演时的情形,至今还诚惶诚恐。
用树叶吹出声,这是很多人小时候就玩过的“小把戏”,可要用树叶吹出悠扬的曲调,并使之成为一门艺术,则需要真功夫。经过多年努力,村树叶吹奏队改进了原有的吹奏方法,将控制和调节气息作为重中之重。如今,在他们灵巧的双唇下,榕叶、樟树叶、茶叶甚至细薄柔软的蔬菜叶,都能被吹奏成一段清脆的天籁。
今年64岁的丘才华是村树叶吹奏队中最年长的一位。由于当时家庭生活艰辛,他13岁就辍学在家,每天的任务就是上山砍柴。他看到同村年长者在采割松香时,为排解心中苦闷,顺手摘下一片树叶放在嘴唇,一曲客家山歌便脱口而出。之后他便偷偷地开始跟着学吹树叶。他告诉记者:“长期吹奏树叶对身体比较好,既锻炼身体又扩大了肺活量。每当遇到烦恼时,我就一个人走进山里吹奏几曲。”
丘少春认为,树叶吹奏“穿透力及感染力强,它同其它乐器相比,是纯净的,无杂质的,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接近生活的一门艺术”。加上吹叶者大都喜欢面对深山密林,触目就是青山绿水,洗涤净了“尘俗虑”,从唇边流淌出的音乐便带有干净超脱的味道。正如邱少春所说,吹叶需要“开阔和舒展的胸怀”。而乐音在山峦空谷间回响,回环往复,显得尤其醉人。
近年来,庐丰畲族乡党委、政府对“树叶吹奏技艺”十分重视,丰济小学还专门开设了树叶吹奏班,聘请队长丘新发每周去教学。“上了6节课他们就敢上台表演,而且吹奏得有模有样。”说起这件事,满脸皱纹的丘新发心中很是得意。
“树叶吹奏是一门古老的、优秀的、蕴含华夏文化的民族艺术,对这项文化的传承,不仅要注重人才的培养,还要有一套科学的吹奏方法,当前不能局限在吹奏流行于民间的山歌、小调,应该让树叶吹奏步入更加高雅的艺术殿堂,成为一门独立的吹奏乐器。”丘少春对此寄予厚望。 (特约记者吕洪荣)
上一篇: 我生命里的另一位母亲-婆婆
下一篇: 访马岭鼓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