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马岭鼓寨
散文/聂孝明
广西桂林市荔浦县少数民族侗族鼓寨,隐没于青山之上,那里依山傍水,群山环抱,古树参天,溪流淙淙。那里的居住的侗族人,应然保留着原始古朴的民族遗风。
那里为什么取名叫鼓寨?据说很久以前,那里有神奇的石鼓,因而得名。其实,我想,叫古寨,也应该通顺,因为,他们至今还保留着1000多年以前的民族习俗。
鼓寨里的房屋建筑,一律都是穿梁榫卯木质结构,所有房子的建筑,通体不用一根钉子。那里的小楼,在外面看,建筑风格,都是一样的。
鼓寨里的房子,居住是有要求的,只能建,不能拆。估计这也是政府的规定。房子只传女,不传男。即使你有十个儿子,也没用。汉族是“男婚女嫁”侗族是“女婚男嫁”和汉族正好相反。就是说,阿哥要嫁到给女方家,做“上门女婿”。女孩结婚后,所拥有的房子,要一代代传承下去,没有女孩的,房子要交给“村委会”。
马岭鼓寨的村子里有800多口人,50多户人家,其中,有30多户人家是不接待客人的(指旅游团)。
接待我们的宣讲员,名字叫徐良,他的普通话讲的非常好!村子里都叫他“十八哥”。村子里有十八名文化宣讲员,只有四个阿哥,其余大多数都是女性。
十八哥的普通话讲的好,与他的父亲是纯汉族人有关。他的父亲是教师,是因为“支教”来到广西桂林的。能听他清清楚楚的讲述,也是我这次来马岭鼓寨采风的最大幸运!
十八哥是“混血儿”,他的母亲是地地道道的侗族人,而他的父亲为什么来到广西桂林扎根呢?
“听说过吧?‘文化大革命’?‘知青’?我的父亲是‘支教’……”他父亲当年如何留在侗族支教,如何与他母亲结婚,如何在侗族生活,这里不再讲述(留待下篇)……
十八哥初二就“毕业”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别人不给毕业,‘自己给自己’毕的业……(哈哈、呵呵发笑),像我这样,念了这么多年书,我的文化,在村子里算是高的了……
这个村子里,百分之九十以人会说的汉语普通话,都是他爸爸教的。
侗族人信奉多神教
侗族人不光信奉神教佛教道教,就连龙、蛇、黄鼠狼、狐狸财神等,他们都供奉。他们主张万事万物都有神灵!进屋的人,一律不许拍照。
他们对自己居住的房子,有自己的规定:“四米以下,是人居住的,四米以上,是神居住的,一米以下,是住牲畜的”。
堂屋(大客厅)的正中间,悬挂着毛主席画像。
游客问,你们也挂毛主席像?十八哥说,你不懂。毛朱在我们这里很重要。当年,广西剿匪,是毛主席下令,朱德派兵来剿匪,才解放了我侗族同胞……
十八哥说,到我们这里,进屋就坐下的是朋友,因为,进屋就坐下的,是不嫌弃我家脏,不嫌我家乱。在屋里走来走去的,“不是善人”,他们认为是来寻“打架”的。我们会“请”他出去……
你们汉族人,房子里有“客厅”还有“客房”,我们不是,我们的“堂屋”既当客厅又是客房。来人待客,住宿,都在“堂屋”。睡觉就在堂屋里铺上垫子,睡觉就可以了。里屋你们所说的“客房”,是我们的“睡觉的地方”,是不招待住宿的,我们管那里叫“灵魂的所在”……
侗族大歌
侗族人喜欢唱歌,他们无事不歌,无处不歌。就连婚丧嫁娶都用不同的歌唱来表达感情。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最著名的歌,也可以说是侗族人重要的符号。
每年三月三,全村人,都出来了,900多口人,满山坡都是人,他们穿戴好讲究的民族服装,集体歌唱,场面恢弘,声势浩大。侗族大歌如今已经成为“天籁之音”的一个文化品牌。侗族大歌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他们的歌唱,涌现出一大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侗族大歌深受全球不同肤色的人们的喜爱。
孩子多“散养”
咱们汉族人家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到了现代,有了爷爷奶奶的呵护,孩子更是“含着怕化了,捧着怕吓着”已经成了“小祖宗”。
侗族家的小孩,满山跑,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采银杏野果吃。也不让孩子上什么“特长班”学习。
侗族人教孩子,就三句话:一个是要有个健康的身体,一个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再一个就是拿不走的房子,房子应该留给谁,做出明确的交代。房子一代代传承下去,只传女不传男。
侗族人的婚姻
女人么?没有固定男人,照样生孩子!这是十八哥说过的一句话,在我们听来觉得挺有意思。这在汉族是不合法的。游客们听到这样的说法,都愣住了,意思是,没有男人,怎么生孩子?十八哥问,没有听懂吧?这样说,你们就明白了,不管女人跟任何男人生出的孩子,都管她母亲叫妈妈,对吧?那还管他们的阿爸是谁干什么呢?
十八哥接着说,“顺便”跟一个男人,生个孩子,就可以了。这里说的是“顺便”!听懂了么!
如果,哪个人,是专门来此生孩子的,那他的“地位”是很低的,是被侗族人瞧不起的。因为,侗族人主张“明媒正娶”,侗族人叫“背回家的男人”,男人是要在全村人众目睽睽之下被女孩儿背回家的。
也就是说,女孩子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要把她喜欢的阿哥,在大庭广众之下风风光光地将阿哥“娶”回家,在“背”的过程中,全村的人都能看见…..没有听说哪个“被取回来的男人”被“退货”的。那样的话,男人就没法再在这个村子里呆下去了……
侗族人不主张大要彩礼,像汉族有的地方,什么都要,车子、房子、票子三金,还有的要直升生飞机……
不过,阿哥到女孩家,也不能两手空空,也要有所表示,带上一块“银器”即可。马岭鼓寨侗族人,所说的“银器”,就是半斤以上的银锭。
阿哥被娶到女孩家,头半个月是不能住在一起的,他们首先要拜祖公祖婆阿爸阿妈……
阿哥带上一块银器,银器的大小,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而定。条件好的要多带,不好的当然带的银器小。带去的银器,还要为女孩打制三样东西:手镯,项链,戒子等,这是要证明验证阿哥的手艺。当然,打好打赖没关系,但前提必须是新郎自己亲手打制的……
侗族阿哥,未“出嫁”前,要到女方家白干三年苦力。三年中劳动所得归女方家所有。表现好的留下,表现差的走人,我们这里叫“退货”。几十年来,我们这里从来没有发现过谁被“退货”的……
一个人,要是被退了货,他在这个村子里没有好日子过。
三年内,要能够忍辱负重。此间,女方家人甚至可以刁难他们。三年后,修成正果,“从奴隶到将军”。外面的活,不用你干,在家里喝茶看小孩做饭。有的飞鸡斗狗耍小钱。也有玩高雅的,鼓捣琴棋书画。
女人织布蜡染采茶种田,男人跟没看见似的,那是你们女人应该做的……
他们认为,男人不能帮女人干活,一次是帮,两次是帮,不停地帮就帮习惯了,那就是应该的了,所以,侗族女人做什么,男人是不帮忙的。
侗族人对死人不感兴趣
侗族人认为,人死了,一切都结束了。不像汉族人,人死了,还要有一份浓浓地牵挂。如:祭拜、烧纸、烧香、磕头、还有的烧纸马、电视、小汽车、楼房等,有的甚至烧真的人民币。侗族老人看到这种现象,觉得非常的可笑,老人会回去对后代讲,看:他们又在骗人了……
侗族人死了,用火把尸体烧了。他们在山上有专门烧尸体的地方,一块大青石板,上面铺上干柴,把尸体放好,浇上煤油,点燃,烧上一天一宿,骨灰就烧出来了,然后,兜着骨灰,在回家的路上,顺便往田垄上一扬,他们主张“尘归尘、土归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进入下一个轮回。
侗族人不像汉人,喜欢埋葬。国家不允许埋葬。用炼人炉。他们说,那炼人炉,骨灰收不净,你知道那里都是谁的骨灰啊!自己家的亲人骨灰里,装了一块别人的骨灰,下一次脱生,还不得少生一条腿啊!他们相信轮回。
侗族人只注重活着的人,他们不会给死人花一分钱花!
侗族人的寿命
桂林荔浦县马岭鼓寨侗族人的平均寿命89.2岁。除了意外死亡,如跳崖的、车祸的、打架死亡外,差不多都能活到90岁以上。
在我们这个小村里,50多位90以上的,说不上哪个就活个100多岁。目今,我们这个村,有一位岁数最大的,112岁!
不过生日
侗族人不主张过生日。
你母亲生你那天,又苦又累;又流血又流汗;你们想想,母亲生孩子的时候,快乐的吗?不是!她是舒服的吗?舒服的请举手?没有!!那干嘛还要庆祝一下?和你母亲有仇啊?有的还要去KTV包房唱歌、乐呵。那歌唱的也不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啊!还有的特意弄几个小菜,喝一瓶啤酒,有这样孝敬母亲的吗……
那他们是怎样过生日呢?他自己生日那天,阿爸阿妈会起来的很早,阿爸阿妈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
他给他的阿爸阿妈磕三个头。然后,打来一盆水,阿爸洗个脸,给他的阿妈梳个头。再给二位老人,用银壶沏一壶茶。他们也不用给阿爸妈买任何礼品。
他的1岁到14岁的三个孩子,依次站在那,看着,直到看到十五岁。这叫“熏染是教育”。
十八哥说,我是汉族血统,只有3个孩子,这在我们这里孩子算是少的,多的都七八个。
侗族零偷盗
侗族人,夜不闭户,家家不锁门。他们居住的木门,一脚就能踹开。窗户和门总是敞开的,很少关门,除了有特殊情况,如大风等。那里四季常青,温度较高,所以开门的时候,较多。
他们那里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偷盗现象。
2009年,鼓寨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偷了鼓寨里一条狗,惊动了鼓寨里的人,开始抓贼。一个逃跑了,一个被抓。结果这个被抓的人,活活地被鼓寨里侗族的300多人,一人一拳打死了……
此事体大,死人不是小事,惊动了政府,警察来了。询问谁打死的?全村的人都举手。都说,是我打的,是我打的……大伙你一拳他一脚,就把人打死了。还有往里砸东西的。法不责众。关键是你偷了人家的狗。这件事,本身遭人恨。人被打死,也说不清是谁打死的,结果,白白搭上了一条人命……
马岭鼓寨侗族村,几十年来没有偷盗现象,鼓寨“恶名远扬”,谁还敢去偷盗?就连偷条狗,都被活活打死,谁还敢来觊觎鼓寨里人家的东西?
字数:3798